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580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包括电气自动化控制箱、管道和热力入户端,电气自动控制箱包括有上位机、PLC可编程控制器、互联网模块、物联网远传模块、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模拟量采集及输出模块、数字量采集及输出模块、中间继电器、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热力入户端包括有用户选择区、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水流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操作灵活,可降低劳动成本和采暖成本,同时具备足够的防冻效果,同时节能模块实时监测管道压力、温度,压力达不到设定值后会自动补水,超过补水时长后会报警,温度有上下限达到上下限设定值也会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量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欧盟各国在供热工程中采用的热量计量系统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热量表,其原理是通过对流量和进、出口温度差的测定而由积算装置求得热量。按流量计的类型,可分为叶轮式、涡轮式、涡结式、超声波和电磁式等类型。第二类是热分配表,分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这类表不属于直接计量式仪表,它必须有热量表的配合。它的特点是能够反一个大型热量表所计量的整个计量单元的总热量分配到每个用户的各个房间。热计量供暖,作为供给方只负责温度达标不考虑用户节能方面,例1:在用户不需要24小时供暖的时候;例2:节假日不需要供暖的时候;例3:当室外环境温度上升的时候等等,都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包括电气自动化控制箱、管道和热力入户端,所述电动自动化控制箱通过管道与热力入户端相连接,所述电气自动控制箱包括有上位机、PLC可编程控制器、互联网模块、物联网远传模块、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模拟量采集及输出模块、数字量采集及输出模块、中间继电器、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所述热力入户端包括有用户选择区、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水流传感器,所述管道通往热力入户端部分安装有阀门、温度调节控制阀、电动蝶阀、电动截止阀和电磁阀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位机通过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向可编程控制器上传或下达指令,所述热力入户端由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采集相关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户选择区包括供暖前期、正常供暖期、PID恒温供暖、假期节能、时间段节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暖前期全面采集数据进行比对,匹配阀门开启度为系统匹配合理压力及流量,管道有气体会自动从末端电磁阀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常供暖期不干预供暖温度,温度调节控制阀以最大化开启,旁通电动截止阀关闭,达到室内快速升温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ID恒温供暖结合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压力、回水压力进行PID运算达到恒定室内设定供暖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假期节能在法定节假日及寒假,节能模块会关闭热力入户供暖系统达到假期节能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时间段节能可以根据实际供暖情况,结合时间段控制热力入户供暖系统阀门的开启达到节能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操作灵活性:结合以上所述不难看出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在供暖期起到的作用,它有着灵活的可操作性,本地工控触摸屏和按钮可操作,可通过互联网模块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操作及显示数据,可通过物联网用手机APP、平板电脑操作及显示数据。2.降低劳动成本:有着供暖前期可以自动排出采暖管道系统气体,可升压、可静压、可按水密度、温度、压力排气,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3.降低采暖成本:多元化节能方案设定,结合环境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PID恒定温度、假期设定、时间设定随意组合达到最大化节能效果。4.防冻效果:无论用户采取哪种节能方式,当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都会唤醒节能模块对室内环境升温不需要人为操作,包括开启阀门、巡检温度、反馈当前温度、反馈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保障室内自来水管道、消防管道及其他用水管道不结冰。5.节能模块实时监测管道压力、温度,压力达不到设定值后会自动补水,超过补水时长后会报警,温度有上下限达到上下限设定值也会报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安装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供暖前期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供暖前期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正常供暖期工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供暖前期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PID恒温供暖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假期节能流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时间段节能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包括电气自动化控制箱、管道和热力入户端,电动自动化控制箱通过管道与热力入户端相连接,电气自动控制箱包括有上位机、PLC可编程控制器、互联网模块、物联网远传模块、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模拟量采集及输出模块、数字量采集及输出模块、中间继电器、指示灯、声光报警器,热力入户端包括有用户选择区、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水流传感器,管道通往热力入户端部分安装有阀门、温度调节控制阀、电动蝶阀、电动截止阀和电磁阀组。进一步的,上位机通过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向PLC可编程控制器上传或下达指令,热力入户端由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采集相关数据。用户选择区包括供暖前期、正常供暖期、PID恒温供暖、假期节能、时间段节能,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组合。供暖前期全面采集数据进行比对,匹配阀门开启度为系统匹配合理压力及流量,管道有气体会自动从末端电磁阀排出,供暖前期就是通常说的供暖冷循环期,主要是给供暖管道注水升压,选择前期供暖模式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出电信号给供回水电动截止阀,供回水电动截止阀得到电信号后开启,外管网的水能顺利流到楼内采暖管道系统,同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出电信号给旁通电动截止阀,旁通电动截止阀得到电信号后关闭以增加室外管网压力;注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水流传感器、内部时间继电器间接输出数字量电信号给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得电后接通末端电磁阀,电磁阀开启进行排气,当有水流过电磁阀时PLC可编程控制器会停止末端电磁阀,同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入采集供回水压力,当供回水压力到达设定值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出电信号给供回水电动截止阀,供回水电动截止阀得到电信号后关闭,已达到楼内静压效果(静压目的是让气和水分离),同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出电信号给旁通电动截止阀,旁通电动截止阀得到电信号后开启,以减少外管网压力,当到达设定静压时长时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入采集水密度是否达标,不达标时开启末端电磁阀排空气体和多余的压力,进入静压循环期直到压力、水密度正常为止,正常后PLC可编程控制器会自动打开供回水电动截止阀,关闭旁通电动截止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自动化控制箱、管道和热力入户端,所述电动自动化控制箱通过管道与热力入户端相连接,所述电气自动控制箱包括有上位机、PLC可编程控制器、互联网模块、物联网远传模块、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模拟量采集及输出模块、数字量采集及输出模块、中间继电器、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所述热力入户端包括有用户选择区、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水流传感器,所述管道通往热力入户端部分安装有阀门、温度调节控制阀、电动蝶阀、电动截止阀和电磁阀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自动化控制箱、管道和热力入户端,所述电动自动化控制箱通过管道与热力入户端相连接,所述电气自动控制箱包括有上位机、PLC可编程控制器、互联网模块、物联网远传模块、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模拟量采集及输出模块、数字量采集及输出模块、中间继电器、指示灯、声光报警器,所述热力入户端包括有用户选择区、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水流传感器,所述管道通往热力入户端部分安装有阀门、温度调节控制阀、电动蝶阀、电动截止阀和电磁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过工控触摸屏、按钮、手机、电脑向PLC可编程控制器上传或下达指令,所述热力入户端由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水密度采集仪采集相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暖管网集中热计量节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选择区包括供暖前期、正常供暖期、PID恒温供暖、假期节能、时间段节能。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占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屹立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