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40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包括池体、刮油组件和吸油挤油组件,池体内通过隔油板分隔形成隔油箱,刮油组件包括刮板和两个皮筏,两个皮筏分别设于刮板两侧,两个皮筏上还分别配有推进电机,推进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旋桨,刮板横设于池体内,吸油挤油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辊、第二转向辊以及输送带,输送带为吸油毡带,第一转向辊设于隔油板左侧上方,第一转向辊上传动连接有电机,第一转向辊左侧设有与第一转向辊配合的压辊,第二转向辊设于隔油板右侧,第二转向辊设于水面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采用吸油毡吸附油,然后挤压回收油的方式,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隔离效果好且使用方便,很好的满足了日常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刮油的隔油池
本技术涉及排污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
技术介绍
隔油池时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现有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现有的隔油池由于只进行一次刮油处理,所刮取的油中含有大量废水等杂质,给后来对油的处理使用又添加了不必要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包括池体、刮油组件和吸油挤油组件,所述池体内通过隔油板分隔形成隔油箱,所述刮油组件包括刮板和两个皮筏,两个所述皮筏上配有配重块,两个所述皮筏分别设于所述刮板两侧,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刮油组件和吸油挤油组件,所述池体(1)内通过隔油板(2)分隔形成隔油箱(3),所述刮油组件包括刮板(4)和两个皮筏(5),两个所述皮筏(5)上配有配重块(6),两个所述皮筏(5)分别设于所述刮板(4)两侧,两个所述皮筏(5)上还分别配有推进电机(7),所述推进电机(7)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向水下延伸的旋桨(8),所述刮板(4)横设于所述池体(1)内,所述吸油挤油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辊(9)、第二转向辊(1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辊(9)和第二转向辊(10)的输送带(11),所述输送带(11)为吸油毡带,所述第一转向辊(9)设于所述隔油板(2)左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刮油的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刮油组件和吸油挤油组件,所述池体(1)内通过隔油板(2)分隔形成隔油箱(3),所述刮油组件包括刮板(4)和两个皮筏(5),两个所述皮筏(5)上配有配重块(6),两个所述皮筏(5)分别设于所述刮板(4)两侧,两个所述皮筏(5)上还分别配有推进电机(7),所述推进电机(7)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向水下延伸的旋桨(8),所述刮板(4)横设于所述池体(1)内,所述吸油挤油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辊(9)、第二转向辊(1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转向辊(9)和第二转向辊(10)的输送带(11),所述输送带(11)为吸油毡带,所述第一转向辊(9)设于所述隔油板(2)左侧上方位置,所述第一转向辊(9)上传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保华张慰张晟赵远梁巍张作典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