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静脉CT成像用造影剂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06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冠状静脉CT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冠状静脉CT成像用造影剂输送装置,经过在靠近管体与头部连接位置处的外表面上设置连通件,经过连通件设置锚定组件和伞形封堵组件,并结合锚定组件、伞形封堵组件在充气和未充气状态下的结构设置,有效的实现了在装置头部插入到冠状静脉中后的封堵以及对冠状静脉的支撑作用,避免冠状静脉血管壁贴紧,导致造影剂输入和含有造影剂的血流排出难度较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并且结合在管体上设置排液口,设置阀门,利用阀门的开合和利用冠状静脉内部的压力作用,实现将含有造影剂的血流排出处理。防止了造影剂造影完成之后的血液循环流动到人体各个部分,对肾病患者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状静脉CT成像用造影剂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冠状静脉CT成像
,尤其是一种冠状静脉CT成像用造影剂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冠状静脉造影成像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因此,在冠状静脉CT成像过程中,需要向冠状静脉中输入造影剂,以保证造影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然而,在大量的冠心病患者中,有相当比例患者存在着肾功能不全,导致患者惧怕造影剂对肾病影响,而难以行冠脉造影,致使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过早死亡。为此,对于冠状静脉CT成像造影剂输送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使得在对冠状静脉进行造影剂造影成像处理之后,能够实现对冠状静脉窦内部份的血流抽吸出来分析和处理,甚至能够将含有造影剂成分的血流引流出来,避免血流从冠状静脉窦内流到右心房而进入血液循环中的研究,例如:专利号为201610744191.1的冠状静脉血流引流器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阻挡部件和引流导管组成,使得根据人体冠状动脉血流规律以及人体解剖构成而设计,能够将冠脉造影胡数个心动周期的含有造影剂的冠状静脉回流的血液完全引流出体外,从而将造影剂引流出体外,而不滞留于人体,预防或减少了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冠状静脉CT成像用造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呈内中空;管体(1)的前端设置有头部(2),头部(2)是外表面光滑的圆锥体状结构,头部(2)上设置有微孔(6),头部(2)呈内中空,并且与管体(1)内部连通,微孔(6)将头部(2)内部与外部连通;在靠近管体(1)与头部(2)连接位置处的管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连通件(7),在位于头部(2)侧的连通件(7)上设置有锚定组件(5),在位于管体(1)后端侧的连通件(7)上设置有伞形封堵组件(4);锚定组件(5)在未充气时,贴紧头部(2)和管体(1)连接位置处,伞形封堵组件(4)在未充气时,贴紧管体(1);锚定组件(5)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静脉CT成像用造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管体(1)呈内中空;管体(1)的前端设置有头部(2),头部(2)是外表面光滑的圆锥体状结构,头部(2)上设置有微孔(6),头部(2)呈内中空,并且与管体(1)内部连通,微孔(6)将头部(2)内部与外部连通;在靠近管体(1)与头部(2)连接位置处的管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连通件(7),在位于头部(2)侧的连通件(7)上设置有锚定组件(5),在位于管体(1)后端侧的连通件(7)上设置有伞形封堵组件(4);锚定组件(5)在未充气时,贴紧头部(2)和管体(1)连接位置处,伞形封堵组件(4)在未充气时,贴紧管体(1);锚定组件(5)在充气时,形成弧状,并远离头部(2);伞形封堵组件(4)在充气时,形成圆锥体状;锚定组件(5)与伞形封堵组件(4)经过连通件(7)连通供气,并被连通件(7)固定在管体(1)外表面上;伞形封堵组件(4)与输气管(8)连通,输气管(8)与管体(1)一体成型,并且沿着管体(1)外表面向管体(1)后端延伸;管体(1)后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尾部(3),尾部(3)上设置有送气口(12),送气口(12)内形成送气腔(14),送气腔(14)与输气管(8)连通;尾部(3)上设置有注入管(11),注入管(11)能够与管体(1)内部连通;管体(1)靠近尾部(3)处设置有排液管(10),排液管(10)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亚平田龙海叶芸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