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098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筒和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外的套筒,固定筒内壁固定有呈环形的气囊层;固定筒外壁左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圆板,圆板外壁设有螺纹,套筒内壁设有与圆板相配合的滚珠螺纹,套筒左端固定有环形板,环形板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上,固定筒外壁设有与套筒内腔连通的通孔,气囊层上设有与通孔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和气囊侧内腔连通,套筒上缠绕连接有两根连接绳,连接绳的自由端均固定有卡勾,固定筒上固定有和卡勾配合的卡环;固定筒外壁右部粘接有咬合垫,咬合垫上设有环形的咬合槽。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解决使用医用胶布固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术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迅速开放气道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不仅可解除气道内的阻塞,提供有效通气,还可进行气管内给药,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使用的气管导管有些质地较软,为了防止病人将气管导管咬瘪或咬坏,影响通气或给药,常常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硬质的牙垫固定在一起,使患者咬到牙垫上;另外,为了防止气管插管脱落,又需要利用医用胶布将气管导管粘贴固定到患者口部一侧的面部上。而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要求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进行口腔护理,即需要每天从患者面部撕掉医用胶布,取掉牙垫,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然后在换上新的牙垫,再用医用胶布把气管导管粘贴固定到患者的面部上,医用胶布的固定效果不是很理想,偶尔也容易出现松动或脱落,导致需要撕掉并重新换上新的医用胶布,医用胶布的反复撕掉和粘贴,让患者感到非常不舒服,医务人员也需要经常检查一下医用胶布的松动情况,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使用医用胶布固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筒和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外的套筒,固定筒内壁固定有呈环形的气囊层;固定筒外壁左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圆板,圆板外壁设有螺纹,套筒内壁设有与圆板相配合的滚珠螺纹,套筒左端固定有环形板,环形板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上,固定筒外壁设有与套筒内腔连通的通孔,气囊层上设有与通孔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和气囊侧内腔连通,套筒上缠绕有两根连接绳,连接绳其中一端固定在套筒上,连接绳的自由端均固定有卡勾,固定筒上固定有和卡勾配合的卡环;固定筒外壁右部粘接有咬合垫,咬合垫上设有环形的咬合槽。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卡勾,在不使用时,两根连接绳均缠绕在套筒上,且卡勾卡在卡环内,本装置整体呈柱状形态,方便收纳。使用时,两根连接绳的长度足以在患者脑后接触时,将两个卡勾勾设在一起,实现两根连接绳的连接,连接方便快捷,进而实现本装置的固定。2、将固定筒放入患者口腔内,使得患者牙齿咬合到咬合槽内,避免患者牙齿咬到插管。将插管插入到固定筒内并插入到患者气管内,使得卡勾脱离卡环,拉动两根连接绳,且两根连接绳拉动方向相反,连接绳拉动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和圆板之间形成滚柱丝杠副,套筒正向转动时,圆板向靠近环形板方向滑动,圆板和环形板之间的空间减小,气体通过通孔进入到气囊层内,使得气囊层膨胀,气囊层膨胀夹紧插管,避免插管在固定筒内晃动。3、本方案中通过气囊层固定插管,通过连接绳实现本装置的固定,相比现有技术使用医用胶布固定,更加便捷,且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环形板内壁和固定筒之间固定有密封环。有益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环形板和圆板之间空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咬合垫选用硅胶垫。有益效果:硅胶垫具有柔软且可变形的特性,增加患者咬合的舒适性。