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09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所述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包括麻醉供给机构、金属定型管、防闭口机构、导料机构和呼气机构,所述防闭口机构连接于金属定型管的另一端,防闭口机构包括呼吸面罩、撑开囊、L形连接管和供气气囊,呼吸面罩外侧面与金属定型管的另一端连通,呼吸面罩外侧面位于金属定型管下方连通L形连接管,L形连接管贯穿呼吸面罩一端连通撑开囊,L形连接管另一端连通供气气囊;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呼气机构,所述呼气机构连接于防闭口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具有防止病人下意识闭嘴影响麻醉药进行正常流入,还能够加固呼吸面罩佩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麻醉呼吸器
,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
技术介绍
参考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专利公开号为CN207270545U),包括瓶身和控制器,所述瓶身的上方设置有瓶盖,所述瓶身通过传输管连接呼吸面罩,所述传输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瓶身的内部设置有液面高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镶嵌在瓶身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可有效检测瓶身内部的麻醉剂多少。病人进行麻醉过程,接触到较冷麻醉剂刺激或者受到其他刺激、或者下意识合并嘴巴,造成挥发性麻醉剂与闭上嘴巴接触,造成部分量流失,影响麻醉剂流入过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防止病人下意识闭嘴影响麻醉药进行正常流入,过含入还能够加固呼吸面罩佩戴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本技术提供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包括:麻醉供给机构;金属定型管,所述金属定型管的一端通过加热机构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防闭口机构,所述防闭口机构连接于金属定型管的另一端,防闭口机构包括呼吸面罩、撑开囊、L形连接管和供气气囊,呼吸面罩外侧面与金属定型管的另一端连通,呼吸面罩外侧面位于金属定型管下方连通L形连接管,L形连接管贯穿呼吸面罩一端连通撑开囊,L形连接管另一端连通供气气囊;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呼气机构,所述呼气机构连接于防闭口机构上。优选的,所述麻醉供给机构包括药瓶、瓶罩、离心风扇、导管和电磁阀,药瓶的顶部连通瓶罩,瓶罩顶部连通导管,导管另一端上安装有电磁阀,导管靠近瓶罩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离心风扇。优选的,所述药瓶的底部连接有吸盘,导管内侧壁连接有若干个限流板,两个限流板呈对角设置。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和螺旋加热丝,导管的另一端通过加热管与金属定型管连通,螺旋加热丝设置在加热管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撑开囊外侧面设有与牙齿贴合的牙印槽。优选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投料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弹性罩,投料管一端与瓶罩外部连通,投料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并且连接第一弹性罩。优选的,所述呼气机构包括第二弹性罩、Y形呼气管、挡网、第二单向阀,Y形呼气管的尾端与呼吸面罩外侧面连通,Y形呼气管的另两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Y形呼气管另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弹性罩和挡网。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麻醉科麻醉呼吸器,通过防闭口机构能够让病人口中塞入合适大小的撑开囊含入,防止病人下意识闭嘴影响麻醉药进行正常流入,且撑开囊调节合适大小,能够使得撑开最大得到调节,增加适用范围,且通过含入还能够加固呼吸面罩佩戴,降低呼吸面罩滑落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麻醉供给机构;2、加热机构;3、金属定型管;4、防闭口机构;5、导料机构;6、吸盘;7、呼气机构;11、药瓶;12、瓶罩;13、离心风扇;14、导管;15、电磁阀;21、加热管;22、螺旋加热丝;41、呼吸面罩;42、撑开囊;43、L形连接管;44、供气气囊;51、投料管;52、第一单向阀;53、第一弹性罩;71、第二弹性罩;72、Y形呼气管;73、挡网;74、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包括:麻醉供给机构1、金属定型管3、防闭口机构4、导料机构5和呼气机构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闭口机构4连接于金属定型管3的另一端,防闭口机构4包括呼吸面罩41、撑开囊42、L形连接管43和供气气囊44,呼吸面罩41外侧面与金属定型管3的另一端连通,呼吸面罩41外侧面位于金属定型管3下方连通L形连接管43,L形连接管43贯穿呼吸面罩41一端连通撑开囊42,L形连接管43另一端连通供气气囊44,需要说明的是,呼吸麻醉输入前,呼吸面罩41的内部撑开囊42塞入病人口中含着,挤压供气腔44,能够让嘴巴被撑开,撑开合适张开度,再完成麻醉药物导入,这种能够防止病人下意识闭嘴,影响麻醉药正常输入,从而能够麻醉药物正常流入,通过口含撑开囊42方式,还能够加固呼吸面罩41佩戴,降低滑落可能性。