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209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厚软土地地基构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所述第一旋喷桩和第二旋喷桩上部设置的第一上部扩径段和第二上部扩径段显著提高了地基浅层置换效率和地基承载力,中部设置的第一中部扩径段和第二中部扩径段有效增强了桩体强度,底部设置的第一下部扩径段和第二下部扩径段提高了整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而第一旋喷桩和第二旋喷桩长度不相同的目的在于使地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更加均匀,以分散地基上的压力,防止地基在受力过大时倾斜塌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容易,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够理想的问题,具有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深厚软土地地基构造
,具体为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国对住房的需求都日益增加,于是很多国家都开始不停地围海造陆,我国沿海地区也通过围海造陆形成了大片的吹填陆地。但是新进吹填淤泥的特点仍然存在有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强度低、结构性差等众多缺点,并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建设,通常需要软土进行固化处理,现有的软土固化工艺一般都使用排水固结法、天花强夯法、搅拌桩法和化学加固法等,但是这些固化方法工期较长、工后沉降大,工程造价也比较高,效果都不是特别的理想,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固化软土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具备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优点,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够理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部扩径段(2),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部扩径段(3),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部扩径段(4),所述第一下部扩径段(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槽(7),所述卡槽(7)开设在底座(8)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部扩径段(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向格栅(15),所述三向格栅(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上部扩径段(10),所述第二上部扩径段(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部扩径段(2),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部扩径段(3),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部扩径段(4),所述第一下部扩径段(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槽(7),所述卡槽(7)开设在底座(8)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部扩径段(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向格栅(15),所述三向格栅(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上部扩径段(10),所述第二上部扩径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喷桩(9),所述第二旋喷桩(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部扩径段(11),所述第二旋喷桩(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部扩径段(12),所述第二下部扩径段(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三向格栅(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腐层(16),所述防腐层(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垫层(17),所述垫层(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封装层(18),所述封装层(18)的外壁插接有螺钉(19),所述封装层(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地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楼城雷志文涂阳阳蔡铭谢叶修卢海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