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34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锁体,包括锁壳体、驱动模块、控制装置、斜舌组件、上锁组件和定位组件,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从动齿轮和拨叉,斜舌组件包括能够滑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的第一活动动件,且其具有能够朝外伸出的斜舌,而上锁组件包括能够活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的第二滑座、第二弹性件和上锁件,第二滑座具有能够朝外伸出的叉舌,第二弹性件用于给叉舌提供弹性支撑,而上锁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定位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锁壳体内,且其一端靠近上锁件设置,另一端靠近拨叉设置。该电动锁体能够通过机械驱动方向使斜舌可靠伸出,从而实现安装有该电动锁体的门与门框之间的可靠定位,避免出现门没有关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锁体
本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锁体。
技术介绍
最传统的门锁一般采用手动钥匙的机械开启方式,虽然使用上较为可靠,但实现自动控制较为困难,也不如电动门锁易于更换开启锁闭条件;后来业界开始采用电动控制的门锁,可以通过红外、指纹、刷卡、密码等识别,通过逻辑电路控制电机旋转带动锁舌开启和锁闭,为避免出现因电动控制故障而无法开启或锁闭门体的情况,在许多电动门锁中仍然保留通过钥匙开启和锁闭的机构锁结构。比如中国专利03250334.2”内插式防盗门电动锁”中公开的一种电动锁,采用复合驱动齿轮传动,不仅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不合理,且机械开启、锁闭方式与电动开启、锁闭方式之间不独立,电动开启、锁闭需经过减速装置、复合驱动齿轮才能实现,而机械开启、锁闭也需通过带动减速装置、复合驱动齿轮才能实现,结构复杂,钥匙转动费力,门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又因主锁与斜舌为两个完全独立系统且斜舌随时都可开启,斜舌无定位的作用,因而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且影响锁的使用寿命。又比如中国专利201010139115.0所公开的一种电动门锁,通过利用门锁上的光电开关与门框上的电磁铁之间的对应配合而产生门完全闭合的传感信号,从而触发电机的转动,以带动斜舌伸出,利用斜舌与门框上的斜舌孔的定位,可以避免主锁舌伸出时与门框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既避免主锁舌伸缩过大的阻力又可避免主锁舌与门框产生不必要的碰撞,延长锁具的寿命。然而,上述的电动门锁仍然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由于是利用光电开关与电磁铁的配合而产生门完全关闭的传感信号而触发电机带动斜舌伸出,当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断电或传感故障时,斜舌无法自动伸出,从而无法实现该门与门框之间的可靠定位,容易出现门没有关上的情况,容易留下安全隐患;2、在用力关门或匆忙关门的情况下,门容易因反弹而无法完全闭合,使光电开关与电磁铁之间无法配合,导致斜舌无法伸出,容易出现门没有关上的情况,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锁体,该电动锁体能够通过机械驱动方式使斜舌可靠伸出,从而实现安装有该电动锁体的门与门框之间的可靠定位,避免出现门没有关上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动锁体,包括:锁壳体,所述锁壳体呈中空设置;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拨叉,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拨叉传动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拨叉转动,所述拨叉上设有第一拨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斜舌模块,所述斜舌模块包括: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第一滑座、斜舌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斜舌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座的端部并能够伸出所述锁壳体外,所述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给所述斜舌提供朝外伸出的弹性力;上锁组件,所述上锁组件包括第二滑座、第二弹性件以及上锁件,所述第二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其具有能够伸出所述锁壳体外的叉舌,所述第二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座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给所述叉舌提供朝外伸出的弹性力,所述上锁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上,且所述上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所述上锁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斜舌的方向延伸;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端靠近所述上锁件的第二端设置,当所述叉舌在外力的作用下缩回时,所述第二滑座带动所述上锁件转动而拨动所述定位组件,使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座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拨舌设置,当所述电机驱动从动齿轮转动时,拨叉转动而驱动第一拨舌拨动所述定位组件,使所述定位组件与第一滑座脱离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座上开设有第一止退槽,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止退槽可拆卸配合。所述电动锁体还包括主锁舌模块,所述主锁舌模块包括主锁舌组件和主锁舌传动组件;所述主锁舌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主锁舌组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斜舌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主锁舌组件具有能够朝外伸出的主锁舌,所述主锁舌用于与门框上的主锁舌孔配合,所述主锁舌组件还开设有第二止退槽;所述主锁舌传动组件包括主锁舌拨叉和主锁舌拨轮,所述主锁舌拨叉和所述主锁舌拨轮均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拨叉还设有第二拨舌,所述主锁舌拨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拨舌连接,所述主锁舌拨叉的第二端设有若干第一轮齿,所述主锁舌拨轮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轮齿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主锁舌拨轮还设有凸块,所述主锁舌拨叉转动而带动所述主锁舌拨轮转动,使所述凸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一侧壁抵接并推动所述主锁舌朝外伸出,或者使所述凸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二侧壁抵接并推动所述主锁舌缩回所述锁壳体内;电机启动传感器,所述电机启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所述叉舌朝向所述锁壳体内缩回时,所述电机启动传感器能够被所述第二滑座触发。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锁拨轮组件,所述锁拨轮组件包括用于与锁芯配合的第一锁拨轮和用于与开关旋钮配合的第二锁拨轮,所述第一锁拨轮和所述第二锁拨轮同轴设置且均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拨叉和所述从动齿轮均套设于所述锁拨轮组件上,所述拨叉的外壁面开设有第一拨动槽,所述从动齿轮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拨动槽的侧壁抵接的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锁拨轮和所述第二锁拨轮的外壁面均朝外延伸形成第二拨动件,所述拨叉的内壁面开设有第二拨动槽,所述第二拨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拨动槽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拨动槽、第二拨动槽、第一拨动件以及第二拨动件均呈弧形,且所述第一拨动槽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拨动槽的圆心角角度相等,所述第一拨动件的圆心角与第二拨动件的圆心角角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拨动件的弧长比所述第一拨动槽的弧长小,所述第二拨动件的弧长比所述第二拨动槽的弧长小。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锁体还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主锁舌拨轮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扭簧的自由端插设的扭簧孔,所述第一扭簧用于给所述凸块提供保持与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一侧壁抵接的状态的弹性力。