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20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厚软土地地基构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所述第一旋喷桩和第二旋喷桩上部设置的第一上部扩径段和第二上部扩径段显著提高了地基浅层置换效率和地基承载力,中部设置的第一中部扩径段和第二中部扩径段有效增强了桩体强度,底部设置的第一下部扩径段和第二下部扩径段提高了整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而第一旋喷桩和第二旋喷桩长度不相同的目的在于使地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更加均匀,以分散地基上的压力,防止地基在受力过大时倾斜塌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容易,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够理想的问题,具有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深厚软土地地基构造
,具体为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国对住房的需求都日益增加,于是很多国家都开始不停地围海造陆,我国沿海地区也通过围海造陆形成了大片的吹填陆地。但是新进吹填淤泥的特点仍然存在有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强度低、结构性差等众多缺点,并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建设,通常需要软土进行固化处理,现有的软土固化工艺一般都使用排水固结法、天花强夯法、搅拌桩法和化学加固法等,但是这些固化方法工期较长、工后沉降大,工程造价也比较高,效果都不是特别的理想,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固化软土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具备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优点,解决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不够理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所述第一旋喷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部扩径段,所述第一旋喷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部扩径段,所述第一旋喷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部扩径段,所述第一下部扩径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开设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部扩径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向格栅,所述三向格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上部扩径段,所述第二上部扩径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喷桩,所述第二旋喷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部扩径段,所述第二旋喷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部扩径段,所述第二下部扩径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三向格栅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的外壁插接有螺钉,所述封装层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地基。优选的,所述第一下部扩径段的直径大于第一中部扩径段的直径,第一中部扩径段的直径大于第一上部扩径段的直径,第二下部扩径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中部扩径段的直径,第二中部扩径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上部扩径段的直径,通过逐渐增大直径的扩径段,可以有效分散地基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地基的承载力更大。优选的,所述第一旋喷桩的长度大于第二旋喷桩的长度,通过设置长短不一的旋喷桩可以使地基的水平面受力更加的均匀,以分散地基上的压力,防止地基在受力过大时发生倾斜塌陷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第一旋喷桩位于三向格栅的底部中部,第二旋喷桩位于三向格栅的底部两侧,较长的第一旋喷桩位于中部,较短的第二旋喷桩位于外侧,可以使地基的底部力矩更加的均匀,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卡接在底座顶部相对应的卡槽内,第一旋喷桩和第二旋喷桩的底部均通过限位块卡接在底座内部,从而能够稳定的固定住旋喷桩的位置,以使地基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螺钉分别插接过封装层、垫层、防腐层和三向格栅,通过螺钉把封装层、垫层、防腐层和三向格栅连接起来,使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防腐层为聚脲材料涂制,聚脲材料具有快速固化、机械强度高、附着力好和使用温度宽等众多优点,能够有效的对地基的底部进行防腐,从而使垫层和三向格栅更加的稳定耐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通过第一旋喷桩和第二旋喷桩上部设置的第一上部扩径段和第二上部扩径段显著提高了地基浅层置换效率和地基承载力,通过中部设置的第一中部扩径段和第二中部扩径段有效增强了桩体强度,通过底部设置的第一下部扩径段和第二下部扩径段提高了整体复合地基承载力,通过底座的支撑作用显著减小了工后沉降现象的发生,通过第一旋喷桩、第二旋喷桩、第一上部扩径段、第二上部扩径段、地基、第一中部扩径段、第二中部扩径段、第一下部扩径段、第二下部扩径段和底座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效果。2、该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通过设置长短不一的旋喷桩可以使地基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更加均匀,以分散地基上的压力,防止地基在受力过大时发生倾斜塌陷的情况,通过聚脲材料的防腐层能够有效的对地基的底部进行防腐,从而使垫层和三向格栅更加的稳定耐用,通过螺钉的插接把封装层、垫层、防腐层和三向格栅连接起来,使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通过地基、防腐层、垫层、三向格栅、螺钉和封装层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中:1-第一旋喷桩、2-第一上部扩径段、3-第一中部扩径段、4-第一下部扩径段、5-第一连接杆、6-第一限位块、7-卡槽、8-底座、9-第二旋喷桩、10-第二上部扩径段、11-第二中部扩径段、12-第二下部扩径段、13-第二连接杆、14-第二限位块、15-三向格栅、16-防腐层、17-垫层、18-封装层、19-螺钉、20-地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1,第一旋喷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部扩径段2,第一旋喷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部扩径段3,第一旋喷桩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部扩径段4,第一下部扩径段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第一限位块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槽7,卡槽7开设在底座8的顶部,第一上部扩径段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向格栅15,三向格栅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上部扩径段10,第二上部扩径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喷桩9,第一旋喷桩1的长度大于第二旋喷桩9的长度,通过设置长短不一的旋喷桩可以使地基20的水平面受力更加的均匀,以分散地基20上的压力,防止地基20在受力过大时发生倾斜塌陷的情况,第一旋喷桩1位于三向格栅15的底部中部,第二旋喷桩9位于三向格栅15的底部两侧,较长的第一旋喷桩1位于中部,较短的第二旋喷桩9位于外侧,可以使地基20的底部力矩更加的均匀,以提高地基20的承载力,第二旋喷桩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部扩径段11,第二旋喷桩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部扩径段12,第一下部扩径段4的直径大于第一中部扩径段3的直径,第一中部扩径段3的直径大于第一上部扩径段2的直径,第二下部扩径段12的直径大于第二中部扩径段11的直径,第二中部扩径段11的直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部扩径段(2),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部扩径段(3),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部扩径段(4),所述第一下部扩径段(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槽(7),所述卡槽(7)开设在底座(8)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部扩径段(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向格栅(15),所述三向格栅(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上部扩径段(10),所述第二上部扩径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喷桩(9),所述第二旋喷桩(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部扩径段(11),所述第二旋喷桩(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部扩径段(12),所述第二下部扩径段(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三向格栅(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腐层(16),所述防腐层(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垫层(17),所述垫层(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封装层(18),所述封装层(18)的外壁插接有螺钉(19),所述封装层(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地基(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深厚软土地基多变径高压旋喷桩地基结构,包括第一旋喷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部扩径段(2),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中部扩径段(3),所述第一旋喷桩(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部扩径段(4),所述第一下部扩径段(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槽(7),所述卡槽(7)开设在底座(8)的顶部,所述第一上部扩径段(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向格栅(15),所述三向格栅(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上部扩径段(10),所述第二上部扩径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喷桩(9),所述第二旋喷桩(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中部扩径段(11),所述第二旋喷桩(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部扩径段(12),所述第二下部扩径段(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三向格栅(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腐层(16),所述防腐层(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垫层(17),所述垫层(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封装层(18),所述封装层(18)的外壁插接有螺钉(19),所述封装层(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地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楼城雷志文涂阳阳蔡铭谢叶修卢海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