进一步,固定筒外壁设有横向的滑槽,圆板内侧固定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有益效果:通过滑槽对圆板的滑动方向限位。进一步,套筒右端和固定筒之间安装有扭簧。有益效果:一方面利用扭簧的蓄能在使用完后可以使得本装置自动复位,另一方面由于扭簧具有复位(即使得套筒反向转动)的运动趋势,进而使得两根连接绳相互拉扯,固定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插管1、固定筒2、咬合垫3、咬合槽4、套筒5、环形板6、圆板7、滑槽8、滑块9、气囊层10、通孔11、连接绳12、卡勾13。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筒2和设置在固定筒2外的套筒5,固定筒2内壁固定有呈环形的气囊层10,固定筒2外壁左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圆板7,具体的固定筒2外壁设有横向的滑槽8,圆板7内侧固定有滑块9,滑块9滑动连接在滑槽8内。圆板7外壁设有螺纹,套筒5内壁设有与圆板7相配合的滚珠螺纹,套筒5右端和固定筒2之间安装有扭簧,套筒5左端固定有环形板6,环形板6转动连接在固定筒2上,环形板6内壁和固定筒2之间固定有密封环。固定筒2外壁设有与套筒5内腔连通的通孔11,气囊层10上设有与通孔11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和气囊侧内腔连通。套筒5上缠绕有两根连接绳12,连接绳12其中一端固定在套筒5上,连接绳12的自由端均固定有卡勾13,固定筒2上固定有和卡勾13配合的卡环。固定筒2外壁右部粘接有咬合垫3,咬合垫3选用硅胶制作,咬合垫3上设有环形的咬合槽4。初始状态时,两根连接绳12均缠绕在套筒5上,且卡勾13卡在卡环内,本装置整体呈柱状形态,方便收纳。需要使用时,将固定筒2放入患者口腔内,使得患者牙齿咬合到咬合槽4内,将插管1插入到固定筒2内并插入到患者气管内,使得卡勾13脱离卡环,拉动两根连接绳12,且两根连接绳12拉动方向相反,连接绳12拉动带动套筒5转动,扭簧随着套筒5的转动蓄能,套筒5和圆板7之间形成滚柱丝杠副,套筒5正向转动时,圆板7向靠近环形板6方向滑动,圆板7和环形板6之间的空间减小,气体依次通过通孔11、连接孔进入到气囊层10内,使得气囊层10膨胀,气囊层10膨胀夹紧插管1,避免插管1在固定筒2内晃动。两根连接绳12的长度足以在患者脑后接触时,将两个卡勾13勾设在一起,实现两根连接绳12的连接,连接方便快捷,进而实现本装置的固定,而由于扭簧具有复位(即使得套筒5反向转动)的运动趋势,进而使得两根连接绳12相互拉扯,固定效果更好。上述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可以直接选择正向转动套筒5,使得连接绳12松开。使用完成后,解除两个卡勾13的连接,操作人员手动拉着两根连接绳12,通过扭簧的复位作用使得套筒5反向转动,进而使得连接绳12重新缠绕在套筒5上,连接绳12缠绕好后将卡勾13卡入卡环内。在此过程中,环形板6向远离圆板7方向运动,套筒5内部空间增大,气囊层10内的气体通过连接孔、通孔11后回到套筒5内。上述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可以直接选择反向转动套筒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和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外的套筒,固定筒内壁固定有呈环形的气囊层;固定筒外壁左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圆板,圆板外壁设有螺纹,套筒内壁设有与圆板相配合的滚珠螺纹,套筒左端固定有环形板,环形板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上,固定筒外壁设有与套筒内腔连通的通孔,气囊层上设有与通孔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和气囊侧内腔连通,套筒上缠绕有两根连接绳,连接绳其中一端固定在套筒上,连接绳的自由端均固定有卡勾,固定筒上固定有和卡勾配合的卡环;固定筒外壁右部粘接有咬合垫,咬合垫上设有环形的咬合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和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外的套筒,固定筒内壁固定有呈环形的气囊层;固定筒外壁左部横向滑动连接有圆板,圆板外壁设有螺纹,套筒内壁设有与圆板相配合的滚珠螺纹,套筒左端固定有环形板,环形板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上,固定筒外壁设有与套筒内腔连通的通孔,气囊层上设有与通孔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和气囊侧内腔连通,套筒上缠绕有两根连接绳,连接绳其中一端固定在套筒上,连接绳的自由端均固定有卡勾,固定筒上固定有和卡勾配合的卡环;固定筒外壁右部粘接有咬合垫,咬合垫上设有环形的咬合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飞江洪艳伍义兰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