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988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下部,所述电梯下部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感应器,所述电梯下部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两侧均与电梯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梯下部、承重感应器、气缸、传动板、支撑柱、电梯本体、承重板、感应器和传感头的配合使用,达到可以使承重板稳定下降的效果,该电梯承重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在对重量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梯内部人员的站位不一,导致承重板在受到重力的压力下会出现一端倾斜不稳的现象,从而出现超重无法及时提示的问题,增强了电梯内部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承重是指物体所承受的重量。电梯是目前生活中不不可少的一种设备,但现有的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在对重量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梯内部人员的站位不一,导致承重板在受到重力的压力下会出现一端倾斜不稳的现象,从而出现超重无法及时提示的现象,降低了电梯内部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具备可以使承重板稳定下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在对重量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梯内部人员的站位不一,导致承重板在受到重力的压力下会出现一端倾斜不稳的现象,从而出现超重无法及时提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下部,所述电梯下部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感应器,所述电梯下部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两侧均与电梯下部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电梯下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梯本体,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至电梯本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两侧均与电梯本体的内壁接触,所述传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头。优选的,所述电梯下部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传动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传动板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气缸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电梯下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板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与底部均与电梯下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电梯下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型号为AS2201F-02-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电梯下部、承重感应器、气缸、传动板、支撑柱、电梯本体、承重板、感应器和传感头的配合使用,达到可以使承重板稳定下降的效果,该电梯承重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在对重量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梯内部人员的站位不一,导致承重板在受到重力的压力下会出现一端倾斜不稳的现象,从而出现超重无法及时提示的问题,增强了电梯内部人员的安全。2、本技术通过移动槽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板更加流畅的在电梯下部的内部滑动,减少了传动板与电梯下部之间的摩擦,延长了传动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传动板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板更加稳定的向下移动,同时起到了减震的效果,通过限位销和限位框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板更加稳定的向下移动,同时对传动板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通过限位块的设置,能够使气缸更加稳定的运作,同时对气缸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中:1电梯下部、2承重感应器、3气缸、4传动板、5支撑柱、6电梯本体、7承重板、8感应器、9传感头、10移动槽、11弹簧、12限位销、13限位框、1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下部1,电梯下部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0,传动板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移动槽10的内部,通过移动槽10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板4更加流畅的在电梯下部1的内部滑动,减少了传动板4与电梯下部1之间的摩擦,延长了传动板4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传动板4起到了限位的效果,电梯下部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感应器2,电梯下部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3,气缸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底部与电梯下部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块14的设置,能够使气缸3更加稳定的运作,同时对气缸3起到了限位的效果,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4,传动板4底部的两侧且位于气缸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底部与电梯下部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1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板4更加稳定的向下移动,同时起到了减震的效果,传动板4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销12,限位销12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框13,限位框13的顶部与底部均与电梯下部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销12和限位框13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板4更加稳定的向下移动,同时对传动板4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传动板4的两侧均与电梯下部1的内壁滑动连接,传动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电梯下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梯本体6,支撑柱5的顶部贯穿至电梯本体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承重板7,承重板7的两侧均与电梯本体6的内壁接触,传动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感应器8,感应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头9。使用时,首先人群先进电梯本体6的内部,然后产生的重量就会传递给承重板7,承重板7在受到重力的影响下会向下沉,然后带动支撑柱5向下移动,支撑柱5向下移动带动传动板4向下移动,传动板4向下移动带动感应器8和传感头9向下移动,然后使传感头9碰到承重感应器2,碰到后承重感应器2就会发出报警声,提醒电梯内部的人员超重,致使达到可以使承重板7稳定下降的效果。综上所述:该电梯承重检测装置,通过电梯下部1、承重感应器2、气缸3、传动板4、支撑柱5、电梯本体6、承重板7、感应器8和传感头9的配合使用,达到可以使承重板7稳定下降的效果,该电梯承重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在对重量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梯内部人员的站位不一,导致承重板在受到重力的压力下会出现一端倾斜不稳的现象,从而出现超重无法及时提示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下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下部(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感应器(2),所述电梯下部(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4),所述传动板(4)的两侧均与电梯下部(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电梯下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梯本体(6),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贯穿至电梯本体(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承重板(7),所述承重板(7)的两侧均与电梯本体(6)的内壁接触,所述传动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感应器(8),所述感应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包括电梯下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下部(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感应器(2),所述电梯下部(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4),所述传动板(4)的两侧均与电梯下部(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电梯下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梯本体(6),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贯穿至电梯本体(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承重板(7),所述承重板(7)的两侧均与电梯本体(6)的内壁接触,所述传动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感应器(8),所述感应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承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下部(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0),所述传动板(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移动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国王淼刘晓晶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格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