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76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温度X0,X1;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持续时间T0,T1;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采用多种计算方法综合计算SPD的使用寿命,当其即将到达使用寿命时,发出报警,提醒用户更换等处理,从而有效避免被保护设备的雷击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电保护器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雷击现象不可避免,很多电气设备为了保护不受雷击损害,都在各种线路前端安装有雷击浪涌保护器SPD,比如电源SPD,信号SPD,视频SPD等。在SPD使用过程中,当有雷击电流通过时,因化学作用会损耗自身的防雷能力,时间一长,到达一定的累计量后,SPD将失去对雷击的防护作用。SPD使用寿命过了保质期,也会导致失去对雷击防护作用。SPD如果带病工作,同样会导致对雷击防护的失效。如果一个失效的SPD仍然在线工作,必然导致被保护设备遭受雷害,从而给生产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的浪涌保护器使用寿命无法检测带来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温度X0,X1;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持续时间T0,T1;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若X0<报警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若X0>报警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若X1<报警超低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若X1>报警超高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其中,|X0|<|X1|、|T0|>|T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浪涌保护器对地漏电流值I0,I1,I2;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漏电流的持续时间T2,T3;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对地漏电流值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若I0<报警漏电流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2时;若I0>报警漏电流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2时;若I1<报警超漏电流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3时;若I1>报警超漏电流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3时;若I2=0时;其中,|I0|<|I1|、|T2|>|T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当前使用日期Rd;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的制造日期Md,保质期天数S1和提前预警天数S0;根据浪涌保护器的使用日期、制造日期、保质期天数和提前预警天数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满足(Rd–Md)>(S1-S0),则报警;其中,Rd是已经运行日期,Md是制造日期,S1是保质期天数,S0是提前预警天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遭受雷电冲击的雷击电流Di;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的遭受雷电冲击的次数;根据浪涌保护器的遭受雷电冲击的雷击电流和次数,判断该浪涌保护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满足条件:(Σ(Di·β))>Ze则报警;其中Di是每次雷击冲击强度,i是次数、β是受损因子、Ze额定抗雷击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采用多种计算方法综合计算SPD的使用寿命,当其即将到达使用寿命时,发出报警,提醒用户更换等处理,从而有效避免被保护设备的雷击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请参阅附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01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温度X0,X1;S102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持续时间T0,T1;S103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若X0<报警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若X0>报警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若X1<报警超低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若X1>报警超高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其中,|X0|<|X1|、|T0|>|T1|。比如温度81℃,持续时间10分钟或者温度121℃,持续时间2分钟都会报警。请参阅图2,在第二实施例种,该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201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浪涌保护器对地漏电流值I0,I1,I2;S202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漏电流的持续时间T2,T3;S203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对地漏电流值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若I0<报警漏电流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2时;若I0>报警漏电流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2时;若I1<报警超漏电流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3时;若I1>报警超漏电流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3时;若I2=0时;其中,|I0|<|I1|、|T2|>|T3|。例如:漏电流20mA,持续时间10分钟或者漏电流100mA,持续时间2分钟都会报警。当漏电流I2=0,说明SPD对地已经断开,没有防雷作用了。请参阅图3,在第三实施例种,该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301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当前使用日期Rd;S302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的制造日期Md,保质期天数S1和提前预警天数S0;S303根据浪涌保护器的使用日期、制造日期、保质期天数和提前预警天数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满足(Rd–Md)>(S1-S0),则报警;其中,Rd是已经运行日期,Md是制造日期,S1是保质期天数,S0是提前预警天数。请参阅图4,在第四实施例中,该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401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遭受雷电冲击的雷击电流Di;S402获取当前浪涌保护器的遭受雷电冲击的次数;S403根据浪涌保护器的遭受雷电冲击的雷击电流和次数,判断该浪涌保护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满足条件:(Σ(Di·β))>Ze则报警;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温度X0,X1;/n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持续时间T0,T1;/n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n若X0<报警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n若X0>报警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n若X1<报警超低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n若X1>报警超高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n其中,|X0|<|X1|、|T0|>|T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温度X0,X1;
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持续时间T0,T1;
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
若X0<报警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
若X0>报警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0时;
若X1<报警超低温度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
若X1>报警超高温度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1时;
其中,|X0|<|X1|、|T0|>|T1|。


2.一种计算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浪涌保护器对地漏电流值I0,I1,I2;
实时统计浪涌保护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下的漏电流的持续时间T2,T3;
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对地漏电流值及其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件时启动报警:
若I0<报警漏电流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约定时间T2时;
若I0>报警漏电流上限且持续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月奎雷全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抛物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