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711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系统,尤其是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属于血液氧合灌注的技术领域。抽取灌注置管能穿置进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通过第一囊体、第二囊体能对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行所需的封堵,从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液能分别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抽出,通过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能对抽取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并在氧合后经由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对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后,将抽取灌注置管置入到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所需的位置即可,能有效减少创伤,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注系统,尤其是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属于血液氧合灌注的

技术介绍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通常在患者中用来代替或辅助医学上失能的患者的呼吸和/或心脏功能的处理方式。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ECMO使用一个或多个导管和泵系统来将血液抽出患者体外。血液接着被泵送通过气体交换器,在气体交换器中,二氧化碳(CO2)被从血液移除,并且氧气(O2)被添加。充氧血液接着被泵回到患者的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中,充氧血液可被散布到身体的其余部分。在一些ECMO系统中,血液被从静脉系统抽出并送回至动脉系统。在其它形式中,血液被从静脉系统抽出并送回至静脉系统。ECMO通常由经皮插入身体的主要外周静脉或主要外周动脉(例如,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动脉、锁骨下动脉等)中的大口径插管实现。然而,许多患者的右心室不能正常工作,和/或肺循环存在很大问题,使得这种形式的治疗无效。同时,对于肺衰竭等的病人,当从股动脉引出血液后,导致引出部位的灌血减少,会增加病人的心脏负担。此外,现有的ECMO使用时,需从多处穿刺切开置管,创伤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创伤,安全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包括血液抽取灌注机构以及与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适配连接的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包括能置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抽取灌注置管,在抽取灌注置管上设置第一囊体以及第二囊体,所述第一囊体、第二囊体包裹在抽取灌注置管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囊体邻近抽取灌注置管的头端;在抽取灌注置管内设置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以及血液灌注腔;所述血液灌注腔与抽取灌注置管外壁上的血液灌注孔相连通,所述血液灌注孔位于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之间;血液抽取第二腔与抽取灌注置管上的血液抽取进液孔相连通,所述血液抽取进液孔位于第二囊体与抽取灌注置管的尾端之间,血液抽取第一腔沿抽取灌注置管的长度方向分布,且血液抽取第一腔贯通所述抽取灌注置管;抽取灌注置管置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后,第一囊体、第二囊体分别位于右心房血液进口的两侧,通过第一囊体、第二囊体能分别封堵所在的静脉内腔,血液灌注孔与右心房的血液进口对应;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能分别将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液抽出,在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能将抽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且能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囊体连通的第一囊体充放气管以及能与所述第二囊体连通的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在所述第一囊体充放气管上设置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通过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与第一囊体充放气管能对第一囊体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上设置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通过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与第二囊体充放气管能对第二囊体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在所述抽取灌注置管的尾端设置与血液抽取第一腔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与血液抽取第二腔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以及血液灌注腔连通的血液灌注置管连管;所述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能与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的血液氧合管组连通,所述血液氧合管组包括允许血液流通的血液氧合流通管以及套置在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上的氧气流通套管,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包括位于氧气流通套管内的阻水透气部以及位于所述氧气流通套管两端的血液流通连接部,由氧气流通套管的氧气进口进入氧气流通套管内的氧气通过阻水透气部能与血液氧合流通管内的血液进行氧合,氧合后的血液通过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经由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所述氧合血液输送驱动装置的出液口通过氧合后血液输送管与血液灌注置管连管适配连接;还包括能对氧合后血液输送管内的血液进行加热的血液加热装置。还包括能向氧合后血液输送管内注入所需药液的药液注入口、能封堵所述药液注入口的药液注入口封帽以及能将氧气流通套管内氧气进行释放的游离氧气释放口,在所述游离氧气释放口内设置能控制氧气释放状态的氧气释放开关。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的端部设置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与抽取驱动第一连管的一端连接,抽取驱动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连接;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的端部设置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接头,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通过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接头与抽取驱动第二连管的一端连接,抽取驱动第二连管的另一端与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连接,所述抽取驱动血液收纳器与血液氧合流通管连接;在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上均设置血液抽取测压接头。在抽取驱动第一连管和/或抽取驱动第二连管上设置血液抽取驱动器。在所述血液灌注置管连管上设置血液灌注测压接头,所述血液加热装置包括水浴加热结构。在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分别置入一抽取灌注置管时,一抽取灌注置管的血液灌注孔与右心房的血液进液口对应;在每个抽取灌注置管的头端均设置一磁性体,两个抽取灌注置管的头端通过相应的磁性体相互吸引后靠近对准。