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21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主要涉及中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封盖、下盖,罐体由内而外包括内胆层、加热夹层、保温层,加热夹层分别于蒸汽入口、蒸汽出口连接,在内胆层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与外部电机连接,封盖上部设有调压阀,在下盖上部设有弧形的第一过滤网,下盖下部连接集液斗,集液斗内设有深入的出药管,在出药管上不设有第二过滤网,先通过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集液斗进行积液,细小颗粒物及粘稠状物质在集液斗进行沉淀,最后通过深入集液斗的出药口上的第二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由出药口排出,有效减少了药液中的细小颗粒物,不会堵塞出药口,搅拌杆可以充分的对中药进行搅拌,有效的提高了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
本技术主要涉及中药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
技术介绍
中药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中药汤剂为液体复合分散体系,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目前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中药汤剂之所以数千年延用至今,是因为该剂型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同时制法简便,以水为溶剂,价廉易得,起效又较为迅速。目前在需要大批量制备中药汤剂的场合,比如医院药房,通常需要使用中药煎药机。煎药机是一种煎药设备,能够快速煎药。中药汤剂使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汤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汤剂影响疗效到物质基础主要是汤剂中煎出的有效成分,因此要发挥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必须要尽最大限度的煎出有效成分。而提取罐是中药煎药机的最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单纯的煎煮过程,中草药浸泡在水中,采用蒸汽加热,经过一定时间,将有效成份提取出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材尺寸差别较大,出料时药液会夹带大量细小颗粒物,影响药效;同时粘稠状的物质很难从药液中分离出来,还会造成出药口堵塞,限制了提取罐的应用;煎煮后的药材通常需要手工排渣,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上下分别设有封盖、下盖,所述罐体由内而外包括内胆层、加热夹层、保温层,加热夹层上部与蒸汽入口连接,下部与蒸汽出口连接,在内胆层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与外部电机连接,封盖上部设有调压阀,在下盖上部设有弧形的第一过滤网,下盖下部连接集液斗,集液斗内设有深入的出药管,在出药管上不设有第二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加热夹层内设有螺旋导流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盖通过铰接件与罐体一侧底部铰接,下盖通过铰接件与旋转气缸底部铰接,旋转气缸上部与罐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耳铰接,罐体另一侧底部与锁紧块铰接在一起,锁紧块一侧与锁紧气缸底部铰接,锁紧气缸上部与罐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耳铰接,旋转气缸及锁紧气缸分别设有断电断气保护装置,气缸通过双电控的电磁阀控制,在断电情况下,双电控的电磁阀具有记忆功能,即在电磁阀得电后,气缸仍停在断电前的位置,不执行任何动作;气路采用闭环连锁控制,在气源意外断气的情况下,气缸等执行部件仍保持现有位置,可有效防止在断电断气情况下罐盖的意外开启,造成的药物浪费,降低设备的故障率,确保生产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保温层可采用聚氨酯发泡填充的方式,可有效防止蒸汽对罐体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保持罐体温度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在下盖上设置有双层过滤,先通过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集液斗进行积液,细小颗粒物及粘稠状物质在集液斗进行沉淀,最后通过深入集液斗的出药口上的第二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由出药口排出,有效减少了药液中的细小颗粒物,不会堵塞出药口,搅拌杆可以充分的对中药进行搅拌,有效的提高了提取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封盖、3下盖、4内胆层、5加热夹层、6保温层、7螺旋导流板、8蒸汽入口、9蒸汽出口、10第一过滤网、11出药管、12集液斗、13第二过滤网、14旋转气缸、15铰接件、16锁紧气缸、17锁紧块、18固定耳、19调压阀、20搅拌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上下分别设有封盖2、下盖3,所述罐体1由内而外包括内胆层4、加热夹层5、保温层6保温层6可采用聚氨酯发泡填充的方式,可有效防止蒸汽对罐体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保持罐体温度稳定,在所述加热夹层5内设有螺旋导流板7,加热夹层5上部与蒸汽入口8连接,下部与蒸汽出口9连接,在内胆层4内设有搅拌杆20,搅拌杆20与外部电机连接,封盖2上部设有调压阀19,在下盖3上部设有弧形的第一过滤网10,下盖3下部连接集液斗12,集液斗12内设有深入的出药管11,在出药管11上不设有第二过滤网13。下盖3通过铰接件15与罐体1一侧底部铰接,下盖3通过铰接件15与旋转气缸14底部铰接,旋转气缸14上部与罐体1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耳18铰接,罐体1另一侧底部与锁紧块17铰接在一起,锁紧块17一侧与锁紧气缸16底部铰接,锁紧气缸16上部与罐体1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耳18铰接,旋转气缸14及锁紧气缸16分别设有断电断气保护装置,气缸通过双电控的电磁阀控制,在断电情况下,双电控的电磁阀具有记忆功能,即在电磁阀得电后,气缸仍停在断电前的位置,不执行任何动作;气路采用闭环连锁控制,在气源意外断气的情况下,气缸等执行部件仍保持现有位置,可有效防止在断电断气情况下罐盖的意外开启,造成的药物浪费,降低设备的故障率,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向罐体1内加入中药材浸泡液,或者将中药材和水一起加入到罐体1中;向罐体1的加热夹层5中通入热蒸汽加热,对药材进行煎煮;如有后下药的情形,则等待主药材煎煮达到一定时间后,将浸泡或未经浸泡的后下药材加入罐体1中,共同进行煎煮一定时间,搅拌杆20可以充分的对中药进行搅拌,有效的提高了提取效率。煎煮完成后,药液由出药口3排出,在下盖3上设置有双层过滤,先通过第一过滤网10进行过滤,然后集液斗12进行积液,细小颗粒物及粘稠状物质在集液斗12进行沉淀,最后通过深入集液斗12的出药口11上的第二过滤网13,进行二次过滤,由出药口11排出,有效减少了药液中的细小颗粒物,不会堵塞出药口,锁紧气缸14和旋转气缸16依次开启,下盖3打开,将药渣从罐体1底部排出;在锁紧气缸16作用下锁紧块17锁紧下盖3,进行下一批次中药的提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上下分别设有封盖(2)、下盖(3),所述罐体(1)由内而外包括内胆层(4)、加热夹层(5)、保温层(6),加热夹层(5)上部与蒸汽入口(8)连接,下部与蒸汽出口(9)连接,在内胆层(4)内设有搅拌杆(20),搅拌杆(20)与外部电机连接,封盖(2)上部设有调压阀(19),在下盖(3)上部设有弧形的第一过滤网(10),下盖(3)下部连接集液斗(12),集液斗(12)内设有深入的出药管(11),在出药管(11)上不设有第二过滤网(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上下分别设有封盖(2)、下盖(3),所述罐体(1)由内而外包括内胆层(4)、加热夹层(5)、保温层(6),加热夹层(5)上部与蒸汽入口(8)连接,下部与蒸汽出口(9)连接,在内胆层(4)内设有搅拌杆(20),搅拌杆(20)与外部电机连接,封盖(2)上部设有调压阀(19),在下盖(3)上部设有弧形的第一过滤网(10),下盖(3)下部连接集液斗(12),集液斗(12)内设有深入的出药管(11),在出药管(11)上不设有第二过滤网(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夹层(5)内设有螺旋导流板(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康文海雷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