一种纱窗锁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38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窗锁钩,其结构包括上锁钩与下锁钩,上锁钩设置于纱窗拉杆的两端,且位于纱窗两侧的导轨内,所述下锁钩设置于纱窗两侧导轨的末端;所述上锁钩包括限位板、安装部以及V形钩,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V形钩设于所述限位板另一侧的下部,所述V形钩为长条状,所述V形钩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形;所述下锁钩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插接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设有倒钩,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设有倾斜的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与更换方便,维修成本低,减少整个纱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窗锁钩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窗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纱窗锁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生活中的物品除了实用性外同时也不断的注重美观,所以隐形纱窗越来越受欢迎。隐形纱窗是安装在窗框内的,在需要时将窗纱拉下,起到纱窗的作用,能够在保证通风的同时阻挡蚊虫,在不需要时,将窗纱收起,从而不影响窗户的整体美观性。隐形纱窗由纱盒、导轨、拉杆以及纱网等组成,纱网收卷在纱盒内,纱网的端部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两端位于导轨内,拉杆沿着导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纱网的展开与收起。现有的隐形纱窗是在拉杆上设置倒钩,由于拉杆是由合金型材制成的,所以倒钩都是贯穿整个拉杆的,在两个导轨的末端安装端板,端板用于钩住拉杆上的倒钩,实现纱窗的锁止。这种设计需要使用较多的型材,且型材的形状比较复杂,增加了纱窗的生产成本,且当锁钩部分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端板或拉杆,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纱窗锁钩,以解决现有的纱窗锁钩导致纱窗生产成本与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纱窗锁钩,包括上锁钩与下锁钩,所述上锁钩设置于纱窗拉杆的两端,且位于纱窗两侧的导轨内,所诉下锁钩设置于纱窗两侧导轨的末端;所述上锁钩包括限位板、安装部以及V形钩,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V形钩设于所述限位板另一侧的下部,所述V形钩为长条状,所述V形钩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形;所述下锁钩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插接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设有倒钩,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设有倾斜的导板。在所述上锁钩上还设有纱网安装条,所述纱网安装条设于所述限位板上且与所述V形钩同侧,在所述纱网安装条上部开有贯通所述纱网安装条与所述限位板的纱网安装槽。在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所述纱网安装条与所述V形钩,在所述纱网安装条的下部设有第二加强筋,在所述V形钩的下部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倒钩以及导板端部与所述插接板相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凸沿,两侧的所述凸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留有缝隙。在所述插接板上开有用于穿接螺钉的安装孔。所述限位板由下至上逐渐变宽。本技术的上锁钩安装在拉杆的两端,且位于导轨内,下锁钩安装在导轨的末端,将拉杆拉动至导轨的末端时,上锁钩的V形钩与导板的表面相接触,在导板的作用下V形钩向倒钩一侧偏移,松开拉杆时,V形钩自动与倒钩钩合,形成锁止。上锁钩与下锁钩都是可拆卸的,在损坏后只需将相应的部件拆下更换即可。上锁钩作为拉杆两端的延伸部分,只需在上锁钩上设有能钩钩合的V形钩即可,不需在整个拉杆上设置相应的钩状结构,减少了合金型材的使用量,同时合金型材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易于加工。下锁钩安装在导轨的末端,即可在拉杆位于极限位置时将拉杆钩住形成锁止,这样就不在需要设置端板,减少了纱窗框架的材料使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与更换方便,维修成本低,减少整个纱窗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锁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锁钩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下锁钩的左视图。图中:1、上锁钩;2、下锁钩;11、限位板;12、安装部;13、V形钩;14、纱网安装条;15、纱网安装槽;16、第一加强筋;17、第二加强筋;18、第三加强筋;21、插接板;22、底板;23、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25、倒钩;26、导板;27、凸沿;28、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上锁钩1与下锁钩2,上锁钩1设置于纱窗拉杆的两端,且位于纱窗两侧的导轨内,所诉下锁钩2设置于纱窗两侧导轨的末端。