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锁体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主锁舌锁闭光电传感器以及主锁舌开启光电传感器,所述主锁舌锁闭光电传感器和所述主锁舌开启光电传感器均形成有第一通过槽,所述第二拨舌上设有呈弧形的主锁舌挡件,当所述主锁舌处于锁闭状态时,所述主锁舌挡件位于所述主锁舌锁闭光电传感器的第一通过槽中,当所述主锁舌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主锁舌挡件位于所述主锁舌开启光电传感器的第一通过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凸块可拆卸配合的缺口。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锁体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从动齿轮复位光电传感器,所述从动齿轮复位光电传感器形成有第二通过槽,所述第一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壳体,所述锁壳体呈中空设置;/n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拨叉,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拨叉传动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拨叉转动,所述拨叉上设有第一拨舌;/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n斜舌模块,所述斜舌模块包括:/n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第一滑座、斜舌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斜舌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座的端部并能够伸出所述锁壳体外,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给所述斜舌提供朝外伸出的弹性力;/n上锁组件,所述上锁组件包括第二滑座、第二弹性件以及上锁件,所述第二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其具有能够伸出所述锁壳体外的叉舌,所述第二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座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给所述叉舌提供朝外伸出的弹性力,所述上锁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上,且所述上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所述上锁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斜舌的方向延伸;/n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端靠近所述上锁件的第二端设置,当所述叉舌在外力的作用下缩回时,所述第二滑座带动所述上锁件转动而拨动所述定位组件,使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座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拨舌设置,当所述电机驱动从动齿轮转动时,拨叉转动而驱动第一拨舌拨动所述定位组件,使所述定位组件与第一滑座脱离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体,所述锁壳体呈中空设置;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拨叉,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拨叉传动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拨叉转动,所述拨叉上设有第一拨舌;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斜舌模块,所述斜舌模块包括:
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第一滑座、斜舌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斜舌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座的端部并能够伸出所述锁壳体外,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给所述斜舌提供朝外伸出的弹性力;
上锁组件,所述上锁组件包括第二滑座、第二弹性件以及上锁件,所述第二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其具有能够伸出所述锁壳体外的叉舌,所述第二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座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给所述叉舌提供朝外伸出的弹性力,所述上锁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上,且所述上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所述上锁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斜舌的方向延伸;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端靠近所述上锁件的第二端设置,当所述叉舌在外力的作用下缩回时,所述第二滑座带动所述上锁件转动而拨动所述定位组件,使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座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一拨舌设置,当所述电机驱动从动齿轮转动时,拨叉转动而驱动第一拨舌拨动所述定位组件,使所述定位组件与第一滑座脱离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上开设有第一止退槽,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止退槽可拆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锁体还包括主锁舌模块,所述主锁舌模块包括主锁舌组件和主锁舌传动组件;
所述主锁舌组件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主锁舌组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斜舌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主锁舌组件具有能够朝外伸出的主锁舌,所述主锁舌用于与门框上的主锁舌孔配合,所述主锁舌组件还开设有第二止退槽;
所述主锁舌传动组件包括主锁舌拨叉和主锁舌拨轮,所述主锁舌拨叉和所述主锁舌拨轮均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所述拨叉还设有第二拨舌,所述主锁舌拨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拨舌铰接,所述主锁舌拨叉的第二端设有若干第一轮齿,所述主锁舌拨轮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轮齿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主锁舌拨轮还设有凸块,所述主锁舌拨叉转动而带动所述主锁舌拨轮转动,使所述凸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一侧壁抵接并推动所述主锁舌朝外伸出,或者使所述凸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二侧壁抵接并推动所述主锁舌缩回所述锁壳体内;
电机启动传感器,所述电机启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所述叉舌朝向所述锁壳体内缩回时,所述电机启动传感器能够被所述第二滑座触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
锁拨轮组件,所述锁拨轮组件包括用于与锁芯配合的第一锁拨轮和用于与开关旋钮配合的第二锁拨轮,所述第一锁拨轮和所述第二锁拨轮同轴设置且均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
所述拨叉和所述从动齿轮均套设于所述锁拨轮组件上,所述拨叉的外壁面开设有第一拨动槽,所述从动齿轮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拨动槽的侧壁抵接的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锁拨轮和所述第二锁拨轮的外壁面均朝外延伸形成第二拨动件,所述拨叉的内壁面开设有第二拨动槽,所述第二拨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拨动槽的侧壁抵接;
所述第一拨动槽、第二拨动槽、第一拨动件以及第二拨动件均呈弧形,且所述第一拨动槽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拨动槽的圆心角角度相等,所述第一拨动件的圆心角与第二拨动件的圆心角角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拨动件的弧长比所述第一拨动槽的弧长小,所述第二拨动件的弧长比所述第二拨动槽的弧长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舌模块还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壳体内,且所述主锁舌拨轮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扭簧的自由端插设的扭簧孔,所述第一扭簧用于给所述凸块提供保持与所述第二止退槽的第一侧壁抵接的状态的弹性力。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杨思民柏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