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2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瓿瓶破壁器,破壁器包括套筒,套筒的内径大于待开启安瓿瓶的外径,套筒内壁设置有用于挤压安瓿瓶瓶头的凸起,套筒外壁设置有用于切割安瓿瓶瓶颈的砂轮环;凸起设置为用于挤压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凸起为弧形结构,且设置在套筒内壁一侧;凸起与套筒底部入口的距离小于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与安瓿瓶瓶身底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使用者用手直接掰安瓿瓶的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了使用者锐器伤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瓿瓶破壁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体开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安瓿瓶破壁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技术或实验室
,通常需要使用安瓿瓶盛装物质,如化学试剂,在使用安瓿瓶的过程中,由于其玻璃质地和手掰的打开方式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划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专门夹折玻璃安瓿瓶的器具和严格消毒的安瓿瓶。但通常情况下,由于使用者工作繁忙,且夹折玻璃安瓿瓶的器具不但体型较大、操作较繁琐,而且易把瓶身夹碎等原因,使得使用者往往放弃使用,而仍直接用手掰安瓿,这使得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瓿瓶破壁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瓿瓶破壁器,所述破壁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待开启安瓿瓶的外径,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安瓿瓶瓶头的凸起,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用于切割所述安瓿瓶瓶颈的砂轮环;所述凸起设置为用于挤压所述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所述凸起为弧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壁一侧;所述凸起与所述套筒底部入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与所述安瓿瓶瓶身底部的距离。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筒以及凸起,使得套筒套住安瓿瓶后向下按压便可轻松折断安瓿瓶,因此,能够有效减少使用者用手直接掰安瓿瓶的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了使用者锐器伤的发生率。2、本技术通过在套筒外壁设置砂轮环,不但能够使得安瓿瓶在预定位置折断,而且能够减小挤压折断所需作用力,市场实用性非常强。本技术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价格低廉、易于维护、可重复消毒使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带有缩颈的玻璃瓶的开启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安瓿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安瓿瓶和套筒位置关系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图2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安瓿瓶1包括瓶身11、瓶颈12和瓶头13,其中,瓶头13为锥形结构,瓶颈12最大外径小于瓶身11外径,且小于瓶头13的最大外径,瓶身11通过瓶颈12和瓶头13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为一带有缩颈的瓶子。安瓿瓶1在使用时,其内储存物质,为将物质快速、安全、顺利取出,需要首先打开安瓿瓶1,结合现有技术中安瓿瓶1的结构提出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可以包括套筒2,套筒2的内径大于待开启安瓿瓶1的外径,套筒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挤压瓶头13的凸起3,套筒2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切割瓶颈12的砂轮环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待开启安瓿瓶1从瓶颈12处顺利打开,以便于物质顺利取出,凸起3可以设置为用于挤压瓶头13最大外径位置处;为了进一步快速、顺利开启待开启安瓿瓶1,以及减小所施加的作用力,如图4所示,凸起3可以为弧形结构,且设置在套筒2内壁一侧,本实施例为1/4圆弧结构,但不限于此;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以及施加作用力,凸起3与套筒2底部入口的距离d小于瓶头13最大外径位置处与瓶身11底部的距离D,以使得瓶身11部分位于套筒2外部,便于使用者手持用力。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以及避免被砂轮环4划伤,砂轮环4可以设置在套筒2顶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重复消毒使用,以及提高安全可靠性,套筒2可以采用不锈钢加工制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方便观察套筒2内部情况,比如是否消毒、清洗干净,待开启安瓿瓶1是否已折断开启等,如图5所示,套筒2上可以设置有可视窗口5。为便于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安瓿瓶破壁器,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方法:1、将待开启安瓿瓶1的瓶颈12消毒;2、通过砂轮环4切割瓶颈12,使得瓶颈12产生割口,以减小挤压折断所需作用力;3、将套筒2套于待开启安瓿瓶1外部,在套的过程中,套筒2内壁的凸起3逐渐向下运动,直至与瓶头13的外径最大位置卡接触,由于是如图1所示的带有缩颈的瓶子,因此,凸起3会与瓶头13的外径最大位置处(也就靠近瓶颈12处)卡接触,继续轻轻向下按套筒2,会带动凸起3挤压瓶头13的外径最大位置,凸起3对瓶头13的外径最大位置施加横向挤压力(相当于手掰的力),进而将瓶头13向凸起3的相对位置挤压,由于瓶颈12处相对薄弱,用力挤压会使得瓶颈12处断裂,直至瓶头13折断倒向套筒2内壁未设置凸起3的一侧,可通过可视窗口5观察;4、套筒2内折断的瓶头13及其连接部分放入锐器盒内,取出物质即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使用时,安瓿瓶1外自上而下套着套筒2,安瓿瓶1的瓶头13为锥形结构,套筒2内设置凸起3用于挤压瓶头13最大外径位置处,也就是瓶头13的底部,同时瓶头13的底部与瓶颈12连接,必然使得凸起3与瓶头13的底部卡接触,也就有了着力的支点,向下按压套筒2,凸起3挤压瓶头13底部,造成瓶头13底部向未设置凸起3的一侧受力,瓶头13底部的瓶颈12由于自身结构连接较为脆弱,必然从瓶颈12处断裂,即实现将瓶头13与瓶身11的脱离。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待开启安瓿瓶的外径,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用于挤压安瓿瓶瓶头的凸起,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用于切割所述安瓿瓶瓶颈的砂轮环;所述凸起设置为用于挤压所述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所述凸起为弧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壁一侧;所述凸起与所述套筒底部入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与安瓿瓶瓶身底部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瓿瓶破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待开启安瓿瓶的外径,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用于挤压安瓿瓶瓶头的凸起,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用于切割所述安瓿瓶瓶颈的砂轮环;所述凸起设置为用于挤压所述瓶头最大外径位置处;所述凸起为弧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壁一侧;所述凸起与所述套筒底部入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瓶头最大外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尔键甘乐任君王君王伟平齐世新刘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