所述阻水透气部采用阻水透气膜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抽取灌注置管能穿置进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通过第一囊体、第二囊体能对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行所需的封堵,从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液能分别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抽出,通过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能对抽取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并在氧合后经由血液灌注腔以及血液灌注孔灌注到心脏的右心房内,能有效实现血液氧合后的灌注,降低心脏负担;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对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后,将抽取灌注置管置入到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所需的位置即可,能有效减少创伤,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抽取灌注置管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抽取灌注置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血液抽取第一腔、血液抽取第二腔以及血液灌注腔在抽取灌注置管内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血液抽取第一腔以及血液灌注腔在抽取灌注置管内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血液抽取第一腔在抽取灌注置管内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立体图。图7为图6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抽取灌注置管、2-第一囊体、3-第二囊体、4-血液灌注孔、5-血液抽取进液孔、6-第一囊体充放气管、7-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8-第二囊体充放气管、9-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10-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1-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接头、12-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3-血液灌注置管连管接头、14-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5-血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血液抽取灌注机构以及与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适配连接的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n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包括能置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抽取灌注置管(1),在抽取灌注置管(1)上设置第一囊体(2)以及第二囊体(3),所述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包裹在抽取灌注置管(1)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囊体(2)邻近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在抽取灌注置管(1)内设置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所述血液灌注腔(18)与抽取灌注置管(1)外壁上的血液灌注孔(4)相连通,所述血液灌注孔(4)位于第一囊体(2)与第二囊体(3)之间;血液抽取第二腔(17)与抽取灌注置管(1)上的血液抽取进液孔(5)相连通,所述血液抽取进液孔(5)位于第二囊体(3)与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之间,血液抽取第一腔(16)沿抽取灌注置管(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血液抽取第一腔(16)贯通所述抽取灌注置管(1);/n抽取灌注置管(1)置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后,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分别位于右心房血液进口的两侧,通过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能分别封堵所在的静脉内腔,血液灌注孔(4)与右心房的血液进口对应;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能分别将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抽出,在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能将抽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且能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血液抽取灌注机构以及与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适配连接的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
所述血液抽取灌注机构包括能置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抽取灌注置管(1),在抽取灌注置管(1)上设置第一囊体(2)以及第二囊体(3),所述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包裹在抽取灌注置管(1)的圆周外壁上,第一囊体(2)邻近抽取灌注置管(1)的头端;在抽取灌注置管(1)内设置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以及血液灌注腔(18);所述血液灌注腔(18)与抽取灌注置管(1)外壁上的血液灌注孔(4)相连通,所述血液灌注孔(4)位于第一囊体(2)与第二囊体(3)之间;血液抽取第二腔(17)与抽取灌注置管(1)上的血液抽取进液孔(5)相连通,所述血液抽取进液孔(5)位于第二囊体(3)与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之间,血液抽取第一腔(16)沿抽取灌注置管(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血液抽取第一腔(16)贯通所述抽取灌注置管(1);
抽取灌注置管(1)置入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后,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分别位于右心房血液进口的两侧,通过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能分别封堵所在的静脉内腔,血液灌注孔(4)与右心房的血液进口对应;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通过血液抽取第一腔(16)、血液抽取第二腔(17)能分别将上腔静脉(35)、下腔静脉(36)内的血液抽出,在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能将抽出的血液与氧气进行氧合,且能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血液灌注腔(18)以及血液灌注孔(4)灌注到心脏(37)的右心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囊体(2)连通的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以及能与所述第二囊体(3)连通的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在所述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上设置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7),通过第一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7)与第一囊体充放气管(6)能对第一囊体(2)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在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上设置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9),通过第二囊体充放气管密封阀(9)与第二囊体充放气管(8)能对第二囊体(3)进行所需的充气或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双囊血液氧合原位灌注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抽取灌注置管(1)的尾端设置与血液抽取第一腔(16)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与血液抽取第二腔(17)连通的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以及血液灌注腔(18)连通的血液灌注置管连管(12);
所述血液抽取置管第一连管(10)、血液抽取置管第二连管(14)能与抽取驱动氧合灌注机构内的血液氧合管组连通,所述血液氧合管组包括允许血液流通的血液氧合流通管以及套置在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上的氧气流通套管(26),所述血液氧合流通管包括位于氧气流通套管(26)内的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晓毛文君纪勇秦钟王雁娟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