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33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其结构包括板体、第一连接件和机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机顶部设置了导线装置,通过对固定块施加向上的拉力,将固定块由齿槽内抽出,由第二扭簧带动固定块旋转打开,由第一扭簧提供弹力调动转板旋转打开,然后将部分电源线缠绕于支撑杆上,再下压转板,使固定块卡入齿槽内,使电源线提升固定在开槽设备左端,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防止沾染泥水,不使用时同理进行收纳电源线,达到减少沾染泥水和方便收纳电源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
本技术涉及开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工地是一处正在发展建筑项目,进行土木工程的地点,其范围常有围板、铁丝网或者围墙所封闭,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开槽设备对墙体或者路面进行开设槽位,开槽设备通常是通过电机工作带动刀具进行切割或者打磨成槽,但现有的开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喷水降温,切割过程中,电源线顺着开槽设备进行移动,容易沾染地面上的泥水,存在触电的危险,且导线通常较长不方便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开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喷水降温,切割过程中,电源线顺着开槽设备进行移动,容易沾染地面上的泥水,存在触电的危险,且导线通常较长不方便进行收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包括板体、第一连接件、机壳、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电机、盖板、刀片、深度调节手柄、深度调节器、把手、开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包括板体(1)、第一连接件(2)、机壳(3)、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5)、电机(6)、盖板(7)、刀片(8)、深度调节手柄(9)、深度调节器(10)、把手(11)、开关(12)、电源线(13)、水阀(14)、第二连接件(15)和导水管(16),所述板体(1)顶部右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机壳(3)转动配合,所述机壳(3)顶部与第一手柄(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机壳(3)后端与第二手柄(5)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前端通过螺栓与机壳(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前端设置的输出轴与刀片(8)通过盖板(7)固定连接,所述深度调节手柄(9)前端垂直焊接于机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包括板体(1)、第一连接件(2)、机壳(3)、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5)、电机(6)、盖板(7)、刀片(8)、深度调节手柄(9)、深度调节器(10)、把手(11)、开关(12)、电源线(13)、水阀(14)、第二连接件(15)和导水管(16),所述板体(1)顶部右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机壳(3)转动配合,所述机壳(3)顶部与第一手柄(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机壳(3)后端与第二手柄(5)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前端通过螺栓与机壳(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前端设置的输出轴与刀片(8)通过盖板(7)固定连接,所述深度调节手柄(9)前端垂直焊接于机壳(3)后端,所述深度调节手柄(9)与深度调节器(10)内边缘滑动配合,所述深度调节器(10)底部贴合于板体(1)通过螺栓固定锁紧,所述把手(11)右端与机壳(3)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装置(17),所述导线装置(17)底部与电机(6)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导线装置(17)由底板(171)、安装孔(172)、支撑杆(173)、顶板(174)、转板(175)、第一扭簧(176)和固定机构(177)组成,所述底板(171)顶部设置有四个大小相同呈对称分布的安装孔(172),所述底板(171)顶部与圆柱形的支撑杆(173)垂直焊接固定,且支撑杆(173)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173)顶部与顶板(174)焊接固定,所述顶板(174)左端与转板(175)通过插销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扭簧(176)一端与顶板(17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板(17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177)设置于转板(175)左端,所述底板(171)底部通过安装孔(172)与电机(6)垂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开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77)由固定块(1771)、逆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庄彬杜世合杨荣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宏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