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初乳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734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初乳化系统,包括基板以及封装在基板上的盖板,基板上开设有微流道槽以及位于微流道槽外围的密封槽,微流道槽包括分别位于微流道槽两端的混合相进液口和混合相出液口,基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分别与混合相进液口相连通的水相进液口和油相进液口,基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混合相出液口相连通的初乳液出液口,混合相进液口处设有混合槽,位于混合槽和混合相出液口之间的微流道槽上设有带若干波峰和波谷的波浪形流道槽,波浪形流道槽上每一对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均设有和微流道槽相连通的弓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油相和水相在微流道中达到湍流、层流和雾化状态,实现了样品的初乳化要求的微流控初乳化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初乳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初乳化系统。
技术介绍
初乳化,是一种乳状液,通常称为初级乳状液,简称初乳。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初乳化过程是将大团粒破碎细化为微米级粒度的微团过程,一般具有O/W和W/O两种类型。微流控初乳化系统可实现样品的初乳化、复乳化、粒径控制功能。微流控初乳化系统通过制备泵和高压输送泵与微流控芯片相连接,不同的相可按照一定的比例恒速的输送至芯片中进行混合,乳化。在微流控芯片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流道结构,控制不同的速度,使得样品在微流控芯片中达到湍流、层流或雾化状态,可以实现样品的初乳化或复乳化的要求。制备好的样品通过高压泵输送至高压微流控芯片中,通过撞击力和剪切力来控制粒径,使其达到所需范围内。粒径最小可达到100nm以内,PDI至0.1以下。<br>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初乳化系统,包括基板以及封装在所述基板上的盖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微流道槽以及位于所述微流道槽外围的密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微流道槽两端的混合相进液口和混合相出液口,所述基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混合相进液口相连通的水相进液口和油相进液口,所述基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混合相出液口相连通的初乳液出液口,所述混合相进液口处设有混合槽,位于所述混合槽和混合相出液口之间的微流道槽上设有带若干波峰和波谷的波浪形流道槽,所述波浪形流道槽上每一对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均设有和所述微流道槽相连通的弓形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初乳化系统,包括基板以及封装在所述基板上的盖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微流道槽以及位于所述微流道槽外围的密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槽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微流道槽两端的混合相进液口和混合相出液口,所述基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混合相进液口相连通的水相进液口和油相进液口,所述基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混合相出液口相连通的初乳液出液口,所述混合相进液口处设有混合槽,位于所述混合槽和混合相出液口之间的微流道槽上设有带若干波峰和波谷的波浪形流道槽,所述波浪形流道槽上每一对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均设有和所述微流道槽相连通的弓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初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盖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相对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基板和盖板之间通过若干旋入所述螺纹孔的螺母紧固连接。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特森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