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28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造革由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多功能处理剂层、基于PU材料的表皮层、基于PVC材料的中间层、胶水层以及基布层组成;所述多功能处理剂层由WPU‑1树脂、交联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和多功能助剂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量的井喷,尤其是中高端汽车占比逐年递增,致使用户对汽车认知水平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对汽车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汽车造型外观的视觉需求,汽车内饰的设计及其为用户带来的感官享受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内饰在汽车承载用户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与用户亲密接触时间最长的部分,其重要性甚至超出汽车外观造型,成为部分用户的首要关注点。人造革作为最主要的汽车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其中以PVC和PU材料最为常见,就现阶段技术水平而言,水性PU人造革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产品性能较油性PU产品较差,且成本过高,导致其无法被进一步推广使用,特别是在汽车行业趋于饱和的今天,进一步限制了水性PU的应用。而油性PU人造革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含有大量溶剂,导致其存在较高VOC超标风险,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另外,PU材料自身具有易发生水解反应的特性,若单一使用PU材料作为汽车内饰人造革,具有较高的导致人造革因水解而发生破裂起皮的风险。而PVC人造革作为综合性能较佳的人造革材料,其耐磨性能、手感始终相较于PU人造革存在一定的劣势,导致花纹等设计难以长久保持。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中国专利申请CN108252113A公开了一种耐磨车用PVC皮革基材及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原料:底布、PVC树脂100份、增塑剂40-45份、热稳定剂6-8份、光稳定剂0.5-0.8份、抗氧剂0.7-0.9份、分散剂4-6份、除味剂3-5份、着色剂0.3-0.5份、增韧剂10-15份和增强剂8-10份。所述的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丙烯酸酯类、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强剂采用酸钙、沸石、硫酸钡、高岭土、蛭石、滑石粉、云母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该专利申请采用基础的车用PVC皮革基材生产方式可以对车用PVC皮革进行量产,通过增韧剂和增强剂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耐磨性、韧性和强度。中国专利CN106592259A公开了一种耐磨PVC装饰人造革,该人造革利用耐磨PVC浆料采用压延法制备而成,所述耐磨PVC浆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PVC树脂粉、改性环氧大豆油、非重金属色饼、稳定剂、发泡剂、改性松脂岩、香樟木粉;该专利通过改性松脂岩与经过处理的香樟木粉的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人造革的耐磨性能,并且其耐磨性不会随时间增加而下降,极大的提高了使用寿命,可满足鞋包、家居等易破损皮具制品的使用要求。但是,中国专利申请CN108252113A和中国专利CN106592259A都是通过添加无机填料或木粉来实现提高PVC材料的耐磨性能,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对PVC人造革耐磨性能的提升十分有限,无法突破PVC材料本身的瓶颈;(2)使用PVC材料作为人造革,相较于PU人造革,其手感具有较强的塑感。中国专利申请CN102943377A公开了一种人造革用水性PU防水树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性氟硅树脂35-40%,水性羟基交联剂20-25%,水15-35%,水性蜡乳液0.3-0.5%,有机硅油滑爽剂1.5-2.5%,有机硅流平剂0.5-1%,有机硅消泡剂3-5%,水性改性聚乙烯蜡乳液2-6%,水性聚氨酯增稠剂1-2%。该专利申请提供的人造革用水性PU防水树脂以水为溶剂,替代了二甲基甲酰胺和丁酮等有毒溶剂,具有不燃、安全、环保、节省成本等优点。用该人造革用水性PU防水树脂制得的成品具有手感丰满,高光高亮,有强烈的滑蜡手感,且质地细腻,透气性好;制成的人造革,其手感、滑爽度、防水、蜡感等综合效果优良。但是,人造革表面呈爽滑蜡感,其干爽程度与类肤手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制备得到的人造革的耐磨性能较差。因此,利用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由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多功能处理剂层、基于PU材料的表皮层、基于PVC材料的中间层、胶水层以及基布层组成;所述多功能处理剂层由WPU-1树脂、交联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和多功能助剂制成。人造革的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多功能处理剂层由100份WPU-1树脂、2-10份交联剂、0.1-5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1-15份增稠剂和1-20份多功能助剂制成。更优选地,所述WPU-1树脂为聚碳酸酯型或聚醚型的脂肪族聚氨酯、脂环族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WPU-1树脂的固含量为20-40%。更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水性封端或未封端的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更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多功能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蜡乳液100份,高密度聚乙烯10-30份,磷酸锆10-40份,消泡剂0.5-5份,增稠剂1-15份和去离子水1-30份。更优选地,所述蜡乳液为棕榈蜡乳液、聚乙烯蜡乳液、高密度聚乙烯蜡乳液、聚四氟乙烯蜡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蜡乳液为高密度聚乙烯蜡乳液、聚四氟乙烯蜡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高密度聚乙烯为粉末状固体。更优选地,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粒径为20-200μm。更优选地,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粒径为20-100μm。所述磷酸锆为粉末状固体。更优选地,所述磷酸锆的粒径为1-10μm。更优选地,所述磷酸锆的粒径为1-5μm。更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更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基于PU材料的表皮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00份WPU-2树脂,2-7份交联剂,0.1-2份流平剂,0.1-2份消泡剂,1-5份增稠剂和2-6份色浆。更优选地,所述WPU-2树脂为聚碳酸酯型或聚醚型的脂肪族聚氨酯、脂环族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WPU-2树脂依照DIN53504测试方法,100%模量条件时,拉伸强度为1-35MPa。更优选地,所述WPU-2树脂至少含有一种固含量在40-70%的WPU树脂。更优选地,所述WPU-2树脂为聚碳酸酯型脂肪族聚氨酯。更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水性封端或未封端的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由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多功能处理剂层、基于PU材料的表皮层、基于PVC材料的中间层、胶水层以及基布层组成;/n所述多功能处理剂层由WPU-1树脂、交联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和多功能助剂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性好、具有类肤手感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由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多功能处理剂层、基于PU材料的表皮层、基于PVC材料的中间层、胶水层以及基布层组成;
所述多功能处理剂层由WPU-1树脂、交联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和多功能助剂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处理剂层由100份WPU-1树脂、2-10份交联剂、0.1-5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1-15份增稠剂和1-20份多功能助剂制成;所述基于PU材料的表皮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00份WPU-2树脂,2-7份交联剂,0.1-2份流平剂,0.1-2份消泡剂,1-5份增稠剂和2-6份色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WPU-1树脂和WPU-2树脂为聚碳酸酯型或聚醚型的脂肪族聚氨酯、脂环族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交联剂为水性封端或未封端的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WPU-2树脂依照DIN53504测试方法,100%模量条件时,拉伸强度为1-35MPa,且至少含有一种固含量在40-70%的WPU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蜡乳液100份,高密度聚乙烯10-30份,磷酸锆10-40份,消泡剂0.5-5份,增稠剂1-15份和去离子水1-3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蜡乳液为棕榈蜡乳液、聚乙烯蜡乳液、高密度聚乙烯蜡乳液、聚四氟乙烯蜡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高密度聚乙烯蜡乳液、聚四氟乙烯蜡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粒径为20-200μm,优选为20-100μm;所述磷酸锆的粒径为1-10μm,优选为1-5μm;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安琪黄伟刘建红宋伟锋程好杨胜管世伟喻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