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角尖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14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角尖凿,涉及六角尖凿的技术领域,包括尖凿本体、限位板,尖凿本体包括六棱柱型的定位柄,定位柄的一端与定位柱连接,定位柱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远离定位柄的一端设置有杆体,杆体远离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凿尖,定位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应力部;应力部包括应力板,应力板上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插槽,定位部上对应定位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定位部的限位孔,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限位柱分别滑动贯穿定位孔和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灵活度高、便于拆卸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角尖凿
本技术涉及硅胶条生产加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六角尖凿。
技术介绍
凿子是指一种钢制工具,在柄或把手的末端带有刃口;凿子通常握在一只手中,与欲雕刻的物体表面成直角,并且利用握在另一只手中的木槌加以敲打;雕刻师用凿子雕凿石头、木头、金属或其他材料,而版画家用凿子制作木刻印版;用在木刻制品中的凿子通常被简单地称为直凿,从而将其与弯凿区分开来。凿子的种类多种多样,六角尖凿就是其中一种,现有的六角尖凿在使用时,主要是与手持的电动机械设备配合使用,但是有时设备灵活度较低,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凿孔操作,但是现有的六角尖凿在使用时都是直接敲击柄部,这就会造成柄部的损毁,不便于后期与机械设备的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角尖凿,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六角尖凿使用不灵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六角尖凿,包括尖凿本体、限位板,所述尖凿本体包括六棱柱型的定位柄,所述定位柄的一端与定位柱连接,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远离定位柄的一端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凿尖,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排屑结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应力部;所述应力部包括应力板,所述应力板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定位柄的形状、尺寸匹配,且定位槽与定位柱的形状尺寸匹配,所述定位部上对应定位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定位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滑动贯穿定位孔和限位孔。优选的:所述排屑结构包括若干设置于杆体外壁的排屑主槽。优选的:所述排屑结构包括若干设置于凿尖外壁的V型的排屑进口,若干所述排屑进口分别与若干排屑主槽连通。优选的:所述杆体上对应每个排屑主槽的左右两端侧壁处分别设置有若干与排屑主槽连通的分支口,两个所述相邻的排屑主槽上位置对应的分支口连通。优选的:所述分支口倾斜设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于定位柱可拆卸的应力部来实现尖凿本体的灵活应用,使得尖凿本体能够便于手工手动操作,通过应力板能够用于与施力的锤体接触,增加了面积,防止人手被捶打;本申请中的排屑结构通过排屑主槽、排屑进口、分支口能够将产生的碎屑料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六角尖凿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六角尖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尖凿本体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应力部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应力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限位板和限位柱的侧视图。其中:尖凿本体10、定位柄11、定位柱12、定位孔13、杆体14、凿尖15、排屑结构20、排屑主槽21、排屑进口22、分支口23、应力部30、应力板31、定位部32、定位槽33、插槽34、限位孔35、限位板36、限位柱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六角尖凿,包括尖凿本体10、限位板36,所述尖凿本体10包括六棱柱型的定位柄11,所述定位柄11的一端与定位柱12连接,所述定位柱12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定位柱12的定位孔13,所述定位柱12远离定位柄11的一端设置有杆体14,所述杆体14远离定位柱12的一端设置有凿尖15,所述杆体14上设置有排屑结构20,所述定位柱12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应力部30;所述应力部30包括应力板31,所述应力板31上设置有定位部32,所述定位部32上设置有定位槽33,所述定位槽33的底部设置有插槽34,且插槽34与定位柄11的形状、尺寸匹配,且定位槽33与定位柱12的形状尺寸匹配,所述定位部32上对应定位孔1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定位部32的限位孔35,所述限位板36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37,所述限位柱37分别滑动贯穿定位孔13和限位孔35。优选的:所述排屑结构20包括若干设置于杆体14外壁的排屑主槽21。优选的:所述排屑结构20包括若干设置于凿尖15外壁的V型的排屑进口22,若干所述排屑进口22分别与若干排屑主槽21连通。优选的:所述杆体14上对应每个排屑主槽21的左右两端侧壁处分别设置有若干与排屑主槽21连通的分支口23,两个所述相邻的排屑主槽21上位置对应的分支口23连通。优选的:所述分支口23倾斜设置。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在使用时,手握定位部32,并将限位板36握住,然后另一只手可以用锤子捶打应力板31,这就能够将力传递给尖凿本体10,从而使得凿尖15进入被凿物体,此时被凿出的粉屑就会进入排屑进口22,然后从排屑主槽21和分支口23排出;当不需要手动操作时,先从限位孔35内取下限位板36上的限位柱37,然后将定位柄11和定位柱12从插槽34和定位槽33中抽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角尖凿,包括尖凿本体、限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凿本体包括六棱柱型的定位柄,所述定位柄的一端与定位柱连接,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远离定位柄的一端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凿尖,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排屑结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应力部;所述应力部包括应力板,所述应力板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定位柄的形状、尺寸匹配,且定位槽与定位柱的形状尺寸匹配,所述定位部上对应定位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定位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滑动贯穿定位孔和限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角尖凿,包括尖凿本体、限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凿本体包括六棱柱型的定位柄,所述定位柄的一端与定位柱连接,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远离定位柄的一端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凿尖,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排屑结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应力部;所述应力部包括应力板,所述应力板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定位柄的形状、尺寸匹配,且定位槽与定位柱的形状尺寸匹配,所述定位部上对应定位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定位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滑动贯穿定位孔和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忠旭俞书明林贤强王秀顺付胜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盛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