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建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37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包括吊架系统,所述吊架系统的底面或侧面设有停车平台,所述吊架系统的侧面设有整体式或模块化立式车库,所述吊架系统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吊架系统的导向装置联接有活动吊装平台,所述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设有移动载车系统。该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通过对立式车库结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不同的车库类型,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城市及小区道边狭窄的空间,在相同的占地情况下可以停靠更多的车辆,增加了对于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有效的缓解了城市道路的停车压力,同时车库的稳定可以将停车位和车库连接成一个整体,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
,具体为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随着其市场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且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中各种较大的商场及小区,对于停车难的问题矛盾以日益突出,现有规模的停车位难以满足日益增涨的汽车数量,地下车库供不应求,地面道路的两侧因经常停满了车辆而造成道路狭窄、通行困难,造成人员拥堵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亟需一种新型的车库,在相同的占地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增加停车位的数量,以满足人们正常的停车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具备智能化程度较高、在相同的占地条件下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提高了对于城市狭窄空间的利用率、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的停车压力、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且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规模的停车位难以满足日益增涨的汽车数量,地下车库供不应求,地面道路的两侧因经常停满了车辆而造成道路狭窄、通行困难,造成出行拥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其典型的特征为狭窄布局,可安装于道路的一侧,包括基础板、升降系统、立式车位、泊车平台、载车机构及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框架、升降机构及吊装平台,其中所述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包括车库状态显示装置、现场应急处理模块及终端APP软件及后台管理软件;其中所述升降系统、立式车库、泊车平台通过装配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固定在基础板之上;所述载车机构为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控制的存取车的关键执行机构。优选的,所述立式车位设于所述升降系统的至少一侧面;所述泊车平台设于所述升降系统的侧面或底部,所述吊装平台是升降系统中升降运动的执行机构。优选的,所述立式车位为车身前后方向的侧式车位或车身左右方向的横式车位,且立式车位至少每组设有一组升降系统。优选的,所述立式车位为标准20尺集装箱改造堆叠组成,或者是定制材料装配组成。优选的,所述立式车位为固定结构,或者是层叠自动升降结构。优选的,所述立式车位中设有载车机构所需的寻轨装置。优选的,所述立式车位设有吊装平台所需的定位和互锁装置。优选的,所述框架可以是独立框架,或者是依附在立式车位上的附属框架。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式为:顶部起吊、侧面提升或者底部托举。优选的,所述吊装平台设有载车机构所需的寻轨装置。优选的,所述吊装平台处于最底端时与泊车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泊车平台在立体车库布局为车身左右方向的横式车库时,泊车平台可以和吊装平台合二为一。优选的,所述泊车平台设有载车机构所需的寻轨装置。优选的,所述载车机构具有寻轨功能。优选的,所述载车机构通过部以上合作,共同夹持轿车轮胎使轿车离地实现载运的功能。优选的,所述立体车库为组成车库的最小单元,其中的升降系统、立式车位、泊车平台、载车机构可无限复制组合成新的单列式车库或者阵列式车库。优选的,所述立体车库为模块化结构,拆装方便。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包括以下停车与取车流程:S1、预约停车位;S2、确认停车: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预约车主的车牌,在电子显示屏上自动提醒车主可以停车,并指引将车辆开到泊车平台上,同时电子显示屏显出告警提醒后面的车辆慢行,文明行车,前车正准备停车入库,并且在车主驻车下车后,需要到车库指定位或指定方式确认所有人员已下车,以确保该车辆可以停车入库了;S3、准备入库:通过车库系统中的传感装置测量车辆与车库之间的位置关系,引导载车机构移动到车辆下方指定位置;通过钳形托臂将车辆前后轮抬离地面并将车辆移至吊装平台上,载车机构刹车;启动升降机构将载有车辆的吊装平台提升至空余车位的层高,发出就位信号,就位互锁机构动作;松开载车机构的刹车,载车机构运载着车辆水平移动至指定的立式车位内,载车机构再次刹车;缓慢的打开载车机构的钳形托臂,停稳车辆;载车机构松开刹车,回到吊装平台上,刹车,吊装平台移动到指定的层高或升降系统的底部,为便于下一次取、停车出、入库作好准备;S4、车主取车:需要取车时,可以在现场或是通过APP软件或者小程序等预约的方式向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发送取车请求并确认后,在通过升降系统和载车机构将该停在立式车位中的待取车辆移送到泊车平台上,以等待车主将车开离。(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通过对立体车库结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不同的车库类型,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城市及小区道边狭窄的空间,在相同的占地情况下可以停靠更多的车辆,增加了对于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有效的缓解了城市道路的停车压力,泊车平台、升降系统和立式车位装配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2、该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通过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运用先进的智能物联网,有效的增加了车主与停车位之间的交互能力,使得车主在需要停车时,可以实时的了解一定区域内立式车库空余停车位的情况,而且提前预约,不会出现赶到现场时没有停车位的现象,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车主的使用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吊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载车机构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载车机构的收缩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载车机构提升汽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横式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系统;2、框架;3、升降机构;4、立式车位;5、吊装平台;6、泊车平台;7、载车机构;8、停车车辆;9、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10、车库状态显示装置;11、现场应急处理模块;12、基础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其典型的特征为狭窄布局,可安装于道路的一侧,包括基础板12、升降系统1、立式车位4、泊车平台6、载车机构7及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六大部分组成的,升降系统1包括框架2、升降机构3及吊装平台5,其中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包括车库状态显示装置10、现场应急处理模块11及终端APP软件及后台管理软件,其中升降系统1、立式车库4、泊车平台6通过装配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固定在基础板12之上;载车机构7为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控制的存取车的关键执行机构,立式车位4设于升降系统1的至少一侧面;泊车平台6设于升降系统1的侧面或底部,吊装平台5是升降系统1中升降运动的执行机构。本技术方案中,立式车位4设于升降系统1的至少一侧面;泊车平台6设于升降系统1的侧面或底部,吊装平台5是升降系统1中升降运动的执行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包括基础板(12)、升降系统(1)、立式车位(4)、泊车平台(6)、载车机构(7)及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1)包括框架(2)、升降机构(3)及吊装平台(5);所述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包括车库状态显示装置(10)、现场应急处理模块(11)及终端APP软件及后台管理软件;所述升降系统(1)、立式车库(4)、泊车平台(6)通过装配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固定在基础板(12)之上;所述载车机构(7)为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控制的存取车的关键执行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包括基础板(12)、升降系统(1)、立式车位(4)、泊车平台(6)、载车机构(7)及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1)包括框架(2)、升降机构(3)及吊装平台(5);所述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包括车库状态显示装置(10)、现场应急处理模块(11)及终端APP软件及后台管理软件;所述升降系统(1)、立式车库(4)、泊车平台(6)通过装配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固定在基础板(12)之上;所述载车机构(7)为车辆管理和物联网系统(9)控制的存取车的关键执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车位(4)设于所述升降系统(1)的一侧面;所述泊车平台(6)设于所述升降系统(1)的侧面或底部,所述吊装平台(5)是升降系统(1)中升降运动的执行机构,所述立式车位(4)为车身前后方向的侧式车位或车身左右方向的横式车位,且立式车位(4)至少每组设有一组升降系统(1),所述立式车位(4)为标准20尺集装箱改造堆叠组成,或者是定制材料装配组成,所述立式车位(4)为固定结构,或者是层叠自动升降结构,所述立式车位(4)中设有载车机构(7)所需的寻轨装置,所述立式车位(4)设有吊装平台(5)所需的定位和互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模块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戴建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