如图2所示,上锁钩1包括限位板11、安装部12以及V形钩13,安装部12设于限位板11的一侧,V形钩13设于限位板11另一侧的下部,V形钩13为长条状,V形钩13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形。在上锁钩1上还设有纱网安装条14,纱网安装条14设于限位板11上且与V形钩13同侧,在纱网安装条14上部开有贯通纱网安装条14与限位板11的纱网安装槽15,纱网安装条14位于上锁钩1的上部,纱网安装槽15能够使纱网的端部的连接条穿过,从而使纱网与纱网安装槽15相互固定。安装部12、V形钩13以及纱网安装条14垂直于限位板11的表面。为了增加长条状的纱网安装条14与V形钩13的结构强度,在限位板11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6,第一加强筋16连接纱网安装条14与V形钩13,在纱网安装条14的下部设有第二加强筋17,在V形钩13的下部设有第三加强筋18。限位板11的上部比限位板11的下部宽,使限位板11能够阻挡拉杆以及上锁钩1从纱盒下部的纱网出口进入至纱盒内。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下锁钩2包括底板22,在底板22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底板22的插接板21,在底板22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23,在第一侧板23顶部设有倒钩25,在底板22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24,在第二侧板24的内侧设有倾斜的导板26。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倒钩25以及导板26端部与插接板21相连接。在底板22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凸沿27,两侧的凸沿27分别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之间留有缝隙,第一侧板23与凸台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侧板24与凸台之间的缝隙用于插接导轨,组成导轨的侧板刚好能够插入至缝隙内。在插接板21上开有用于穿接螺钉的安装孔28,用于将下锁钩2固定在导轨上。插接板21的形状用于与导轨端板的形状相贴合,从而使插接板21牢固的插接在导轨内。本技术的上锁钩1安装在拉杆的两端,且位于导轨内,下锁钩2安装在导轨的末端,将拉杆拉动至导轨的末端时,上锁钩1的V形钩13与导板26的表面相接触,在导板26的作用下V形钩13向倒钩25一侧偏移,松开拉杆时,V形钩13自动与倒钩25钩合,形成锁止。解除锁止时,只需将拉杆先向下压,然后使其远离倒钩25所在的方向,上锁钩1即可脱离下锁钩2。上锁钩1与下锁钩2都是可拆卸的,在损坏后只需将相应的部件拆下更换即可。上锁钩1作为拉杆两端的延伸部分,只需在上锁钩1上设有能钩钩合的V形钩13即可,不需在整个拉杆上设置相应的钩状结构,减少了合金型材的使用量,同时合金型材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易于加工。下锁钩2安装在导轨的末端,即可在拉杆位于极限位置时将拉杆钩住形成锁止,这样就不在需要设置端板,减少了纱窗框架的材料使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窗锁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锁钩与下锁钩,所述上锁钩设置于纱窗拉杆的两端,且位于纱窗两侧的导轨内,所述下锁钩设置于纱窗两侧导轨的末端;所述上锁钩包括限位板、安装部以及V形钩,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V形钩设于所述限位板另一侧的下部,所述V形钩为长条状,所述V形钩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形;所述下锁钩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插接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设有倒钩,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设有倾斜的导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窗锁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锁钩与下锁钩,所述上锁钩设置于纱窗拉杆的两端,且位于纱窗两侧的导轨内,所述下锁钩设置于纱窗两侧导轨的末端;所述上锁钩包括限位板、安装部以及V形钩,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V形钩设于所述限位板另一侧的下部,所述V形钩为长条状,所述V形钩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V形;所述下锁钩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插接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顶部设有倒钩,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设有倾斜的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窗锁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钩上还设有纱网安装条,所述纱网安装条设于所述限位板上且与所述V形钩同侧,在所述纱网安装条上部开有贯通所述纱网安装条与所述限位板的纱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可润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