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形体及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形体、以及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不同材质复合成形体,其在由树脂成形的树脂成形体中插入有嵌入部件。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8-11218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通过光造形装置成形树脂成形体的不同材质复合成形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8-112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上述那样的不同材质复合成形体而言,在成形具有凹部的一次侧成形体并在一次侧成形体的凹部配置嵌入部件后,在一次侧成形体的上侧成形二次侧成形体而制造。该情况下,有时在成形后树脂收缩而在嵌入部件与树脂成形体之间产生间隙。因此,有时嵌入部件相对于树脂成形体移动,嵌入部件的位置偏移。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嵌入部件的位置相对于树脂层叠体偏移的成形体及能够抑制嵌入部件的位置相对于树脂层叠体偏移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成形体的一个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具备:/n树脂制的树脂层叠体,其在上下方向上层叠有多个树脂层;/n嵌入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埋入所述树脂层叠体,且材质与所述树脂层叠体不同;以及/n粘接剂制的粘接部,其粘接所述树脂层叠体和所述嵌入部件,/n所述树脂层叠体具有容纳所述嵌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部,/n所述容纳部具有:/n位于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下侧部分;以及/n位于所述嵌入部件的上侧的上侧部分,/n所述嵌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下侧部分与所述上侧部分的上下方向之间,/n所述粘接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嵌入部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2 JP 2018-0080831.一种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树脂制的树脂层叠体,其在上下方向上层叠有多个树脂层;
嵌入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埋入所述树脂层叠体,且材质与所述树脂层叠体不同;以及
粘接剂制的粘接部,其粘接所述树脂层叠体和所述嵌入部件,
所述树脂层叠体具有容纳所述嵌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部,
所述容纳部具有:
位于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下侧部分;以及
位于所述嵌入部件的上侧的上侧部分,
所述嵌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下侧部分与所述上侧部分的上下方向之间,
所述粘接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嵌入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具有第一粘接部,该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面中的位于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侧面与所述嵌入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层叠体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与所述嵌入部件的外侧的面中的位于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侧面不经由所述粘接部而直接接触,
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粘接部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具有第二粘接部,该第二粘接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面中的位于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部分与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具有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面向下侧凹陷的槽,
所述槽具有:
沿上下方向观察,位于比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面靠外侧的部分;以及
沿上下方向观察,与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面重合的部分,
所述第二粘接部位于所述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的内侧的面具有与所述嵌入部件的下侧的面不经由所述粘接部而直接接触的接触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入部件为金属制。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茂,井上和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