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凰阐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37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包括移动翻转提升机构,上料机构,水刷机构,控制屏和工具箱;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右中部设置有上料机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中部设置有水刷机构,并且水刷机构前中部与上料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上料加气砖,配合与水泥接触位置进行刷水,可使加气砖更好与水泥接触,同时可配合实现装置左右上下移动,且保持相应垂直高度放置加气砖上料,大大减少了砌砖师傅和小工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增加砌砖师傅的舒适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加气砖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简称加气砖,是通过高温蒸压设备工艺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砖”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化的或是一个通用的名称。其涵盖的产品范围应该要大一点,即采用包括蒸压在内的其他各种工艺生产的砖品;现有的加气砖由于生产尺寸较长,在进行堆砌时需要双手进行搬运转移,但是由于施工时砌砖师傅需要预先摊铺水泥,所以在进行摊铺水泥后还需要将抹泥刀放置后才能进行弯腰或者移动进行加气砖的搬运,且同一高度在堆砌时还需要频繁左右移动,不同高度时,小工还需要繁琐的搬运加气砖上去放置台才可以配合砌砖师傅的工作,这在施工时不仅极为劳累且工作效率低;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加气砖由于生产尺寸较长,在进行堆砌时需要双手进行搬运转移,但是由于施工时砌砖师傅需要预先摊铺水泥,所以在进行摊铺水泥后还需要将抹泥刀放置后才能进行弯腰或者移动进行加气砖的搬运,且同一高度在堆砌时还需要频繁左右移动,不同高度时,小工还需要繁琐的搬运加气砖上去放置台才可以配合砌砖师傅的工作,这在施工时不仅极为劳累且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包括移动翻转提升机构,上料机构,水刷机构,控制屏和工具箱;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右中部设置有上料机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中部设置有水刷机构,并且水刷机构前中部与上料机构相连接;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顶部左前方设置有控制屏;移动翻转提升机构顶部右侧设置有工具箱。进一步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包括底盘,外罩板,万向移动机构,蓄电池,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支撑台,第三推杆,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支撑底框,第一微型推杆,支撑板,电动转盘,第二微型推杆,第一放置台,翻转板,收集管,第二支撑台,第一固定座,第一限位杆,翻转靠板,第二固定座,第二限位杆,推把,坐垫,组合斜板,第四推杆和传送带;底盘底部外圈与外罩板进行螺栓连接;底盘底部设置有万向移动机构;底盘底部中前部与蓄电池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右中后侧与第一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左中后侧与第二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左中前部与第三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右中前部与第四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推杆顶部与第一支撑台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支撑台底端左中后侧与第二推杆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台底端左中前侧与第三推杆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台底端右中前侧与第四推杆相连接;第一支撑台顶端左中后侧与第一斜挡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台顶端右中后侧与第二斜挡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台底前部与支撑底框进行螺栓连接,并且支撑底框内右后侧与第四推杆相连接,而且支撑底框内左后侧与第三推杆相连接;第三推杆前部通过横杆与收集管进行焊接,并且收集管后右侧通过横杆与第四推杆相连接;支撑底框内底端四个对角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微型推杆;四个第一微型推杆顶部均与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支撑板内中部与电动转盘进行套接;第一支撑台顶部左中部,顶部左后侧,顶部右中部和顶部右后侧均与第二支撑台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台前端与翻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右中后侧与第一固定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中后侧与翻转靠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左侧中后侧与第二固定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台左前部与第二微型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微型推杆底部与第一放置台进行焊接;第一固定座内中部与第一限位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限位杆外表面左侧与翻转靠板相连接;第二固定座内中部与第二限位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二限位杆外表面右侧与翻转靠板相连接;第二支撑台内后侧与推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中部设置有坐垫;第二支撑台底部后侧与组合斜板进行焊接;第二支撑台内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转动连接;底盘顶部中后侧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一支撑台底部后侧和顶部后侧均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二支撑台内后底部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二支撑台底部右前方与控制屏相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后侧与工具箱相连接。进一步的,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板,第三微型推杆,第四微型推杆,第三齿轮,转杆,第五推杆,第六推杆和第二放置台;第一传动轮右下方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右侧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前端轴心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顶部右侧与第三微型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板顶部左侧与第四微型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齿轮右侧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齿轮后侧轴心与转杆进行转动连接;转杆右前部与第五推杆进行焊接;转杆右后部与第六推杆进行焊接;第五推杆右侧与第二放置台进行焊接,并且进行焊接左侧中后部与第六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后侧轴心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一齿轮后侧轴心与组合斜板相连接;第三微型推杆顶部与第一支撑台相连接;第四微型推杆顶部与第一支撑台相连接;转杆外表面前部和外表面后部均与组合斜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水刷机构包括电机,蜗杆,涡轮,第二固定板,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一异形板,第一卡杆,第一十字卡柱,第一滑块,第一支撑杆,第一毛刷板,第一喷头,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异形板,第二卡杆,第二十字卡柱,第二滑块,第二支撑杆,第二毛刷板,第二喷头,第一软管,第二软管,水泵,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电机右侧轴心与蜗杆进行转动连接;蜗杆上方与涡轮相互啮合;涡轮前端轴心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涡轮后侧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转轴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