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90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极耳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该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包括激光模切组件、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一吸尘组件和第二吸尘组件,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平行间隔设置,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之间形成用于供极耳穿过的穿设间隔,第一保护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穿设间隔连通的连通孔,激光模切组件的切割端正对连通孔设置并用于切割加工极耳;第一吸尘组件的吸尘口靠近连通孔设置,第二吸尘组件的吸尘口位于第一保护板的侧方并正对穿设间隔设置且与连通孔相对设置。该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可以完全地将极耳上金属屑完全除去,保证切割状态的极耳处于完全洁净状态,可以有效地解决锂电池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耳切割除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极耳切割
,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具有优异的性能,现已成为了主流,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电池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若生产中带入灰尘、金属等杂质就会对电池安全性能造成影响,所以锂电池极片表面保持洁净状态至关重要。而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锂电池极片需要对其左右两侧进行激光切割成型,因此,在极耳成型过程中,极耳的表面不可避免地会附着有粉尘和杂质,这易造成电池微短路,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具有严重的影响,故在极耳激光切割成型过程中需要对极片进行除尘处理,保证极片处于洁净状态。但现有的极耳激光切割成型装置,无法及时将极耳表面的粉尘抽走,使得锂电池的使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极耳切割设备无法及时将极耳表面的粉尘抽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包括激光模切组件、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一吸尘组件和第二吸尘组件,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之间形成用于供极耳穿过的穿设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穿设间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激光模切组件的切割端正对所述连通孔设置并用于切割加工极耳;所述第一吸尘组件的吸尘口靠近所述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吸尘组件的吸尘口位于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侧方并正对所述穿设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通孔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激光模切组件包括激光振镜和具有开口的振镜保护罩,所述激光振镜安装于所述振镜保护罩内,所述振镜保护罩的开口与所述连通孔正对设置。可选地,所述振镜保护罩开口的形状与所述连通孔的形状相同,所述振镜保护罩的开口与所述第一保护板间隔设置并形成吸尘间隔。可选地,所述第一吸尘组件的吸尘口正对所述吸尘间隙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吸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振镜保护罩相对两侧。可选地,所述穿设间隔的间距范围为1mm~5mm。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保护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三导向板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背向所述第一保护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三导向板背向所述第二保护板的端部均背向所述穿设间隔延伸并形成用于极耳顺利穿入所述穿设间隔内的第一喇叭开口,所述第二导向板背向所述第一保护板的端部和所述第四导向板背向所述第二保护板的端部均背向所述穿设间隔延伸并形成用于极耳顺利穿出所述穿设间隔内的第二喇叭开口。可选地,所述极耳切割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辊道,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的出料口与所述穿设间隔的进料口相接,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用于将极耳送入所述穿设间隔内。可选地,所述极耳切割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辊道,所述第二输送辊道的进料口与所述穿设间隔的进料口相接,所述第二输送辊道用于将极耳送出所述穿设间隔外。本技术提供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工作时,极耳穿设于穿设间隔内并于穿设间隔内移动,激光模切组件的切割端通过连通孔对穿设间隔内的极耳进行切割,并且,在极耳的切割过程中,极耳位于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之间,可以将产生的金属屑收集在穿设间隔内,避免四处喷溅,同时,第二吸尘组件也能够及时处理穿设间隔内的金属屑,另外,第一吸尘组件能够及时处理喷溅至连通孔处的金属屑,这样可以完全地将极耳上金属屑完全除去,保证切割状态的极耳处于完全洁净状态,保证利用该极耳制作的锂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解决锂电池的安全隐患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激光模切组件11—振镜保护罩12—吸尘间隔20—第一保护板21—连通孔30—第二保护板40—第一吸尘组件50—第二吸尘组件60—穿设间隔71—第一导向板72—第二导向板73—第三导向板74—第四导向板75—第一喇叭开口76—第二喇叭开口81—第一输送辊道82—第二输送辊道90—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包括激光模切组件10、第一保护板20、第二保护板30、第一吸尘组件40和第二吸尘组件50,第一保护板20和第二保护板30平行间隔设置,第一保护板20和第二保护板30之间形成用于供极耳90穿过的穿设间隔60,第一保护板20的表面上开设有与穿设间隔60连通的连通孔21,激光模切组件10的切割端正对连通孔21设置并用于切割加工极耳90;其中,激光模切组件10位于穿设间隔60的外侧;进一步地,第一吸尘组件40的吸尘口靠近连通孔21设置,第二吸尘组件50的吸尘口位于第一保护板20的侧方并正对穿设间隔60设置且与连通孔21相对设置。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工作时,极耳90穿设于穿设间隔60内并于穿设间隔60内移动,激光模切组件10的切割端通过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模切组件、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一吸尘组件和第二吸尘组件,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之间形成用于供极耳穿过的穿设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穿设间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激光模切组件的切割端正对所述连通孔设置并用于切割加工极耳;所述第一吸尘组件的吸尘口靠近所述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吸尘组件的吸尘口位于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侧方并正对所述穿设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通孔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模切组件、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第一吸尘组件和第二吸尘组件,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之间形成用于供极耳穿过的穿设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穿设间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激光模切组件的切割端正对所述连通孔设置并用于切割加工极耳;所述第一吸尘组件的吸尘口靠近所述连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吸尘组件的吸尘口位于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侧方并正对所述穿设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通孔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切组件包括激光振镜和具有开口的振镜保护罩,所述激光振镜安装于所述振镜保护罩内,所述振镜保护罩的开口与所述连通孔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保护罩开口的形状与所述连通孔的形状相同,所述振镜保护罩的开口与所述第一保护板间隔设置并形成吸尘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组件的吸尘口正对所述吸尘间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切割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组件和所述第二吸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振镜保护罩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世徐恩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电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