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61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涉及电信技术领域;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一个或多个分组交换内部电信网络连接一个或多个边缘设备,每个边缘设备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分组交换外部电信网络,内部电信网络的源边缘设备接收外部电信网络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包括网络路由信息,源边缘设备确定目标边缘设备的地址和网络接口,生成寻址到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的传输分组,所述传输分组包括所接收的数据分组和所确定的下一跳的地址及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所生成的传输分组经由数据链路层级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电信网络从源边缘设备传输到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经由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进一步发送数据分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法,涉及电信
,具体地说是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寻址十分普遍。路由表的一组目的地地址前缀被分组以基于网络拓扑形成一个组。这使得人们可以减少路由表中的条目数。但是,这可能导致某些目标地址对应于路由表的几个不同的目标地址前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路由表的不同目的地址前缀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即最长的一个。例如备选方案是202.10.15/20和202.10.15/24,则选择202.10.15/24,因为它更长。然而,传统路由解决问题效率低,在IP网络下,路由决策在L3层级即在网络层级别进行,容易导致检测到故障,定位故障并从中恢复也必须在L3层级别,比在L2层级,即在数据链路层级别进行这些过程要慢很多。此外,若存在大量路由节点,路由器将非常复杂。除上述传统路由之外,所谓的流路由必须对不同的流进行分类,并且必须在每个路由器中维护每个流的状态数据,使得路由器非常复杂。此外,即使在流路由中,故障的检测定位以及恢复也必须在L3层级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其特征是一个或多个分组交换内部电信网络连接一个或多个边缘设备,每个边缘设备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分组交换外部电信网络,/n内部电信网络的源边缘设备接收外部电信网络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包括网络路由信息,源边缘设备确定目标边缘设备的地址和网络接口,生成寻址到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的传输分组,所述传输分组包括所接收的数据分组和所确定的下一跳的地址及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n所生成的传输分组经由数据链路层级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电信网络从源边缘设备传输到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n经由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进一步发送数据分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其特征是一个或多个分组交换内部电信网络连接一个或多个边缘设备,每个边缘设备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分组交换外部电信网络,
内部电信网络的源边缘设备接收外部电信网络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包括网络路由信息,源边缘设备确定目标边缘设备的地址和网络接口,生成寻址到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的传输分组,所述传输分组包括所接收的数据分组和所确定的下一跳的地址及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
所生成的传输分组经由数据链路层级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电信网络从源边缘设备传输到所确定的目标边缘设备,
经由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进一步发送数据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其特征是经由目标边缘设备的网络接口进一步发送数据分组时,判断下一跳地址是单个地址还是网络地址,如果是单个地址,则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地址,如果是网络地址,则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地址包括的目的地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其特征是在一个或多个边缘设备中维护网络路由信息,所述网络路由信息包括目的地地址前缀和对应的下一跳地址,以及下一跳地址的网络交换信息,以及相应目标边缘设备的地址和网络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其特征是在边缘设备处从外部电信网络接收新的或改变网络路由信息时,更新由边缘设备维护的网络路由和/或交换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路由信息和关联的交换信息,形成更新报文,并发送给一个或多个其他边缘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动态路由方法,其特征是接收更新报文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边缘设备,更新自身的网络路由信息和/或交换信息,并将更新的网络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洋杨继伟魏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