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191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1
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每根斜杆的倾角均为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
技术介绍
城市街道在暴雨天气中容易出现内涝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将分布在城市街道中的排涝井盖打开,排涝井盖被打开后由于下排的水流湍急,所以极易对不熟悉路况信息的涉水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它不仅不会影响排涝井的正常排水功能,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涉水行人意外坠入排涝井中,它具有结构新颖、拆装灵活、运输便捷、实用性强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它是由四根斜杆、四个圆环、铁箍线、一根旗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每根斜杆的倾角均为60º,四根斜杆之间前后左右排列形成锥形架体;每根斜杆的底杆端均焊接有一个方形串连块,每个方形串连块均钻有一个圆形杆孔;锥形架体最底端的方形串连块之间活动串接有第一圆环,每根斜杆均能沿着第一圆环灵活旋转;每根斜杆的侧壁自下而上均依次焊接有挡杆一、挡杆二、挡杆三;四根挡杆一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一限位机构,四根挡杆二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二限位机构,四根挡杆三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三限位机构;第二圆环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下端的第一限位机构的底部,第二圆环平行于第一圆环的上方;第三圆环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中部的第二限位机构的底部,第三圆环平行于第二圆环的上方;第四圆环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上端的第三限位机构的底部,第四圆环平行于第三圆环的上方;第四圆环的圆心、第三圆环的圆心、第二圆环的圆心、第一圆环的圆心之间保持同一轴线,第四圆环的半径大于第三圆环的半径,第三圆环的半径大于第二圆环的半径,第二圆环的半径大于第一圆环的半径;每根斜杆的上杆端均一体成型有内凹的箍槽,铁箍线绑扎后能紧紧箍住位于锥形架体顶端的箍槽中;第三圆环的内径面焊接有一个竖向套管,该竖向套管能竖向插入一根旗杆。斜杆、限位挡杆、圆环的材质均是钢铁。旗杆能用来提醒涉水行人此处有排涝井并注意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拆装灵活、运输便捷、实用性强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安装使用状态时的组合连接结构剖析图。图中:1-斜杆、11-方形串连块、12-第一限位机构、13-第二限位机构、14-第三限位机构、21-第一圆环、22-第二圆环、23-第三圆环、24-第四圆环、3-铁箍线、4-竖向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它是由四根斜杆1、四个圆环、铁箍线3、一根旗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每根斜杆1的倾角均为60º,四根斜杆1之间前后左右排列形成锥形架体;每根斜杆1的底杆端均焊接有一个方形串连块11,每个方形串连块11均钻有一个圆形杆孔;锥形架体最底端的方形串连块11之间活动串接有第一圆环21,每根斜杆1均能沿着第一圆环21灵活旋转;每根斜杆1的侧壁自下而上均依次焊接有挡杆一、挡杆二、挡杆三;四根挡杆一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一限位机构12,四根挡杆二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二限位机构13,四根挡杆三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三限位机构14;第二圆环22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下端的第一限位机构12的底部,第二圆环22平行于第一圆环21的上方;第三圆环23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中部的第二限位机构13的底部,第三圆环23平行于第二圆环22的上方;第四圆环24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上端的第三限位机构14的底部,第四圆环24平行于第三圆环23的上方;第四圆环24的圆心、第三圆环23的圆心、第二圆环22的圆心、第一圆环21的圆心之间保持同一轴线,第四圆环24的半径大于第三圆环23的半径,第三圆环23的半径大于第二圆环22的半径,第二圆环22的半径大于第一圆环21的半径;每根斜杆1的上杆端均一体成型有内凹的箍槽,铁箍线3绑扎后能紧紧箍住位于锥形架体顶端的箍槽中;第三圆环23的内径面焊接有一个竖向套管4,该竖向套管4能竖向插入一根旗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它是由四根斜杆(1)、四个圆环、铁箍线(3)、一根旗杆组成,其特征在于,/n每根斜杆(1)的倾角均为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排涝井配合使用的灵活拆装式防护架,它是由四根斜杆(1)、四个圆环、铁箍线(3)、一根旗杆组成,其特征在于,
每根斜杆(1)的倾角均为60º,四根斜杆(1)之间前后左右排列形成锥形架体;
每根斜杆(1)的底杆端均焊接有一个方形串连块(11),每个方形串连块(11)均钻有一个圆形杆孔;
锥形架体最底端的方形串连块(11)之间活动串接有第一圆环(21),每根斜杆(1)均能沿着第一圆环(21)灵活旋转;
每根斜杆(1)的侧壁自下而上均依次焊接有挡杆一、挡杆二、挡杆三;
四根挡杆一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一限位机构(12),四根挡杆二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二限位机构(13),四根挡杆三之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从而形成第三限位机构(14);
第二圆环(22)能自上而下扣入位于锥形架体下端的第一限位机构(12)的底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