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3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模具,包括内支撑体、外支撑体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紧套在内支撑体上,所述外支撑体紧套在弹性体上,所述弹性体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弹性模具弹性好,能够有效满足特殊形状的制品的制作需求,而且不容易使坯体箍裂,成品率高,此外模具重量要比金属模具重量轻,脱模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模具。
技术介绍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型都离不开模具。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模具大都是金属、石膏、树脂材料制作,不论是金属模具还是石膏、树脂材质的模具都是无弹性的,其无法用于制作某些特殊形状的制品,而且在浇注石膏、陶瓷、耐火材料坯体制品的过程中,坯体会收缩,此时,若模具弹性太差,则坯体极易箍裂,继而影响坯体成品率,基于此,设计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弹性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树脂、石膏类模具弹性差,无法制备某些形状特殊的制品,而且容易引起坯体箍裂,降低坯体制品的成品率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模具,模具弹性好,能够有效满足特殊形状的制品的制作需求,而且不容易使坯体箍裂,实用性好,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模具,包括内支撑体、外支撑体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紧套在内支撑体上,所述外支撑体紧套在弹性体上,所述弹性体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弹性体包括外弹性体和位于外弹性体内部的内弹性体,所述外弹性体不与内弹性体接触,所述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弹性体紧套在内支撑体上,所述外支撑体紧套在外弹性体上。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内支撑体包括支撑柱和紧套在支撑柱外部的支撑环,所述内弹性体紧套在支撑柱和支撑环上,所述支撑环由两个长环和两个短环拼接组成。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弹性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弹性材料为TPE弹性塑料、硅橡胶、氟橡胶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内支撑体和外支撑体的材质为木材、金属、硬塑料中的任意一种。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弹性模具弹性好,能够有效满足特殊形状的制品的制作需求,而且不容易使坯体箍裂,成品率高,此外模具重量要比金属模具重量轻,脱模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弹性模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弹性模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弹性模具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弹性模具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弹性模具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弹性模具的内部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弹性模具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弹性模具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弹性模具的内部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支撑体;2、弹性体;21、外弹性体;22、内弹性体;3、内支撑体;31、支撑柱;32、支撑环;321、长环;322、短环;4、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模具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薄壁圆管形坯体,其包括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和弹性体2,弹性体2采用TPE弹性塑料制成,TPE弹性塑料重量轻,操作方便,制作容易,只需用液态TPE弹性材料经成型、固化、硫化即可,而且TPE弹性塑料弹性好,容易脱模,当坯体成型过程中发生收缩时,弹性体2会利用其弹性微量变形来缓冲成型坯体的体积变化,不容易使成型坯体箍裂,成品率高,特别适合浇注外形结构复杂的制品、薄壁制品及其它特异型制品,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采用木材制成,弹性体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外支撑体1紧套在弹性体2上,弹性体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4,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用于维持弹性体2保持原有的形状。上述弹性模具,使用时,先将弹性体2和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组装在一起(如图1-图3所示),然后将耐火材料泥浆注入弹性体2的空腔4中,泥浆凝固后即成为薄壁圆管形坯体,待泥浆完全凝固后即可开始脱模,脱模时先将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从弹性体2上脱开,然后再将弹性体2从薄壁圆管形坯体上取下即可。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模具用于制作不规则形状的石膏坯体,其包括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和弹性体2,弹性体2采用硅橡胶制成,硅橡胶重量轻,操作方便,制作容易,只需用液态硅橡胶材料经成型、固化、硫化即可,而且硅橡胶弹性好,容易脱模,当坯体成型过程中发生收缩时,弹性体2会利用其弹性微量变形来缓冲成型坯体的体积变化,不容易使成型坯体箍裂,成品率高,特别适合浇注外形结构复杂的制品、薄壁制品及其它特异型制品,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采用硬塑料制成,弹性体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外支撑体1紧套在弹性体2上,弹性体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4,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用于维持弹性体2保持原有的形状。上述弹性模具,使用时,先将弹性体2和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组装在一起(如图4-图6所示),然后将石膏泥浆注入弹性体2的空腔4中,泥浆凝固后即成为石膏坯体,待泥浆完全凝固后即可开始脱模,脱模时先将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从弹性体2上脱开,然后再将弹性体2的空腔4开口外扩,之后便可将弹性体2从石膏坯体上取下。实施例三:参见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模具用于制作大开口陶瓷罐体坯体,其包括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和弹性体2,弹性体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外支撑体1紧套在弹性体2上,弹性体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4,弹性体2包括外弹性体21和位于外弹性体21内部的内弹性体22,外弹性体21不与内弹性体22接触,外弹性体21和内弹性体22之间形成空腔4,内弹性体2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外支撑体1紧套在外弹性体21上,外弹性体21和内弹性体22采用氟橡胶制成,氟橡胶重量轻,操作方便,制作容易,只需用液态氟橡胶材料经成型、固化、硫化即可,而且氟橡胶弹性好,容易脱模,当坯体成型过程中发生收缩时,弹性体2会利用其弹性微量变形来缓冲成型坯体的体积变化,不容易使成型坯体箍裂,成品率高,特别适合浇注外形结构复杂的制品、薄壁制品及其它特异型制品,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采用普通碳钢制成,内支撑体3和外支撑体1用于维持弹性体2保持原有的形状。上述弹性模具,使用时,先将外弹性体21、内弹性体22、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组装在一起(如图7-图9所示),然后将陶瓷泥浆注入弹性体2的空腔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和弹性体(2),所述弹性体(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所述外支撑体(1)紧套在弹性体(2)上,所述弹性体(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内支撑体(3)、外支撑体(1)和弹性体(2),所述弹性体(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所述外支撑体(1)紧套在弹性体(2)上,所述弹性体(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空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2)包括外弹性体(21)和位于外弹性体(21)内部的内弹性体(22),所述外弹性体(21)不与内弹性体(22)接触,所述外弹性体(21)和内弹性体(22)之间形成空腔(4),所述内弹性体(22)紧套在内支撑体(3)上,所述外支撑体(1)紧套在外弹性体(21)上。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拯雷复兴李延超姜鹏魏少西田守信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索莱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