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8525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将工作时间进行分类,且对不同机组进行不同分类最后汇总在具体分析机组实际问题,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不合适原因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导致控制不合格的原因,调度中心可以根据分析出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改进,能够有效提高电网AGC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互联电网的频率偏差在一定的范围内,需要对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进行控制以保持电网实际发电与负荷的平衡,控制区制定的AGC控制策略对互联电网的频率控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要进一步改善互联区域的AGC控制水平,互联电网调度机构需要有相应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能够正确的计算互联电网内各控制区AGC调节性能指标,并能够依据性能指标对控制区进行考核,鼓励控制区改进其AGC控制性能,提高互联电网的频率质量。省级电网调度机构在实施频率控制时,通过控制AGC调频机组的出力满足全网发用电平衡。在负荷-发电平衡中,时间跨度较长,且整体机组应用数据较多,如果将整个时间轴的数据收集,并做分析出问题的地方,导致需要处理内存较大,而且分析时间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将工作时间进行分类,且对不同机组进行不同分类最后汇总在具体分析机组实际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如下以下步骤,1)针对每个控制区域采用独立的控制性能评价方法,按照指定的控制时段对AGC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所述控制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包括A标准或CPS标准,2)从每个控制区的评价结果中找出评价结果的不合格时段,获得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3)根据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获取所述不合格时段对应的历史采样的基础数据;4)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若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备用小于该时段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或者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速率之和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与考核时段时长之比,则确定AUTOR机组调节备用不足、机组预留不合理;5)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不合格时段内所有SCHEO模式机组的功率实际变化量,若SCHEO模式机组的总指令变化量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和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与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之比的积,判定技术控制性能指标为机组计划编制不合理;6)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统计所述时段内所有AUTOR机组实际下发的控制指令深度,分析所有指令深度之和是否大于功率变化之和,如果指令深度之和没有超过功率变化之和,判断AGC原因未正常下发控制指令。有益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不合适原因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导致控制不合格的原因,调度中心可以根据分析出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改进,能够有效提高电网AGC控制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如下以下步骤,1)针对每个控制区域采用独立的控制性能评价方法,按照指定的控制时段对AGC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所述控制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包括A标准或CPS标准,2)从每个控制区的评价结果中找出评价结果的不合格时段,获得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对不合格时段进行AGC控制时段不合格的控制责任划分,该历史采样的基础数据包含下述中的至少一种:负荷数据、新能源数据、所有机组的实际出力、基点功率、计划值、控制模式、联络线交换计划、联络线交换实际计划、机组控制指令数据以及机组跟踪控制指令控制性能指标数据。。3)根据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获取所述不合格时段对应的历史采样的基础数据;该历史采样的基础数据包含负荷数据、新能源数据、所有机组的实际出力、基点功率、计划值、控制模式、联络线交换计划、联络线交换实际计划、机组控制指令数据以及机组跟踪控制指令控制性能指标数据。4)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若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备用小于该时段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或者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速率之和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与考核时段时长之比,则确定AUTOR机组调节备用不足、机组预留不合理;步骤4)中包括以下步骤:4-1)计算该时段内和新能源功率变化,作为时段不合格扰动源头:式中:Lfmax是该时段内负荷出力最大值,Lfmin为时段内负荷出力最小值,Pnew-max为新能源出力最大值,Pnew-min为新能源出力最小值;4-2)计算该时段内联络线交换计划变化量:ΔTsche=Tsche-end-Tsche-start(2)式中:Tsche-end为时段结束时交换计划值,Tsche-start为时段开始时的交换计划值;4-3)计算该时段内跟踪计划机组的发电计划变化量:式中:Ui-sche-end为第i台机组的结束时刻的计划出力,Ui-sche-start为第i台机组的起始时刻的计划出力;4-4)记该时段初始时刻的ACE平均值为ACEs,再根据式(1)至(3)计算结果,得到该时段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Reg=ΔLf-ΔPnew+ΔTsche-ΔUsche-ACEs(4)4-5)再计算在时段开始时调节备用和速率备用是否满足功率变化要求,式中:RAUTOR为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备用,Reg为AUTOR机组的调节需求总量,RateAUTOR为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速率之和,T为考核时段时长;若式(5)任意一个条件满足,则可判定不合格责任在于AUTOR机组调节备用不足、机组预留不合理,备用预留不合理责任指标α为1.0。5)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不合格时段内所有SCHEO模式机组的功率实际变化量,若SCHEO模式机组的总指令变化量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和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与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之比的积,判定技术控制性能指标为机组计划编制不合理;其中步骤5)中如果SCHEO模式机组的指令变化量不满足下式(6)要求,控制性能指标不合格原因之一为机组计划编制不合理,发电计划编制不合理β为1.0;式中:Cscheo为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Call为控制区所有机组总容量,Cmdg-i为第i台SCHEO模式机组的总指令变化量。6)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统计所述时段内所有AUTOR机组实际下发的控制指令深度,分析所有指令深度之和是否大于功率变化之和,如果指令深度之和没有超过功率变化之和,判断AGC原因未正常下发控制指令;步骤6)中包括以下步骤:6-1)若SCHEO模式机组的指令变化量满足式(6)要求,再统计SCHEO机组实际调节量与指令调节量之间关系是否满足要求,统计SCHEO模式机组实际跟踪调节量与指令深度之间的完成率,如式(7)所示,式中,Cmdreal分别为SCHEO模式机组的实际总调节量,Cmdall为SCHEO模式机组总的指令调节深度;若Kscheo小于合格门槛值,那判断控制性能指标不合格因素之一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针对每个控制区域采用独立的控制性能评价方法,按照指定的控制时段对AGC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所述控制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包括A标准或CPS标准,/n2)从每个控制区的评价结果中找出评价结果的不合格时段,获得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n3)根据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获取所述不合格时段对应的历史采样的基础数据;/n4)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若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备用小于该时段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或者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速率之和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与考核时段时长之比,则确定AUTOR机组调节备用不足、机组预留不合理;/n5)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不合格时段内所有SCHEO模式机组的功率实际变化量,若SCHEO模式机组的总指令变化量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和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与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之比的积,判定技术控制性能指标为机组计划编制不合理;/n6)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统计所述时段内所有AUTOR机组实际下发的控制指令深度,分析所有指令深度之和是否大于功率变化之和,如果指令深度之和没有超过功率变化之和,判断AGC原因未正常下发控制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每个控制区域采用独立的控制性能评价方法,按照指定的控制时段对AGC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所述控制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包括A标准或CPS标准,
2)从每个控制区的评价结果中找出评价结果的不合格时段,获得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3)根据所述不合格时段所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获取所述不合格时段对应的历史采样的基础数据;
4)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若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备用小于该时段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或者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速率之和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与考核时段时长之比,则确定AUTOR机组调节备用不足、机组预留不合理;
5)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不合格时段内所有SCHEO模式机组的功率实际变化量,若SCHEO模式机组的总指令变化量小于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和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与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之比的积,判定技术控制性能指标为机组计划编制不合理;
6)根据获取的基础数据,统计所述时段内所有AUTOR机组实际下发的控制指令深度,分析所有指令深度之和是否大于功率变化之和,如果指令深度之和没有超过功率变化之和,判断AGC原因未正常下发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包括以下步骤:
4-1)计算该时段内和新能源功率变化,作为时段不合格扰动源头:



