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善性质的复合元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由聚氨酯接合的两个金属层的复合元件,其用于负荷承载构造,以及该复合元件的制备及用途。为构造船只(例如船体及装载舱盖)、桥或高层建筑物,有必要使用可耐受由外部力造成的相当大的应力的构造部件。此类复合元件描述于例如EP0938410、EP1089875、EP1094938、EP1093410、US6,790,537、EP1240010及EP1315761中。制备复合元件时遇到的问题为达成两个钢板之间的空气空间良好、均一且无气泡的填充。另外,板的表面必须充分润湿,且必须在板与聚氨酯层之间建立足够良好的粘附。许多聚氨酯具有与所使用的板不同的膨胀特性,且因此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聚氨酯从板上分离。另外,必须选择用于制备聚氨酯的反应产物,使得其在固化过程中不会显著收缩以致其从板上分离。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构造部件必须耐受高机械及动态应力。这些问题出人意料地可通过根据主要权利要求1的复合元件解决。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层结构的复合元件:(i)2mm至20mm的金属,(i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元件,其具有以下层结构:/n(i)2mm至20mm的金属,/n(ii)10mm至100mm的致密聚氨酯制剂,所述聚氨酯制剂可通过使以下物质反应而获得/n(a)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n(b)聚醚多元醇,/n任选地在以下物质的存在下/n(c)催化剂和/或/n(d)助剂和/或添加剂,/n(e)扩链剂,/n(iii)2mm至20mm的金属,/n其中包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具有的NCO含量为20%至50%,且/n聚醚多元醇(b)为至少包含聚醚多元醇(b1)和聚醚多元醇(b2)的成分的混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31 EP 18154345.51.一种复合元件,其具有以下层结构:
(i)2mm至20mm的金属,
(ii)10mm至100mm的致密聚氨酯制剂,所述聚氨酯制剂可通过使以下物质反应而获得
(a)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
(b)聚醚多元醇,
任选地在以下物质的存在下
(c)催化剂和/或
(d)助剂和/或添加剂,
(e)扩链剂,
(iii)2mm至20mm的金属,
其中包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a)具有的NCO含量为20%至50%,且
聚醚多元醇(b)为至少包含聚醚多元醇(b1)和聚醚多元醇(b2)的成分的混合物。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1)以50重量%至95重量%,优选55重量%至90重量%,更优选60重量%至85重量%的量存在于混合物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1)的平均官能度为1.70至2.90,优选1.95至2.8,更优选2.2至2.7,进一步更优选2.4至2.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1)的数均分子量在3.0x103g/mol至7.0x103g/mol之间,优选在4.0x103g/mol至6.0x103g/mol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2)以5重量%至50重量%的量存在于混合物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2)的平均官能度为1.9至5.9,优选2.0至4.8,更优选2.0至4.0,更优选2.5至3.5,且尤其优选2.9至3.1。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2)的数均分子量在0.15x103g/mol至4.0x103g/mol之间,优选在0.15x103g/mol至2.0x103g/mol之间,更优选在0.15x103g/mol至1.0x103g/mol之间,且尤其优选在0.15x103g/mol至0.6x103g/mol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元件,其中聚醚多元醇(b1)和(b2)的重量基于由聚醚多元醇(b1)和(b2)组成的混合物的总重量计。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格瑞尔瑟施米茨,A·卡姆,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