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14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一种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包括常规安全带及改进卡扣装置;所述改进卡扣包括环状卡扣主体及受力手柄;所述环状卡扣主体上开有长条圆弧状开孔;固定块焊接在环状卡扣主体外壁上;固定块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固定块上设置有开孔,开孔位于凹槽上部;特制卡稍为圆弧形铁块,圆弧形铁块上设置有孔洞;固定轴穿过圆弧形铁块上的孔洞,且固定轴呈水平焊接于所述凹槽内壁上;特制卡稍下端斜插入长条圆弧状开孔内,特制卡稍上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环状卡扣主体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有弹簧端的特制卡稍外壁与控制按钮接触;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于固定块的开孔上。实现了安全防护带的机动性,灵活性,减少了传统安全防护设置的繁琐操作且有效降低了作业状态下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
技术介绍
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防护装置,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作业效率以及安全保障强度。传统的安全带虽具有安全防护的作用,但作业者作业时往往会因繁琐的操作导致工作的效率,传统的安全带一般采用低挂高用的方式,如作业人员失足,并不能完全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采用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更加体现安全防护的作用,并且操作更为简易,可根据作业人员的身材以及作业位置随时调节安全带的放置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该装置能实现工人作业时便捷安全的使用安全防护装置,有效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减少了作业时由于传统安全带不足导致会产生的风险。本技术所述的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包括常规安全带及改进卡扣装置;所述改进卡扣包括环状卡扣主体及受力手柄;所述包括环状卡扣主体包括第二扣件本体、第一扣件本体及两个螺栓;所述第二扣件本体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带装置包括常规安全带及改进卡扣装置;/n所述改进卡扣包括环状卡扣主体及受力手柄;/n所述环状卡扣主体包括第一扣件本体、第二扣件本体及两个螺栓;/n所述第二扣件本体的两端端点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耳环,且第二扣件本体上的耳环孔一端水平、一端竖向垂直,所述第二扣件本体对称点处设置有开孔;/n所述第一扣件本体的两端端点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耳环,且第二扣件本体上的耳环孔一端水平、一端竖向垂直;/n所述第二扣件本体与第一扣件本体两端端面紧扣时形成锁扣件,第二扣件本体与第一扣件本体两端耳环上下重叠且耳环孔的中轴线相重合;/n所述两个螺栓分别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扣件式的安全防护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带装置包括常规安全带及改进卡扣装置;
所述改进卡扣包括环状卡扣主体及受力手柄;
所述环状卡扣主体包括第一扣件本体、第二扣件本体及两个螺栓;
所述第二扣件本体的两端端点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耳环,且第二扣件本体上的耳环孔一端水平、一端竖向垂直,所述第二扣件本体对称点处设置有开孔;
所述第一扣件本体的两端端点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耳环,且第二扣件本体上的耳环孔一端水平、一端竖向垂直;
所述第二扣件本体与第一扣件本体两端端面紧扣时形成锁扣件,第二扣件本体与第一扣件本体两端耳环上下重叠且耳环孔的中轴线相重合;
所述两个螺栓分别拧入两端的耳环孔中;
所述环状卡扣主体上开有长条圆弧状开孔;
所述受力手柄包括固定块、特制卡稍、固定轴、控制按钮及弹簧;
所述固定块内壁呈圆弧形且弧度与第二扣件本体外壁圆弧相匹配,所述固定块焊接在第二扣件本体外壁上;所述固定块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位于凹槽上部;
所述特制卡稍为圆弧形铁块,所述圆弧形铁块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固定轴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柱李英章顾飞胡渊官忠臣黄春洪骆金科杨云鹏夏林灿罗正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