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华国专利>正文

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63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区块链地址,所述客户端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所述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在第一次和服务端通信时,或者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及公钥时,必须先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已经注册过区块链地址,并已经获取过私钥和公钥后,再次发送REGISTER报文,服务端将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公钥,并返回给客户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义了区块链生态中链外资产如何上链以及数据如何在节点之间传输的标准,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实现者可以提供自己的身份验证机制,或者使用外部的认证系统如LDAP或OAuth,还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认证机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块链的通用协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区块链的通用协议。
技术介绍
目前,物联网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保持高速增长,而物联网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性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重要短板。区块链是一种使用共识机制的分布式信息存储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以运行智能合约等特性。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信息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是多种技术整合的结果,这些技术以新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记录、存储和表达的方式。现有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物联网的信息采用以计算为中心的架构,各个域之间的信息没有交互,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由于上链成本高,没有一个有效的规范等原因,导致大量的数据在链上进行记录存证,即我们所说的“上链”。(2)数据形式统一性问题: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类型和通信规范没有一个标准的规范,使得物联网节点和区块链节点间难以建立通讯。(3)安全性问题:由于物联网通信并不在链上进行通信,所以区块链所带来的安全性不能体现在物联网节点之间的传输中。对于身份验证的方式需要在数据通信中进行定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和区块链地址,所述客户端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所述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在第一次和服务端通信时,或者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及公钥时,必须先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已经注册过区块链地址,并已经获取过私钥和公钥后,再次发送REGISTER报文,服务端将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公钥,并返回给客户端。优选的,所述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生成密钥对,密钥对包括一个私钥和由其衍生出的公钥,私钥用于发送数据时的数字签名,公钥用于验证数据的来源。优选的,所述报文包括固定报头、可变报头、有效载荷。优选的,所述服务端使用客户端标识符识别客户端。优选的,所述连接服务端的每个客户端都有唯一的客户端标识符,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必须使用客户端标识符识别两者之间的会话相关的状态。优选的,所述客户端标识符必须存在而且必须是REGISTER报文有效载荷的第一个字段。优选的,所述服务端允许1到23个字节长的UTF-8编码的客户端标识符,客户端标识符包含这些字符:“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优选的,所述客户端会等待一个REGACK报文,然而客户端只有在收到REGACK报文中返回的地址和私钥及公钥后,才能正常发送其他的报文。优选的,所述服务端收到一个合法的REGISTER报文,但出于某些原因无法处理它,服务端应该尝试发送一个请求返回码,所述请求返回码为包含非零返回码的REGACK报文,服务端发送了一个包含非零返回码的REGACK报文,那么它必须关闭网络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于传统的TCP/IP协议,我们提出的协议专门针对物联网和区块链应用场景,定义了区块链生态中链外资产如何上链以及数据如何在节点之间传输的标准,特别是在报文中加入了和区块链应用注册和注册响应相关的报文结构。2,本专利技术通过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生成密钥对,密钥对包括一个私钥和由其衍生出的公钥。私钥用于发送数据时的数字签名,公钥用于验证数据的来源。数字签名保证了链上、链下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可变报头中设置了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地址,这就使得每一个报文的结构,实现者可以提供自己的身份验证机制,或者使用外部的认证系统如LDAP或OAuth,还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认证机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提出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提出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的固定报头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提出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的可变报头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和区块链地址,所述客户端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所述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在第一次和服务端通信时,或者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及公钥时,必须先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已经注册过区块链地址,并已经获取过私钥和公钥后,再次发送REGISTER报文,服务端将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公钥,并返回给客户端,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生成密钥对,密钥对包括一个私钥和由其衍生出的公钥,私钥用于发送数据时的数字签名,公钥用于验证数据的来源,报文包括固定报头、可变报头、有效载荷,服务端使用客户端标识符识别客户端,连接服务端的每个客户端都有唯一的客户端标识符,客户端和服务端都使用客户端标识符识别两者之间的会话相关的状态,客户端标识符必须存在而且必须是REGISTER报文有效载荷的第一个字段,服务端允许1到23个字节长的UTF-8编码的客户端标识符,客户端标识符包含这些字符:“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客户端会等待一个REGACK报文。然而客户端只有在收到REGACK报文中返回的地址和私钥及公钥后,才能正常发送其他的报文,所述服务端收到一个合法的REGISTER报文,但出于某些原因无法处理它,服务端应该尝试发送一个请求返回码,所述请求返回码为包含非零返回码的REGACK报文,服务端发送了一个包含非零返回码的REGACK报文,那么它必须关闭网络连接。工作原理:客户端在与服务端通信之前,首先需要在链上进行注册,获取其在链上的唯一地址和数据加密的公钥和私钥。在有了地址和公钥与私钥后,客户端才能发送完整正确的格式报文,与服务端通信。客户端在第一次和服务端通信时,或者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链上地址和私钥及公钥时,必须先发送REGISTER报文,当客户端已经注册过区块链地址,并已经获取过私钥和公钥后,再次发送REGISTER报文,服务端将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公钥,并返回给客户端。如果服务端成功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服务端会执行下列步骤:如果ClientId表明客户端已经成功注册说区块链地址,则发送响应码为0x00,且包含该客户端地址,及私钥和公钥的REGACK报文,服务端必须发送返回码为0x00的REGACK报文作为REGISTER报文的确认响应,不允许客户端在发送REGISTER报文之后立即发送其它的区块链报文;服务端在收到了不包含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其他报文后,应发送包含对应错误信息响应码的REGACK报文,然后关闭网络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和区块链地址,所述客户端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所述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在第一次和服务端通信时,或者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及公钥时,必须先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已经注册过区块链地址,并已经获取过私钥和公钥后,再次发送REGISTER报文,服务端将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公钥,并返回给客户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和区块链地址,所述客户端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所述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在第一次和服务端通信时,或者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及公钥时,必须先发送REGISTER报文,所述客户端已经注册过区块链地址,并已经获取过私钥和公钥后,再次发送REGISTER报文,服务端将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地址和私钥、公钥,并返回给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生成密钥对,密钥对包括一个私钥和由其衍生出的公钥,私钥用于发送数据时的数字签名,公钥用于验证数据的来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包括固定报头、可变报头、有效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使用客户端标识符识别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的通用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服务端的每个客户端都有唯一的客户端标识符,客户端和服务端都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国
申请(专利权)人:赵华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