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步入试验室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步入防尘试验室,包括试验室本体,所述试验室本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的顶部设置有样品小车,所述试验室本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风机、除尘箱、出风管和进风管的配合,便于将试验室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取,保证试验室内部的环境,通过设计控制装置,触摸屏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实验设备,布线简单,集成度高,节约资源,可以精准控制降尘量,操作简单,从而达到便于操作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步入防尘试验室
本技术涉及步入试验室
,具体为步入防尘试验室。
技术介绍
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低温或恒定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现有技术中,大型步入式试验室中实验所需设备较多,而且为保证试验室中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实验设备的控制系统设置在外界,但现有的实验设备通常用控制按钮控制,操作繁琐,无法精准控制降尘量,布线复杂,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步入防尘试验室,具备便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操作的问题。本技术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包括试验室本体,所述试验室本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的顶部设置有样品小车,所述试验室本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表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试验室本体内部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试验室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翻转门,所述试验室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其中所述循环风机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部贯穿机箱并延伸至机箱的底部,便于将试验室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取,保证试验室内部的环境。本技术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其中所述出风管在加热器的内腔呈U型排列,所述出风管的右侧贯穿挡板并延伸至挡板的外部,延长出风管在加热器的内腔移动距离,提高加热效率。本技术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其中所述机箱底部的右侧设置有通风口,所述挡板的右侧设置有风速仪,便于控制循环风机功率,便于控制变量。本技术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触摸屏,所述试验室本体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LC控制器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触摸屏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实验设备,布线简单,集成度高,节约资源,可以精准控制降尘量,操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循环风机、除尘箱、出风管和进风管的配合,便于将试验室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取,保证试验室内部的环境,通过设计控制装置,触摸屏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实验设备,布线简单,集成度高,节约资源,可以精准控制降尘量,操作简单,从而达到便于操作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操作的问题。2、本技术设计出风管在加热器的内腔呈U型排列,延长出风管在加热器的内腔移动距离,提高加热效率,通过通风口和风速仪的配合,便于控制循环风机功率,便于控制变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图中:1、试验室本体;2、震动器;3、样品小车;4、机箱;5、循环风机;6、除尘箱;7、出风管;8、加热器;9、挡板;10、温度传感器;11、翻转门;12、控制装置;121、PLC控制器;122、触摸屏;13、进风管;14、通风口;15、风速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包括试验室本体1,试验室本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震动器2,震动器2的顶部设置有样品小车3,试验室本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机箱4,机箱4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风机5,循环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有除尘箱6,除尘箱6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7,出风管7的表面设置有加热器8,机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挡板9,试验室本体1内部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翻转门11,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12;循环风机5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3,进风管13的底部贯穿机箱4并延伸至机箱4的底部,便于将试验室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取,保证试验室内部的环境;出风管7在加热器8的内腔呈U型排列,出风管7的右侧贯穿挡板9并延伸至挡板9的外部,延长出风管7在加热器8的内腔移动距离,提高加热效率;机箱4底部的右侧设置有通风口14,挡板9的右侧设置有风速仪15,便于控制循环风机5功率,便于控制变量;控制装置12包括PLC控制器121和触摸屏122,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LC控制器121和触摸屏122,触摸屏12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21的输入端电连接,触摸屏122通过PLC控制器121控制实验设备,布线简单,集成度高,节约资源,可以精准控制降尘量,操作简单。在使用本技术时:触摸屏122通过PLC控制器121控制实验设备,循环风机5通过进风管13将试验室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取,含有灰尘的空气通过出风管7进入到除尘箱6除尘,除尘后的空气通过加热器8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口14对试验室的内部进行加热,布线简单,集成度高,节约资源,可以精准控制降尘量,操作简单,从而达到便于操作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步入防尘试验室,包括试验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室本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震动器(2),所述震动器(2)的顶部设置有样品小车(3),所述试验室本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机箱(4),所述机箱(4)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风机(5),所述循环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有除尘箱(6),所述除尘箱(6)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7),所述出风管(7)的表面设置有加热器(8),所述机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挡板(9),所述试验室本体(1)内部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翻转门(11),所述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步入防尘试验室,包括试验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室本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震动器(2),所述震动器(2)的顶部设置有样品小车(3),所述试验室本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机箱(4),所述机箱(4)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风机(5),所述循环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有除尘箱(6),所述除尘箱(6)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7),所述出风管(7)的表面设置有加热器(8),所述机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挡板(9),所述试验室本体(1)内部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翻转门(11),所述试验室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入防尘试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5)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开尔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