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18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包括车架、行走系统、顶升支腿系统、水平伸缩臂系统和竖向伸缩臂系统,行走系统设置于车架的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的行走,顶升支腿系统设置于车架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在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并进行支撑,水平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顶部,水平伸缩臂系统可实现水平方向的伸缩运动,竖向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的顶部,竖向伸缩臂系统可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该箱梁内模拆模台车专门拆除箱梁内模的顶模板组件以及上倒角模板组件,提高了内模板的拆模速度以及拆模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模板结构
,具体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
技术介绍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采用分块组装式内模板一次完成箱梁混凝土浇筑工艺时在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内模板进行拆卸,分块组装式的内模板中,其上部两侧以及顶部的模板拆卸的难度较大,并且拆卸是也较为危险,特别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箱梁截面尺寸也在增大,目前大型箱梁内部空间的高度达到2~4m,其上部两侧以及顶部的模板拆卸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而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拆模工具对其进行拆卸。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专门拆除箱梁内模的顶模板组件以及上倒角模板组件,提高了内模板的拆模速度以及拆模时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包括车架、行走系统、顶升支腿系统、水平伸缩臂系统和竖向伸缩臂系统;所述行走系统设置于车架的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的行走;所述顶升支腿系统设置于车架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在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并进行支撑;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顶部,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可实现水平方向的伸缩运动;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可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导轨、行走轮和驱动装置,所述导轨沿箱梁长度方向设置于箱梁内底面,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车架底部并可沿导轨运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行走。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驱动装置为卷扬机,导轨沿箱梁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卷扬机固定于箱梁外搭设的平台上,所述卷扬机的绳索的端部固定于车架用于牵引车架沿导轨运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导轨沿箱梁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连接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顶升支腿系统包括四套沿拆模台车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顶升支腿装置,所述顶升支腿装置包括顶升液压千斤顶和顶升支撑块,所述顶升液压千斤顶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车架,所述顶升支撑块设置于顶升液压千斤顶的输出杆的末端。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包括四套的水平伸缩臂装置,所述水平伸缩臂装置包括外套筒、水平伸缩杆和水平液压千斤顶,所述外套筒沿拆模台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于车架的顶部,所述水平伸缩杆插设于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的轴线于水平伸缩杆的轴线相同,所述水平液压千斤顶与外套筒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水平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外套筒的侧面和水平伸缩杆的侧面铰接,其中两套水平伸缩臂装置的水平伸缩杆的端头朝向一侧,且分别位于车架的两端,另两套水平伸缩臂装置的水平伸缩杆的端头朝向另一侧,且分别位于车架的两端。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包括四套沿拆模台车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竖向伸缩臂装置,所述竖向伸缩臂装置包括竖向液压千斤顶和耳环,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沿竖直方向安装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的输出杆朝上,所述耳环设置于竖向液压千斤顶的输出杆的末端。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还包括副支腿系统,所述副支腿系统设置于车架底部,用于辅助顶升支腿系统对拆模台车的支撑。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副支腿系统包括四套沿拆模台车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副支腿装置,所述副支腿装置包括内螺纹钢管、支承钢板、轧丝钢棒和支腿垫块,所述支承钢板中间开孔、孔壁轧丝,所述轧丝钢棒底部与支腿垫块连接,上端先穿过支承钢板并伸入内螺纹钢管,并与支承钢板及内螺纹钢管通过丝牙连接,所述内螺纹钢管安装于车架两侧。有益效果本箱梁内模拆模台车结合箱梁内模的顶模板组件以及上倒角模板组件较难拆除、拆除危险系数高的特点,设计出一款专门拆除箱梁内模的顶模板组件以及上倒角模板组件的拆模台车,该拆模台车可提高内模板的拆模速度以及拆模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模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模台车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拆模台车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拆模台车的伸展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拆模至步骤2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拆模至步骤6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拆模至步骤8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拆模台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行走系统;21、导轨;22、行走轮;3、顶升支腿系统;31、顶升液压千斤顶;32、顶升支撑块;4、水平伸缩臂系统;41、外套筒;42、水平伸缩杆;43、水平液压千斤顶;5、竖向伸缩臂系统;51、竖向液压千斤顶;52、耳环;6、副支腿系统;61、内螺纹钢管;62、支承钢板;63、轧丝钢棒;64、支腿垫块;10、底架;20、下倒角模板组件;30、上倒角模板组件;40、顶模板组件;50、内支撑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大型箱梁的内模板包括若干的内模节段,若干的内模节段沿箱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固定形成完整的内模板,单个的内模节段的长度设计为2-6m。内模节段包括底架10、下倒角模板组件20、上倒角模板组件30、顶模板组件40、内支撑组件50。底架10位于箱梁内腔的底部,下倒角模板组件20位于箱梁内腔下部两倒角及两侧墙身中下部处,即为箱梁内模的下部倒角及侧面中下部模板,上倒角模板组件30位于箱梁内腔上部两倒角及两侧墙身中上部处,即为箱梁内模的顶部倒角及侧面中上部模板,上倒角模板组件30位于箱梁内腔上部两倒角及两侧墙身中上部处,即为箱梁内模的顶部倒角及侧面中上部模板,顶模板组件40位于箱梁内腔的顶部,即为箱梁内腔的顶部模板,顶模板组件的底面设置有连接型钢,具体地,可采用双槽钢,其双槽钢之间的间距可供耳环伸入,连接型钢侧面开设有水平方向的插销孔,插销孔为长孔,其长度在20-40cm,上倒角模板组件的内侧面均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侧面同样开设有插销孔,连接套为方形钢管,长度30cm为宜。如图2-图4所示,本技术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包括车架1、行走系统2、顶升支腿系统3、水平伸缩臂系统4和竖向伸缩臂系统5,其中:行走系统2设置于车架1的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的行走,行走系统2包括导轨21、行走轮22和驱动装置,导轨21沿箱梁长度方向设置于箱梁内底面,行走轮22设置于车架1底部并可沿导轨21运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22行走,驱动装置可为卷扬机,也可以是电机,当驱动装置为卷扬机时,导轨21沿箱梁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导轨从箱梁内延伸至箱梁外搭设的平台上,卷扬机固定于箱梁外搭设的平台上,卷扬机的绳索的端部固定于车架1用于牵引车架1沿导轨21运动;当驱动装置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行走系统、顶升支腿系统、水平伸缩臂系统和竖向伸缩臂系统;/n所述行走系统设置于车架的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的行走;/n所述顶升支腿系统设置于车架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在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并进行支撑;/n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顶部,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可实现水平方向的伸缩运动;/n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可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行走系统、顶升支腿系统、水平伸缩臂系统和竖向伸缩臂系统;
所述行走系统设置于车架的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的行走;
所述顶升支腿系统设置于车架底部,用于使拆模台车在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并进行支撑;
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顶部,所述水平伸缩臂系统可实现水平方向的伸缩运动;
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设置于车架的顶部,所述竖向伸缩臂系统可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导轨、行走轮和驱动装置,所述导轨沿箱梁长度方向设置于箱梁内底面,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车架底部并可沿导轨运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行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卷扬机,导轨沿箱梁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卷扬机固定于箱梁外搭设的平台上,所述卷扬机的绳索的端部固定于车架用于牵引车架沿导轨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导轨沿箱梁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连接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拆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支腿系统包括四套沿拆模台车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顶升支腿装置,所述顶升支腿装置包括顶升液压千斤顶和顶升支撑块,所述顶升液压千斤顶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车架,所述顶升支撑块设置于顶升液压千斤顶的输出杆的末端。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斌陈猛董磊石良茂汤明胡恩纯龚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