式中:Lfmax是该时段内负荷出力最大值,Lfmin为时段内负荷出力最小值,Pnew-max为新能源出力最大值,Pnew-min为新能源出力最小值;
4-2)计算该时段内联络线交换计划变化量:
ΔTsche=Tsche-end-Tsche-start(2)
式中:Tsche-end为时段结束时交换计划值,Tsche-start为时段开始时的交换计划值;
4-3)计算该时段内跟踪计划机组的发电计划变化量:



式中:Ui-sche-end为第i台机组的结束时刻的计划出力,Ui-sche-start为第i台机组的起始时刻的计划出力;
4-4)记该时段初始时刻的ACE平均值为ACEs,再根据式(1)至(3)计算结果,得到该时段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总量:
Reg=ΔLf-ΔPnew+ΔTsche-ΔUsche-ACEs(4)
4-5)再计算在时段开始时调节备用和速率备用是否满足功率变化要求:



式中:RAUTOR为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备用,Reg为AUTOR机组的调节需求总量,RateAUTOR为AUTOR模式机组的调节速率之和,T为考核时段时长;
若式(5)任意一个条件满足,则判定不合格责任在于AUTOR机组调节备用不足、机组预留不合理,备用预留不合理责任指标α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如果SCHEO模式机组的指令变化量不满足下式(6)要求,控制性能指标不合格原因之一为机组计划编制不合理,发电计划编制不合理β为1.0;



式中:Cscheo为SCHEO模式机组总容量,Call为控制区所有机组总容量,Cmdg-i为第i台SCHEO模式机组的总指令变化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GC控制时段不合格原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包括以下步骤
6-1)若SCHEO模式机组的指令变化量满足式(6)要求,再统计SCHEO机组实际调节量与指令调节量之间关系是否满足要求,统计SCHEO模式机组实际跟踪调节量与指令深度之间的完成率,如式(7)所示,



式中,Cmdre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平宁剑滕贤亮江长明徐瑞张勇顾云汉刘俊伟于昌海吴炳祥张小白涂孟夫环加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