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全路径杂散光抑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视场循环肿瘤细胞显微成像
,尤其涉及在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全路径遮光系统,有效抑制杂散光对成像系统的影响,提升离轴三反显微成像系统的像面质量。
技术介绍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TMA)具有无色差、光路可折叠、结构紧凑、无中心遮拦、高分辨和大视场、能够很好地校正和平衡系统的像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间遥感、环境监测、投影光刻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为了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需要对进入光学系统的杂散光进行有效地抑制。杂散光是指到达像面的非成像光束,对光学系统而言杂散光就相当于系统的噪声,直接影响着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导致像面对比度下降和调制传递函数下降,严重时目标像会被杂光淹没,致使系统失效,消除杂光的目的就是减少到达像面的杂光。进入光学系统的杂散光一般分为三种:1.系统外的一次杂光,不经过主次镜直接进入像面的杂散光;2.系统内二次反射杂光,视场内的成像光束不按正常光路传输的杂散光;3.视场内的光线,由于光学元件表面加工缺陷产生的杂散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消杂光方 ...
【技术保护点】
1.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全路径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所述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的一端面设置有主镜镜框(2),所述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上还设置有主次镜遮光罩(3)、次镜组件(5)、光源遮光罩(6)和焦面遮光罩(8),所述主镜镜框(2)中设置有主三一体镜(1),所述次镜组件(5)安装在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的横梁上,且主三一体镜(1)与次镜组件(5)共同满足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成像要求,所述光源遮光罩(6)与主次镜遮光罩(3)的上部相对应;/n所述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上还设置有平移台(9),所述平移台(9)上设置有CCD组件(10) ...
【技术特征摘要】
1.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全路径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所述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的一端面设置有主镜镜框(2),所述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上还设置有主次镜遮光罩(3)、次镜组件(5)、光源遮光罩(6)和焦面遮光罩(8),所述主镜镜框(2)中设置有主三一体镜(1),所述次镜组件(5)安装在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的横梁上,且主三一体镜(1)与次镜组件(5)共同满足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成像要求,所述光源遮光罩(6)与主次镜遮光罩(3)的上部相对应;
所述光学组件支撑结构(4)上还设置有平移台(9),所述平移台(9)上设置有CCD组件(10),所述CCD组件(10)的正前方设置有焦面组件(7),与所述焦面组件(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焦面遮光罩(8),所述焦面遮光罩(8)与所述主次镜遮光罩(3)的下部相对应;
所述主次镜遮光罩(3)、光源遮光罩(6)和焦面遮光罩(8)均为开口的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全路径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次镜遮光罩(3)、光源遮光罩(6)和焦面遮光罩(8)均为喇叭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轴三反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全路径杂散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次镜遮光罩(3)、光源遮光罩(6)和焦面遮光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涵,张元,李双成,任建岳,李美萱,李楠,谷开慧,张斯淇,冯悦姝,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