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热水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907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污泥储罐,污泥预热装置,输泥泵,蒸汽源,热解泥储罐,污泥热水解管道和汽泥喷射器,污泥储罐内的待处理污泥出口与污泥预热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污泥预热装置出料口与输泥泵的进泥口连通,输泥泵的出泥口与汽泥喷射器的第一进口连通,蒸汽源的供汽口与汽泥喷射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汽泥喷射器的出口与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入口连通,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热水解污泥出口处的释压泄料器与热回收盘管的盘管入口连通,热回收盘管的盘管出口通过出料管道E依次经释压泄料器、热交换器与热解泥储罐的进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泥热水解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热水解效率高,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热水解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量也随之增加,其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构成危害。对污泥进行无害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是,污泥成分复杂、热值低、含水率高,只有经过预处理,才能提高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污泥的流动性能和脱水性能,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后续厌氧消化效率。目前,污泥的热水解处理是公认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泥预处理方法。污泥热水解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密闭的容器中对污泥进行加热,使得污泥絮体解体,细胞破裂,释放有机质,水解大分子,通过热水解处理,能够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申请号为201220058583.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的浆化反应器》,其文中记载了“一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该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均质反应器、浆化反应器、水热反应器和闪蒸反应器,且均质反应器、浆化反应器、水热反应器的罐体内均需配备搅拌器。这种污泥水热干化处理装置,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流程繁琐,尤其是污泥在水热反应器中仅在搅拌器的作用下不能够快速实现蒸汽与污泥的充分混合,因而受热不均匀,热传递效率不高,同时,水热反应器还需通过通入蒸汽加压到一定压力才能进行热水解,污泥在反应罐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能耗高。申请号为201710601607.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连续热处理改性装置及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工艺》,其对上述专利技术方案进行了改进,该专利申请的所述预热段19、反应段18和冷却段17的污泥输送管道3的管道外均套设热介质隔套管7,反应段的热介质隔套管与热介质加热转换器9连通,构成热介质第一循环回路,所述预热段的热介质隔套管与所述冷却段的热介质隔套管连通,构成热介质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第二循环回路上设置热介质热量回收循环泵11。所述污泥输送管道3由N(N≥3)个输送单元首尾拼接而成或一体成型。热介质加热转换器9安装于保温机箱6外,有利于整体装置的温度控制。所述热介质为导热油或蒸汽或气体。具体地,热介质为气体时,可为烟气,废气等。所述污泥输送管道的进泥端连接有污泥输送泵2,在所述污泥输送管道的反应段之后连接有泄压出料阀15。这种污泥连续热处理改性装置虽然具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具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热水解效率高,节能环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盛装有待处理污泥的污泥储罐,污泥预热装置,输泥泵,蒸汽源,及热解泥储罐,还设置有污泥热水解管道和汽泥喷射器,污泥储罐内的待处理污泥出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A与污泥预热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污泥预热装置出料口与输泥泵的进泥口连通,输泥泵的出泥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B与汽泥喷射器的第一进口连通,蒸汽源的供汽口通过供汽管道C与汽泥喷射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汽泥喷射器的出口与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入口连通,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热水解污泥出口处设有释压泄料器,释压泄料器通过出料管道D与设置在污泥预热装置外周之隔热夹套内的热回收盘管的盘管入口连通,热回收盘管的盘管出口通过出料管道E依次经释压泄料器、热交换器与热解泥储罐的进入口连通。污泥热水解管道由多根内径不同的圆柱形管道连接构成,在至少一个内径较小的圆柱形管道与内径较大的圆柱形管道的连接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圆柱形管道的内径为50-500毫米,圆柱形管道的外周设有保温层。隔热夹套内盛装有传热媒介,污泥预热装置内设有搅拌机。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所述汽泥喷射器为射流泵。在相应的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全报警器、流量传感器。