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元裕专利>正文

卷轮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76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轮改良结构,包含一卷轮本体,该卷轮本体具有一作业外轮以及一组合内筒,所述作业外轮以及组合内筒为硬度相异的金属材质所构成,该作业外轮的硬度大于该组合内筒的硬度,其中该作业外轮的中央处轴向设有一套合腔室,所述组合内筒紧密组套于该作业外轮的套合腔室内,且该组合内筒与该作业外轮间更利用焊接技术结合固定,如此将该作业外轮以及组合内筒采用两种不同硬度、特性的金属材质,不仅可降低该卷轮本体的制造成本,亦可针对主要进行加工处理的作业外轮选用硬度较佳的金属材质,大幅减少作业外轮的磨耗,有助于延长该卷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轮改良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卷轮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制罐机械的卷轮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罐机械,将卷轮固定于一处,并利用该卷轮可转动的特性,通过卷轮旋转压迫罐体开口周边,进行反边、卷封或是封盖等作业,然而目前的卷轮结构,其加工部位一体成形于该卷轮结构的外周缘,由于在作业过程中需利用该加工部位接触挤压该罐体的开口周边,以致该加工部位会逐渐因摩擦而损耗,为确保罐体加工的精准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则需将其淘汰更换,为该制罐机械的消耗品,因此,要如何延长该卷轮的使用寿命,增进结构的耐用度及工作效率,即为目前制罐流程亟需改善的要点。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卷轮改良结构。所述卷轮改良结构包含一卷轮本体,该卷轮本体具有一作业外轮以及一组合内筒,所述作业外轮以及组合内筒为硬度相异的金属材质所构成,该作业外轮的硬度大于该组合内筒的硬度,其中该作业外轮的中央处轴向设有一套合腔室,所述套合腔室的内径等同于该组合内筒的外径,令该组合内筒紧密组套于该作业外轮的套合腔室内,且该组合内筒与该作业外轮间更利用焊接结合固定。较佳地,该作业外轮的套合腔室的上、下端缘皆外扩设有一斜切环部,该组合内筒的外壁的上、下端缘皆内缩设有一斜切环部,借此将该作业外轮以及该组合内筒套接组合后,该套合腔室的上、下端缘的该斜切环部与该组合内筒的外壁的上、下端缘的该斜切环部相对位形成倒V型槽道,以供焊接施作,进而于该卷轮本体的上、下端缘皆形成一环状焊道。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该卷轮本体的作业外轮选用硬度较佳的硬金属材质,可增加该作业外轮的强度,同时降低磨耗,且非加工接触的组合内筒是选用不同特性的金属材质,如此将该作业外轮以及组合内筒采用两种不同硬度、特性的金属材质,不仅可降低该卷轮本体的制造成本,亦可针对主要进行加工处理的作业外轮选用硬度较佳的金属材质,大幅减少作业外轮的磨耗,有助于延长该卷轮本体的使用寿命。此外,该卷轮本体的作业外轮以及该组合内筒以组合方式构成,使该作业外轮以及组合内筒可分开加工制作,可有效节省该卷轮本体的加工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亦能专注于该作业外轮的外径细节以及组合内筒的内径细节,增进该卷轮本体的精密度,大幅降低不良品的产出,以利于经济效益的增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卷轮本体;11作业外轮;111套合腔室;112斜切环部;12组合内筒;121斜切环部;13环状焊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详述如后:首先,先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卷轮改良结构,包含一卷轮本体10,该卷轮本体10具有一作业外轮11以及一组合内筒12,所述作业外轮11以及组合内筒12为硬度相异的金属材质所构成,该作业外轮11的硬度大于该组合内筒12的硬度,其中该作业外轮11的中央处轴向设有一套合腔室111,所述套合腔室111内径等同该组合内筒12外径,并将该组合内筒12紧密组套于该作业外轮11的套合腔室111内,且该组合内筒12与该作业外轮11间更利用焊接结合固定。较佳地,该作业外轮11的套合腔室111上、下端缘皆外扩设有一斜切环部112,该组合内筒12外壁的上、下端缘亦皆内缩设有一斜切环部121,借此将该作业外轮11以及组合内筒12套接组合后,该套合腔室111上、下端缘的斜切环部112与该组合内筒12外壁的上、下端缘的斜切环部121相对位形成倒V型槽道,以供焊接施作,进而在该卷轮本体10的上、下端缘皆形成一环状焊道13(如图3和4所示)。其卷轮改良结构的使用效益在于,该卷轮本体10的作业外轮11采用硬度较佳的硬金属材质,增加该作业外轮11的强度,同时降低磨耗,且将非加工接触的组合内筒12选用不同特性的金属材质,如此将该作业外轮11以及组合内筒12采用两种不同硬度、特性的金属材质,不仅可降低该卷轮本体10制造成本,亦可针对主要进行加工处理的作业外轮11选用硬度较佳的金属材质,大幅减少作业外轮11的磨耗,有助于延长该卷轮本体10的使用寿命。此外,该卷轮本体10的作业外轮11以及该组合内筒12以组合方式构成,使该作业外轮11以及组合内筒12可分开加工制作,可有效节省该卷轮本体10的加工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亦能专注于该作业外轮11的外径细节以及组合内筒12的内径细节,增进该卷轮本体10的精密度,大幅降低不良品的产出,以利于经济效益的增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据本技术申请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卷轮本体,该卷轮本体具有一作业外轮以及一组合内筒,所述作业外轮以及所述组合内筒为硬度相异的金属材质所构成,该作业外轮的硬度大于该组合内筒的硬度,其中该作业外轮的中央处轴向设有一套合腔室,所述套合腔室的内径等同于该组合内筒的外径,令该组合内筒紧密组套于该作业外轮的套合腔室内,且该组合内筒与该作业外轮间更利用焊接结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卷轮本体,该卷轮本体具有一作业外轮以及一组合内筒,所述作业外轮以及所述组合内筒为硬度相异的金属材质所构成,该作业外轮的硬度大于该组合内筒的硬度,其中该作业外轮的中央处轴向设有一套合腔室,所述套合腔室的内径等同于该组合内筒的外径,令该组合内筒紧密组套于该作业外轮的套合腔室内,且该组合内筒与该作业外轮间更利用焊接结合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裕
申请(专利权)人:陈元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