上方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左侧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侧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一异形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异形板前端中右侧与第一卡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卡杆后上方与第七传动轮同轴连接;第一异形板内前部中下方与第一十字卡柱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一十字卡柱前部与第一卡杆相连接;第一异形板内前部左下方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十字卡柱前端与第一支撑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一支撑杆外表面后中部与第一滑块相连接;第一支撑杆左侧与第一毛刷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毛刷板左侧等距设置有十五个第一喷头,且十五个第一喷头分三排,每排五个等距安装;第一毛刷板右上方后侧与第二软管进行插接;第八传动轮上方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左侧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前端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二异形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异形板前端中左侧与第二卡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卡杆后上方与第十传动轮同轴连接;第二异形板内前部中下方与第二十字卡柱进行滑动连接,并且第二十字卡柱前部与第二卡杆相连接;第二异形板内前部右下方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十字卡柱前端与第二支撑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二支撑杆外表面后中部与第二滑块相连接;第二支撑杆右侧与第二毛刷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毛刷板右侧等距设置有十五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包括控制屏和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翻转提升机构,上料机构和水刷机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右中部设置有上料机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中部设置有水刷机构,并且水刷机构前中部与上料机构相连接;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顶部左前方设置有控制屏;移动翻转提升机构顶部右侧设置有工具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包括控制屏和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翻转提升机构,上料机构和水刷机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右中部设置有上料机构;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中部设置有水刷机构,并且水刷机构前中部与上料机构相连接;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内顶部左前方设置有控制屏;移动翻转提升机构顶部右侧设置有工具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翻转提升机构包括底盘,外罩板,万向移动机构,蓄电池,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支撑台,第三推杆,第一斜挡板,第二斜挡板,支撑底框,第一微型推杆,支撑板,电动转盘,第二微型推杆,第一放置台,翻转板,收集管,第二支撑台,第一固定座,第一限位杆,翻转靠板,第二固定座,第二限位杆,推把,坐垫,组合斜板,第四推杆和传送带;底盘底部外圈与外罩板进行螺栓连接;底盘底部设置有万向移动机构;底盘底部中前部与蓄电池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右中后侧与第一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左中后侧与第二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左中前部与第三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底盘顶端右中前部与第四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推杆顶部与第一支撑台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支撑台底端左中后侧与第二推杆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台底端左中前侧与第三推杆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台底端右中前侧与第四推杆相连接;第一支撑台顶端左中后侧与第一斜挡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台顶端右中后侧与第二斜挡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台底前部与支撑底框进行螺栓连接,并且支撑底框内右后侧与第四推杆相连接,而且支撑底框内左后侧与第三推杆相连接;第三推杆前部通过横杆与收集管进行焊接,并且收集管后右侧通过横杆与第四推杆相连接;支撑底框内底端四个对角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微型推杆;四个第一微型推杆顶部均与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支撑板内中部与电动转盘进行套接;第一支撑台顶部左中部,顶部左后侧,顶部右中部和顶部右后侧均与第二支撑台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支撑台前端与翻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右中后侧与第一固定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中后侧与翻转靠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左侧中后侧与第二固定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台左前部与第二微型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微型推杆底部与第一放置台进行焊接;第一固定座内中部与第一限位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限位杆外表面左侧与翻转靠板相连接;第二固定座内中部与第二限位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二限位杆外表面右侧与翻转靠板相连接;第二支撑台内后侧与推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中部设置有坐垫;第二支撑台底部后侧与组合斜板进行焊接;第二支撑台内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转动连接;底盘顶部中后侧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一支撑台底部后侧和顶部后侧均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二支撑台内后底部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二支撑台底部右前方与控制屏相连接;第二支撑台顶部后侧与工具箱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加气砖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板,第三微型推杆,第四微型推杆,第三齿轮,转杆,第五推杆,第六推杆和第二放置台;第一传动轮右下方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右侧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前端轴心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顶部右侧与第三微型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板顶部左侧与第四微型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齿轮右侧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齿轮后侧轴心与转杆进行转动连接;转杆右前部与第五推杆进行焊接;转杆右后部与第六推杆进行焊接;第五推杆右侧与第二放置台进行焊接,并且进行焊接左侧中后部与第六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后侧轴心与水刷机构相连接;第一齿轮后侧轴心与组合斜板相连接;第三微型推杆顶部与第一支撑台相连接;第四微型推杆顶部与第一支撑台相连接;转杆外表面前部和外表面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凰阐
申请(专利权)人:孙凰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