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470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包括通风组件,通风组件的上方设有一抗冲击机构,通风组件包括一网罩,网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风扇,网罩的背面通过螺栓安装有一过滤板,抗冲击机构包括一第一缓冲组件和一第二缓冲组件,第一缓冲组件包括两支座,两支座均固定安装在通风组件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和连接板的结合使用,当任意一弧形顶板被撞击时,其他未被撞击的弧形顶板将会同时向内侧移动,分担撞击在弧形顶板上的冲击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抗冲击机构的抗冲击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抗冲击机构,能够有效避免通风组件遭到损坏,有利于延长通风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通风,但是现有的通风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一般会用过滤板对进入通风装置的空气进行过滤,然而却不方便对过滤板进行拆装,同时不方便对通风装置内部积累的灰尘进行清理,会影响通风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隧道施工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塌方事故,会对通风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坏,进而会缩短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我们设计出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通过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和连接板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抗冲击能力较弱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1)的上方设有一抗冲击机构(2);/n所述通风组件(1)包括一网罩(101),所述网罩(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风扇(102),所述网罩(101)的背面通过螺栓(104)安装有一过滤板(103);/n所述抗冲击机构(2)包括一第一缓冲组件(3)和一第二缓冲组件(4);/n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两支座(301),两所述支座(301)均固定安装在通风组件(1)的上方,两所述支座(301)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矩形杆(302),所述矩形杆(302)的外侧套接有两挤压板(303),所述矩形杆(302)的周侧面且位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缓冲组件的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1)的上方设有一抗冲击机构(2);
所述通风组件(1)包括一网罩(101),所述网罩(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风扇(102),所述网罩(101)的背面通过螺栓(104)安装有一过滤板(103);
所述抗冲击机构(2)包括一第一缓冲组件(3)和一第二缓冲组件(4);
所述第一缓冲组件(3)包括两支座(301),两所述支座(301)均固定安装在通风组件(1)的上方,两所述支座(301)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矩形杆(302),所述矩形杆(302)的外侧套接有两挤压板(303),所述矩形杆(302)的周侧面且位于两挤压板(303)之间套接有一第一弹簧(304);
所述第二缓冲组件(4)包括一弧形固定板(401),所述弧形固定板(401)固定安装在通风组件(1)的上方,所述弧形固定板(401)的内部贯穿有五个矩形滑动柱(402),每个所述矩形滑动柱(40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弧形挡板(403),每个所述矩形滑动柱(40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弧形顶板(404),所述弧形顶板(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惜惜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天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