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麻醉供给机构1包括药瓶11、瓶罩12、离心风扇13、导管14和电磁阀15,药瓶11的顶部连通瓶罩12,瓶罩12顶部连通导管14,导管14另一端上安装有电磁阀15,导管14靠近瓶罩12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离心风扇13,将药瓶11的内部挥发性的麻醉剂,保证了正常呼吸麻醉过程。参考图1所示,所述药瓶11的底部连接有吸盘6,导管14内侧壁连接有若干个限流板,两个限流板呈对角设置,能够降低挥发性的麻醉剂流入速度,使得加热机构2加热效果明显,吸盘6能够让吸附在医疗床附近使用,不需要人们一直手持操作。参考图1所示,所述金属定型管3的一端通过加热机构2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1,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管21和螺旋加热丝22,导管14的另一端通过加热管21与金属定型管3连通,螺旋加热丝22设置在加热管21的内部,金属定型管3能够让整个弯曲过程产生褶皱,能够保证麻醉药物正常流入,加热管21能够让导入麻醉剂进行加热带有温度,防止过冷会刺激人们嘴唇或喉咙,造成人们下意识闭嘴过程,防止过冷刺激,增加吸入舒适度。参考图1所示,所述撑开囊42外侧面设有与牙齿贴合的牙印槽45,能够与牙齿更换贴合,提高含入牢固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导料机构5包括投料管51、第一单向阀52和第一弹性罩53,投料管51一端与瓶罩12外部连通,投料管5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2并且连接第一弹性罩53,能够让挥发性麻醉剂直接通过投料管51投入,不需要通过药瓶11和瓶罩12方式进行导入,降低由于密封性不及时导致泄漏可能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呼气机构7连接于防闭口机构4上,所述呼气机构7包括第二弹性罩71、Y形呼气管72、挡网73、第二单向阀74,Y形呼气管72的尾端与呼吸面罩41外侧面连通,Y形呼气管72的另两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74,Y形呼气管72另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弹性罩71和挡网73,通过Y形呼气管72的带有第二弹性罩71一端与输氧罐上输氧管连接,能够保证了正常氧气供给,且能够呼出气体从Y形呼气管72带有挡网73一端呼出,一个单向阀,能够阻挡呼出气体流入到输氧管内部,影响氧气流入,另一个单向阀防止外界与能够感染病人病情气体被呼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麻醉供给机构(1);/n金属定型管(3),所述金属定型管(3)的一端通过加热机构(2)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1);/n防闭口机构(4),所述防闭口机构(4)连接于金属定型管(3)的另一端,防闭口机构(4)包括呼吸面罩(41)、撑开囊(42)、L形连接管(43)和供气气囊(44),呼吸面罩(41)外侧面与金属定型管(3)的另一端连通,呼吸面罩(41)外侧面位于金属定型管(3)下方连通L形连接管(43),L形连接管(43)贯穿呼吸面罩(41)一端连通撑开囊(42),L形连接管(43)另一端连通供气气囊(44);/n导料机构(5),所述导料机构(5)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1);/n呼气机构(7),所述呼气机构(7)连接于防闭口机构(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麻醉供给机构(1);
金属定型管(3),所述金属定型管(3)的一端通过加热机构(2)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1);
防闭口机构(4),所述防闭口机构(4)连接于金属定型管(3)的另一端,防闭口机构(4)包括呼吸面罩(41)、撑开囊(42)、L形连接管(43)和供气气囊(44),呼吸面罩(41)外侧面与金属定型管(3)的另一端连通,呼吸面罩(41)外侧面位于金属定型管(3)下方连通L形连接管(43),L形连接管(43)贯穿呼吸面罩(41)一端连通撑开囊(42),L形连接管(43)另一端连通供气气囊(44);
导料机构(5),所述导料机构(5)连接于麻醉供给机构(1);
呼气机构(7),所述呼气机构(7)连接于防闭口机构(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供给机构(1)包括药瓶(11)、瓶罩(12)、离心风扇(13)、导管(14)和电磁阀(15),药瓶(11)的顶部连通瓶罩(12),瓶罩(12)顶部连通导管(14),导管(14)另一端上安装有电磁阀(15),导管(14)靠近瓶罩(12)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离心风扇(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科麻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超郑又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