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轨抓钳装置以及道轨移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90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轨抓钳装置以及道轨移动系统,其中,道轨抓钳装置用于夹持道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呈X形,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吊起,使得道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在道轨位移过程中钢丝绳损坏断丝而伤手,减少钢丝绳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保障了道轨位移时,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轨抓钳装置以及道轨移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道轨抓钳装置以及道轨移动系统。
技术介绍
道轨是常用钢材,在各企业、工厂的应用非常广泛,道轨的规格长度一般都是9米和12米,再加工时,需要对道轨拆捆单根,并位移至加工点,由于道轨质量重,在位移时需要人工搬运或配套位移设备,但实施起来不够灵活,操作配合不当很容易造成人员挤手压脚或设备刮碰损坏,增加人工费用和生产成本。以43KG道轨为例,一根九米长重量387KG,人工搬运需要至少8人且不安全,如果由叉车或行车等起重设备搬运,一般都是用钢丝绳将道轨缠绕捆绑,操作起来不方便,并且位移过程中钢丝绳出现损坏、断丝时易伤手,钢丝绳变形再次捆绑需要校直,才可继续捆绑操作,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轨抓钳装置以及道轨移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轨在应用时,搬运不方便、不安全、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道轨抓钳装置,用于夹持道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呈X形,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吊起,使得道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均开设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起吊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与道轨的截面形状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呈L形,两个L形锁紧部相对设置,卡在道轨上。优选地,所述L形锁紧部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交接处设置有圆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设置有防滑垫。优选地,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中心。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道轨移动系统,包括起吊装置、钢丝绳以及上述道轨抓钳装置,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起吊装置与所述道轨抓钳装置,通过起吊装置与道轨抓钳装置的配合工作实现对道轨的移动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道轨,使得道轨在移动搬运过程中,无需使用钢丝绳直接捆绑连接,从而避免在道轨位移过程中钢丝绳损坏断丝而伤手,减少钢丝绳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保障了道轨位移时,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道轨抓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道轨在搬运移动过程中,需要使用抓钳装置进行夹持固定,以与起吊装置配合使用,起吊装置通过道轨抓钳装置夹持道轨,对道轨搬运移动。图1是本技术所述道轨抓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道轨抓钳装置,用于夹持道轨,包括: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所述第一夹持部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通过连接轴3连接呈X形,且所述第一夹持部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相对于所述连接轴3可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2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一夹持部1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2的第一端吊起,使得道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之间。第一夹持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相对设置,以使得道轨受力平衡。由于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呈X形连接,且可以相对于连接轴3转动,起吊装置将第一夹持部1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2的第一端吊起时,第一夹持部1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减小,且同时第一夹持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会随之逐渐减小,直至卡合夹持住位于两个第二端之间的道轨,且随着起吊力的增加,夹持会越来越稳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的第一端均开设有通孔4,通过所述通孔4与所述起吊装置连接,例如,使用钢丝绳分别穿过开设的两个通孔4,连接起吊装置和道轨抓钳装置。第一夹持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均与道轨的截面形状相配合,以便于夹持道轨,端面与道轨紧密贴合,例如,对于工字形道轨,第一夹持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的端面与工字形道轨的腹板紧密贴合,通过两个第二端卡合在工字形道轨的上翼板的两侧,将道轨固定。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均设置有锁紧部,锁紧部呈L形,两个L形锁紧部相对设置,卡在道轨上。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通过锁紧部固定道轨,对于工字形道轨,L形锁紧部的水平部分位于上翼板的下方,竖直部分位于上翼板的上方,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的交接处卡合在上翼板的边缘。优选地,L形锁紧部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交接处设置有圆角,以避免损坏工字形道轨的上翼板边缘。为了防止道轨抓钳装置夹持道轨时出现滑动,对道轨有磨损等,第一夹持部1与第二夹持部2的第二端均设置有防滑垫,例如,对于位于第二端的L形锁紧部,防滑垫可以设置于L形锁紧部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交接处,也可以同时设置于与工字形道轨的腹板贴合的位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3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的中心,即,连接轴3的安装位置与第一夹持部1的两端的距离和与第二夹持部2的两端的距离均相同。通过在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中心开设通孔,连接轴3穿过两者的通孔,实现两者的连接。本技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简便,夹持道轨之后,可以通过人工辅助变换道轨方向,保障位移空间内人员和设备安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道轨移动系统,包括起吊装置、钢丝绳以及上述道轨抓钳装置,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起吊装置与所述道轨抓钳装置,通过起吊装置与道轨抓钳装置的配合工作实现对道轨的移动作业。在起吊装置通过钢丝绳向道轨抓钳装置施加起吊力的同时,道轨抓钳装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将道轨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将道轨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道轨移动系统可以包括多个道轨抓钳装置,多个道轨抓钳装置在沿着道轨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每个道轨抓钳装置均连接有钢丝绳,以共同实现对道轨的夹持稳固,从而使得移动系统对道轨的移动作业更加便捷、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轨抓钳装置,用于夹持道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呈X形,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吊起,使得道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之间;/n其中,所述道轨呈工字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与道轨的截面形状相配合,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的端面与工字形道轨的腹板紧密贴合,通过两个第二端卡合在工字形道轨的上翼板的两侧,将道轨固定;/n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设置有防滑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轨抓钳装置,用于夹持道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呈X形,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吊起,使得道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之间;
其中,所述道轨呈工字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与道轨的截面形状相配合,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的端面与工字形道轨的腹板紧密贴合,通过两个第二端卡合在工字形道轨的上翼板的两侧,将道轨固定;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轨抓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彪李海亮吕保郝红国张健曹玉和泮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