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敬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07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结构包括耳机体、固定板、调节开关、连接架、延伸块、展开机构,连接架配合延伸块与展开机构相连接,耳机体嵌固连接在固定板后方,耳机体包括后机盖、海绵块、传输槽、贴片,后机盖右侧嵌固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滑轴带动结合柱在滑动轨内部进行移动调节,能够有效对耳机声音远近大小进行控制,通过旋转滚轴,对海绵块进行旋转调节,使其到达舒适的位置,从而有效解决不同使用人员佩戴效果不同的情况,在进行佩戴耳机时,通过按压压块,同时拉动左支杆与右支杆向两侧展开,使压块配合接触块与弹片在凸块上向下压迫,扩大卡合口,从而使凸块从接触块底部脱离,避免了耳机压迫过紧,容易造成人耳受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涉及到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穿戴式耳机,因用户使用方法及佩戴需求的不同,用户在佩戴时的松紧度会有差异,佩戴的松紧程度不同会影响人耳与耳机之间的衔接程度,固定连接于耳机的夹持力越大,耳机对人耳的压力越大,佩戴的越紧密,当耳机产生高频的噪音时,会对人耳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目前的穿戴式耳机,因用户使用方法及佩戴需求的不同,用户在佩戴时的松紧度会有差异,佩戴的松紧程度不同会影响人耳与耳机之间的衔接程度,固定连接于耳机的夹持力越大,耳机对人耳的压力越大,佩戴的越紧密,当耳机产生高频的噪音时,会对人耳造成一定的损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结构包括耳机体、固定板、调节开关、连接架、延伸块、展开机构,所述调节开关活动卡合在固定板下方,所述连接架配合延伸块与展开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架嵌套连接在固定板外部,所述耳机体嵌固连接在固定板后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结构包括耳机体(1)、固定板(2)、调节开关(3)、连接架(4)、延伸块(5)、展开机构(6),所述调节开关(3)活动卡合在固定板(2)下方,所述连接架(4)配合延伸块(5)与展开机构(6)相连接,所述连接架(4)嵌套连接在固定板(2)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体(1)嵌固连接在固定板(2)后方;/n所述耳机体(1)主要包括后机盖(11)、海绵块(12)、传输槽(13)、贴片(14),所述后机盖(11)右侧嵌固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海绵块(12)嵌套连接在后机盖(11)左端,所述海绵块(12)内部设有传输槽(13),所述贴片(14)贴合于海绵块(1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结构包括耳机体(1)、固定板(2)、调节开关(3)、连接架(4)、延伸块(5)、展开机构(6),所述调节开关(3)活动卡合在固定板(2)下方,所述连接架(4)配合延伸块(5)与展开机构(6)相连接,所述连接架(4)嵌套连接在固定板(2)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体(1)嵌固连接在固定板(2)后方;
所述耳机体(1)主要包括后机盖(11)、海绵块(12)、传输槽(13)、贴片(14),所述后机盖(11)右侧嵌固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海绵块(12)嵌套连接在后机盖(11)左端,所述海绵块(12)内部设有传输槽(13),所述贴片(14)贴合于海绵块(1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盖(11)主要包括防护壳(111)、隔离片(112)、旋转机构(113),所述旋转机构(113)活动卡合在防护壳(111)顶端,所述隔离片(112)嵌固连接在防护壳(111)内部上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13)主要包括结合片(a1)、滚珠(a2)、垫片(a3)、移动槽(a4)、滚轴(a5)、发音器(a6),所述结合片(a1)嵌固连接在发音器(a6)前端,所述移动槽(a4)设在结合片(a1)与垫片(a3)之间,所述滚珠(a2)间隙配合安装在移动槽(a4)内部,所述滚轴(a5)嵌套连接在垫片(a3)上方,所述垫片(a3)贴合与移动槽(a4)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器(a6)主要包括通孔体(a61)、联合块(a62)、滑动轨(a63)、结合柱(a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敬
申请(专利权)人:黄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