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5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壳体和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灯光组件和壳体主体。通过为壳体设置灯光组件和壳体主体,以使灯光组件的部分光源经过折射件,并自第一透光部的透明区域射出形成第一灯光效果,同时使部分光源光线经过第一透光部的反射区域反射至壳体主体的反射层,并通过反射层反射至第二透光部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由于透光层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的透光性能不同,本公开利用一个光源使得壳体的不同区域形成了预设的不同灯光效果,不仅降低了壳体的工艺复杂程度,还丰富了壳体和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和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壳体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壳体通常使用金属或玻璃材质,通关喷涂图案实现装饰效果,导致壳体结构和外观效果单一。而且,例如金属等材质的壳体无法与电子设备内部的灯光配合,不仅无法实现相应的指示灯功能,还降低了电子设备外部整体效果。因此,如何提升电子设备壳体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成为当前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壳体和电子设备,以提升壳体及电子设备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灯光组件和壳体主体;所述灯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下方;所述壳体主体包括透光层、传播层和反射层;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效果不同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反射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围成预设标志形状;所述传播层包括折射件,所述折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光源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光部位置对应,以使至少一部分光源光线经折射件折射后自所述透明区域射出而形成第一灯光效果,并使至少一分部光源光线经反射区域反射至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位置对应,以将自所述反射区域射回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透光部,并自所述第二透光部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可选的,所述第二透光部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且延伸至所述壳体主体的边沿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透光毛玻璃板。可选的,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至少一侧边沿的透光带。可选的,所述传播层还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折射件组装于所述安装部。可选的,所述反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透光件下侧面上的反光银面。可选的,所述灯光组件还包括反光杯,所述反光杯罩在所述光源外部,且与所述折射件对应配合。可选的,所述反光杯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截面面积,且所述第一开口配合于所述折射件。可选的,所述光源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LED。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壳体和与所述壳体配合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主板和柔性线路板中至少之一,所述光源与所述主板和柔性线路板中之一电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为壳体设置灯光组件和壳体主体,以使灯光组件的部分光源经过折射件,并自第一透光部的透明区域射出形成第一灯光效果,同时使部分光源光线经过第一透光部的反射区域反射至壳体主体的反射层,并通过反射层反射至第二透光部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由于透光层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的透光性能不同,本公开利用一个光源使得壳体的不同区域形成了预设的不同灯光效果,不仅降低了壳体的工艺复杂程度,还丰富了壳体和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壳体通常使用金属或玻璃材质,通关喷涂图案实现装饰效果,这导致壳体结构和外观效果单一。而且,例如金属等材质的属性,使得壳体无法与电子设备内部的灯光配合,不仅无法实现相应的指示灯功能,还降低了电子设备外部整体效果。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中利用箭头对光线传播进行了示例性标注,如图1、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灯光组件12和壳体主体11。所述灯光组件12包括光源121,光源121设置在壳体主体11下方,以使壳体主体11能够利用光源121的灯光效果并与之配合而提升壳体1整体的外观效果。所述壳体主体11包括透光层111、传播层112和反射层113。透光层111包括透光效果不同的第一透光部1111和第二透光部1112,第一透光部1111包括反射区域1111a和透明区域1111b。其中,传播层112包括折射件1121,所述折射件1121设置在透光层111与所述光源121之间,且与第一透光部1111位置对应,以使至少一部分光源121光线经折射件1121折射后自围成预设标志形状的透明区域1111b射出而形成标志点亮的第一灯光效果,并使至少一分部光源121光线经反射区域1111a反射至反射层113。所述反射层113与第二透光部1112位置对应,以将自反射区域1111a射回的光线反射至第二透光部1112,并自第二透光部1112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通过为壳体1设置灯光组件12和壳体主体11,以使灯光组件12的部分光源121经过折射件1121,并自第一透光部1111的透明区域1111b射出形成第一灯光效果,同时使部分光源121光线经过第一透光部1111的反射区域1111a反射至壳体主体11的反射层113,并通过反射层113反射至第二透光部1112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由于透光层111第一透光部1111和第二透光部1112的透光性能不同,本公开利用一个光源121使得壳体1的不同区域形成了预设的不同灯光效果,不仅降低了壳体1的工艺复杂程度,还丰富了壳体1和电子设备2的外观效果,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下面分别针对壳体1的传播层112、反射层113和透光层111的具体结构以及设置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1、传播层1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播层112包括折射件1121和透光件1122,所述透光件1122上设有安装部(未标注),折射件1121组装于所述安装部。其中,所述安装部可以是设置在透光件1122上的凹槽或通孔;安装部的设置位置可以是透光件1122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可以设置在透光件1122的中心区域或边缘区域,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以安装部为设置在透光件1122的中部的通孔为例,折射件1121的尺寸和形状匹配于通孔,且与通孔组装配合,以使组装有折射件1121的区域的光传播效果不同于透光件1122的其他区域。将安装部设置在透光件1122的中部一方面降低了传播层112的加工难度和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还为位于其下方的灯光组件12提供了更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光组件和壳体主体;所述灯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下方;所述壳体主体包括透光层、传播层和反射层;/n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效果不同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反射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围成预设标志形状;/n所述传播层包括折射件,所述折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光源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光部位置对应,以使至少一部分光源光线经折射件折射后自所述透明区域射出而形成第一灯光效果,并使至少一分部光源光线经反射区域反射至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位置对应,以将自所述反射区域射回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透光部,并自所述第二透光部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光组件和壳体主体;所述灯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下方;所述壳体主体包括透光层、传播层和反射层;
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效果不同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反射区域和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围成预设标志形状;
所述传播层包括折射件,所述折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光源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光部位置对应,以使至少一部分光源光线经折射件折射后自所述透明区域射出而形成第一灯光效果,并使至少一分部光源光线经反射区域反射至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位置对应,以将自所述反射区域射回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透光部,并自所述第二透光部射出而形成第二灯光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部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且延伸至所述壳体主体的边沿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部包括透光毛玻璃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