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印刷电子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75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印刷电子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工程材料、印刷电子材料、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以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涉及到将传统的生物可降解纳米材料(包含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如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等,分散在生物可降解有机聚合物材料中,形成可应用于印刷电子技术的功能性打印墨水,特别适用于低成本、大规模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机系统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印刷电子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印刷电子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工程材料、印刷电子材料、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以及柔性电子制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及系统由于其无污染、可降解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硅基微电子所要求的长时、稳定所不同的是,生物可降解电子学能够在其完成指定功能后自行降解。在生物医学器件方面,尤其是可植入电子器件上,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植入生命体并完成其检测、治疗等功能后,电子器件可自行降解而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将其取出,极大得减轻了病患的痛苦、手术风险以及医疗成本等。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也无需额外的组织或者人员对其进行单独的降解处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实现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及系统的制备技术主要基于传统硅基微电子制备工艺,涉及到材料图形化、干法/湿法刻蚀、材料蒸镀等工艺步骤,最终将制备的器件或电路转移到可降解衬底。此类方法虽然已经拥有比较高的成熟度,但是仍有设备的高成本、工艺步骤复杂冗繁等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印刷电子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 提供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所述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主要包括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所属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的结构主要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nS2: 将所述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面向印刷电子技术的功能性打印墨水,所述有机溶剂须具有生物可降解特点;/nS3: 利用所述打印墨水,结合印刷电子技术制备出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印刷电子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所述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主要包括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所属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的结构主要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片;
S2:将所述生物可降解电子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面向印刷电子技术的功能性打印墨水,所述有机溶剂须具有生物可降解特点;
S3:利用所述打印墨水,结合印刷电子技术制备出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S11:选择所述硅纳米颗粒作为生物可降解半导体原材料,通过球磨硅片的方式获得,将纳米颗粒的尺寸控制在100nm左右;
S12:选择锌纳米颗粒作为生物可降解导体原材料,通过球磨硅片的方式获得,纳米颗粒的尺寸控制在100nm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21:将上述硅纳米颗粒和锌纳米颗粒以1:4的质量比分别分散在乙醇和甲醇溶液中,并利用高功率超声对混合溶液处理十分钟;
S22: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生物可降解衬底,通过滴定固化的方式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31:利用丝网印刷技术首先在上述生物可降解衬底上印刷一薄层硅作为电阻元件;
S32:利用丝网印刷金属在步骤5中所得到的硅阻元件两端印刷一薄层锌座位导电电极或互连线;
S33:通过两部印刷的方式,由硅阻元件的加热模块、锌薄层的导线部分所组成的生物可降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珉于欣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怀慈福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