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底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38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卷帘,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卷帘下方的底杆。一种卷帘底杆,包括底杆主体,所述的底杆主体包括前底杆和弹性的后底杆,所述的前底杆与后底杆之间设有卷帘插入缝隙,前底杆和后底杆在径向端面上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分体式布置,方便卷帘安装,底杆使用寿命长,对墙壁影响下一种卷帘底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硬性整体式底杆容易和墙面相互影响,造成墙面和底杆的损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帘底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卷帘,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卷帘下方的底杆。
技术介绍
在家居生活中,我们一般都需要在窗户上安装窗帘或者卷帘。在卷帘的上端通过卷轴或者端盖组件等将卷帘的一端固定并实现卷绕,在卷帘的另一端一般都会按照有底杆,用于固定卷帘,给卷帘提供一定在重力,保持帘体的下垂,让帘体能更好的遮挡。现在的卷帘的底杆一般都是硬性的,中国专利:一种卷帘架底杆(CN201420029328.1),卷帘架底杆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水滴形;卷帘架底杆的内部沿其轴向设置有一空腔。水滴形状的设计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卷帘布保持下垂状态。这种结构的卷帘底杆在卷帘放下时,会接触到窗户下的墙壁,而底杆反复敲打墙壁,会发出很大的噪声,会对墙壁表层造成影响,同时也容易影响卷帘底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分体式布置,方便卷帘安装,底杆使用寿命长,噪音小,对墙壁影响下一种卷帘底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硬性整体式底杆容易和墙面相互影响,噪音大,造成墙面和底杆的损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卷帘底杆,包括底杆主体,所述的底杆主体包括前底杆和软性的后底杆,所述的前底杆与后底杆之间设有卷帘插入缝隙,前底杆和后底杆在径向端面上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所述的“软性”是指后底杆的材料是有点软的,比如橡胶或者塑料,这样在与墙壁碰触时噪音小,同时两者不会互相影响,降低对墙壁和底杆的损坏。同时软性的后底杆可以在与前底杆进行配合时,利用自身的材料性能方便的与前底杆连接,装拆方便。前底杆与后底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让前底杆与后底杆利用不同的材质制造,前底杆用刚性材料,比如铝合金等,方便固定卷帘端部,后底杆有软性材料,防撞;同时还可以在前底杆或者后底杆哪个出现问题时,方便的更换,降低成本。卷帘的端部由前底杆和后底杆之间的缝隙插入到底杆内完成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杆主体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底杆主体的横截面面积,后底杆的后端位于端盖外。设置端盖可以将卷帘底端的两侧进行遮挡,通过端盖的面积略小于底杆主体的横截面,得以让后底杆直接与墙壁接触,而端盖却并不会碰到墙壁,从而达到防撞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杆主体的两端设有软性的端盖。端盖材质与后底杆相同,安装端盖后也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并且端盖的形状可以与底杆主体形状相同。作为优选,在前底杆上设有定位卡槽,在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轴向定位板,在轴向定位板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凸起。防止端盖旋转,保证后底板始终与墙壁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轴向支撑板,轴向支撑板上设有支撑筋,支撑筋抵接在前底杆的内壁上。从而方便将卷帘底端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钩,其中的卡槽或卡钩位于前底杆上,在后底杆上设有与前底杆上配合的卡钩或卡槽。前底杆上设置卡槽,后底杆上就设置配合的卡钩;前底杆上设置卡钩,后底杆上就设置对应的卡槽,配合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底杆上设有挡板,在挡板的下端开设有前卡槽,在后底杆上设有与前卡槽配合的后卡钩;在挡板的上端,前底杆向后延伸设有前卡钩,在后底杆上设有与前卡钩配合的后卡槽;前卡槽与后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卡槽方向相对,扣合牢固。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底杆和后底杆的轴向长度相等。方便安装端盖,结构整齐。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底杆的径向端面上设有上下布置的卷帘定位槽。方便安装卷帘底边。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卷帘底杆具备下述优点:分体式结构能让前底杆和后底杆采用不同的材料,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且还能方便的对损坏件进行更换,降低成本;后底杆采用软性材质,可以有效防止墙壁与底杆的相互影响,并且也方便前底杆与后底杆的连接固定,前底杆采用铝型材一体成型方便设置各种卡槽和卡钩,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卷帘底杆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放大侧视图。图3是图1去掉端盖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放大侧视图。图5是端盖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前底杆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后底杆的放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2和3和4所示,一种卷帘底杆,包括前底杆3和后底杆1,前底杆3和后底杆1的长度相等,在前底杆3和后底杆1相互连接后,形成横截面为类似圆形的底杆。前底杆3和后底杆1之间留有插入卷帘底边的缝隙2。在底杆的两端安装有端盖4,端盖4的横截面积小于底杆的横截面,使得后底杆1露出端盖4的遮挡,后底杆1直接与墙壁接触,端盖4不与墙壁接触。如图5所示,端盖4的端面呈扁圆形,在端盖4上设有与端盖端面垂直的轴向定位板9和轴向支撑板6,轴向定位板9和轴线支撑板6相互平行。在轴向定位板9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凸起8,凸起8卡接在前底杆上开设的定位卡槽13内。轴向支撑板6上设有支撑筋7,支撑筋7抵接在前底杆3的内壁上。凸起8与支撑筋7凸出方向相反。如图6所示,前底杆3由铝型材一体成型。前底杆3的横截面由一个圆弧面12与挡板11构成,支撑筋7抵接在圆弧面12的内壁上。圆弧面12呈半圆形,在圆弧面12的上下两端各成型有一个对称的卷帘定位槽5,卷帘由缝隙2内插入后,安装到卷帘定位槽5内。圆弧面12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弧形的前卡钩10,弧形的前卡钩10与后底杆上的开设的后卡槽15配合。在挡板11上开设有相互平行的前卡槽14和定位卡槽13,前卡槽14与后底杆1上的后卡钩16配合,定位卡槽13用于与端盖上凸起8配合。如图7所示,后底杆1由塑料件一体成型,后底杆1的横截面形状与前底杆配合形成圆形,在后底杆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弧形的后卡钩16,在后底杆1的上端一体成型的后卡槽15,后卡槽15开口方向与前卡槽14的开口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帘底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杆主体,所述的底杆主体包括前底杆和软性的后底杆,所述的前底杆与后底杆之间设有卷帘插入缝隙,前底杆和后底杆在径向端面上通过连接结构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帘底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杆主体,所述的底杆主体包括前底杆和软性的后底杆,所述的前底杆与后底杆之间设有卷帘插入缝隙,前底杆和后底杆在径向端面上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主体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底杆主体的横截面面积,后底杆的后端位于端盖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杆主体的两端设有软性的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帘底杆,其特征在于:在前底杆上设有定位卡槽,在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轴向定位板,在轴向定位板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轴向支撑板,轴向支撑板上设有支撑筋,支撑筋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京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逐光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