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及其人行步道
本技术涉及公路市政和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及其人行步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日益繁忙拥堵,而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给城市道路的拓宽带来难度。目前,对现有道路的拓宽改建常采用回填土方放坡或回填土方加挡土墙的方式实现,该种方式占用土地面积大,需要大量土方,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并且新老路基因不均匀沉降易发生问题。对于某些滨水景观带,需设置一些临水的人行步道供游客观景游玩,常采用栈道或现浇带悬臂的混凝土挡墙,栈道形式造价相对较高,而现浇混凝土挡墙施工效率较低、土方量大、材料用量多。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紧张、土方匮乏城市或地区的城市道路拓宽改扩建工程、滨水景观提升工程及类似新建工程,亟需一种能够不占土地、不增加土方、施工便捷、经济高效的结构,以满足日趋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63845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组合Z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岸堤防护墙,其结构包括Z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挡墙板、预制上覆盖板、墙板现浇带、底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墙身(2)以及悬臂板(3),所述墙身(2)立于在底板(1)的一端,所述悬臂板(3)的一端与墙身(2)远离底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1)的延伸方向与悬臂板(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底板(1)沿拼装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凹槽(13),相邻两块预制人行步道模块的连接凹槽(13)相互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墙身(2)以及悬臂板(3),所述墙身(2)立于在底板(1)的一端,所述悬臂板(3)的一端与墙身(2)远离底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1)的延伸方向与悬臂板(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底板(1)沿拼装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凹槽(13),相邻两块预制人行步道模块的连接凹槽(13)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人行步道模块沿其拼装方向的两端,其一端的侧面构成第一接触面(4),其另一端的侧面构成第二接触面(5),所述第一接触面(4)、第二接触面(5)其形状相匹配,相邻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4)为平面A,所述第二接触面(5)为平面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A与预制人行步道模块的拼接方向的夹角α,所述平面B和预制人行步道模块的拼接方向的夹角β,所述夹角α与夹角β互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人行步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13)为阶梯状,相邻预制人行步道模块的连接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良,杨广超,葛明明,李论,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