多根内径不同的圆柱形管道之间通过电动控制阀相连接,构成异径管阵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其污泥热水解管道直径相对于现有技术之反应釜罐体的直径要小的多,污泥热水解管道内部无法安装搅拌器,蒸汽直接通入污泥热水解管道,不仅直接对污泥进行热量传导加热,而且依据文丘里管原理,污泥与蒸汽根据不同的流量、温度、压力,在汽泥喷射器内进行能量、质量、动量交换,蒸汽与污泥在汽泥喷射器处快速进行了充分混合,效果超越了机械搅拌器,再加之输泥泵提供的压力,污泥热水解管道内的热水解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污泥热水解管道由多根内径不同的圆柱形管道连接构成,在至少一个内径较小的圆柱形管道与内径较大的圆柱形管道的连接部设有加热器,这种结构,在预设部位突然扩大管道内径(内径突扩例如5倍以上),能够改变污泥在污泥热水解管道内的流动状态,不仅具有闪蒸反应器的效果,而且能够避免污泥在污泥热水解管道内出现呆滞的状况,防止结垢。在内径较小的圆柱形管道与内径较大的圆柱形管道的连接部设置加热器,能够补偿因圆柱形管道内径扩大、压力降低所引起的温度降低,确保热水解反应的效果。再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多根内径不同的圆柱形管道之间通过电动控制阀相连接,构成异径管阵列,这种结构,通过电控装置控制相应电动控制阀的开或关,能够将组成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多根内径不同的圆柱形管道进行多种形式的连接,总的连接长度可长可短,用以调节污泥在管道内的热水解停留时间,也可以粗的圆柱形管道与粗的圆柱形管道相连、也可以细的圆柱形管道与粗的圆柱形管道相连,用以调节变径倍数和容积,通过流速、压力,调节污泥的流动状态,以实现具体污泥热水解的最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污泥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异径管阵列结构示意图(前排示意了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粗细,后排省略了粗细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是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盛装有待处理污泥的污泥储罐1,污泥预热装置23,输泥泵7,蒸汽源13,及热解泥储罐15,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污泥热水解管道和汽泥喷射器8,污泥储罐1内的待处理污泥出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AG1与污泥预热装置23的进料口连通,污泥预热装置23出料口与输泥泵7的进泥口连通,输泥泵7的出泥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BG4与汽泥喷射器8的第一进口连通,蒸汽源13的供汽口通过供汽管道CG5与汽泥喷射器8的第二进口连通,汽泥喷射器8的出口与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入口连通,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热水解污泥出口处设有释压泄料器10,释压泄料器10通过出料管道DG2与设置在污泥预热装置23外周之隔热夹套3内的热回收盘管4的盘管入口连通,热回收盘管4的盘管出口通过出料管道EG3依次经释压泄料器10、热交换器12与热解泥储罐15的进入口连通。热解泥储罐15的底部设有通向厌氧消化设备的热水解污泥排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盛装有待处理污泥的污泥储罐(1),污泥预热装置(23),输泥泵(7),蒸汽源(13),及热解泥储罐(15),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污泥热水解管道和汽泥喷射器(8),污泥储罐(1)内的待处理污泥出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A(G1)与污泥预热装置(23)的进料口连通,污泥预热装置(23)出料口与输泥泵(7)的进泥口连通,输泥泵(7)的出泥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B(G4)与汽泥喷射器(8)的第一进口连通,蒸汽源(13)的供汽口通过供汽管道C(G5)与汽泥喷射器(8)的第二进口连通,汽泥喷射器(8)的出口与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入口连通,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热水解污泥出口处设有释压泄料器(10),释压泄料器(10)通过出料管道D(G2)与设置在污泥预热装置(23)外周之隔热夹套(3)内的热回收盘管(4)的盘管入口连通,热回收盘管(4)的盘管出口通过出料管道E(G3)依次经释压泄料器(10)、热交换器(12)与热解泥储罐(15)的进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热水解系统,包括盛装有待处理污泥的污泥储罐(1),污泥预热装置(23),输泥泵(7),蒸汽源(13),及热解泥储罐(15),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污泥热水解管道和汽泥喷射器(8),污泥储罐(1)内的待处理污泥出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A(G1)与污泥预热装置(23)的进料口连通,污泥预热装置(23)出料口与输泥泵(7)的进泥口连通,输泥泵(7)的出泥口通过进泥输送管道B(G4)与汽泥喷射器(8)的第一进口连通,蒸汽源(13)的供汽口通过供汽管道C(G5)与汽泥喷射器(8)的第二进口连通,汽泥喷射器(8)的出口与污泥热水解管道的入口连通,污泥热水解管道的热水解污泥出口处设有释压泄料器(10),释压泄料器(10)通过出料管道D(G2)与设置在污泥预热装置(23)外周之隔热夹套(3)内的热回收盘管(4)的盘管入口连通,热回收盘管(4)的盘管出口通过出料管道E(G3)依次经释压泄料器(10)、热交换器(12)与热解泥储罐(15)的进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热水解管道由多根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明彭如初郁聪郑卓峰王志刚陆建忠曹黎袁芳张俊昊孟云芳张健丁施佳陈俊宇钟军良张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中环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绿治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