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冷艳秋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044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吸痰装置,包括负压瓶,负压瓶包括负压瓶本体,开设于负压瓶本体顶部的吸痰管连接口、负压器连接口和进液口,以及开设于负压瓶本体底部的出液口;吸痰管连接口用以与吸痰管密封连接,负压器连接口用以与负压器密封连接;进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进液管,出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出液管,吸痰管连接口密封导通有吸痰接管;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吸痰接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吸痰装置,能够在吸痰结束后自动进行负压瓶中的痰液清除,无需护理人员接触痰液,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压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危重、年老、昏迷、麻醉后未清醒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导致不能将痰液咳出,或将呕吐物误吸,需要通过吸痰将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呕吐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情况的发生。负压吸痰器是常用的吸痰装置,现有的负压吸痰器是采用玻璃负压瓶,将吸痰管和负压器连接在玻璃负压瓶上进行吸痰,吸痰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将负压瓶中的痰液倒掉,并进行清理、消毒后重复使用,在倒掉痰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常常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痰液,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痰装置,能够在吸痰结束后自动进行负压瓶中的痰液清除,无需护理人员接触痰液,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负压吸痰装置,包括负压瓶,负压瓶包括负压瓶本体,开设于负压瓶本体顶部的吸痰管连接口、负压器连接口和进液口,以及开设于负压瓶本体底部的出液口;吸痰管连接口用以与吸痰管密封连接,负压器连接口用以与负压器密封连接;进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进液管,出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出液管,吸痰管连接口密封导通有吸痰接管;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吸痰接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板以及设于支撑板底部的支撑杆,负压瓶本体设于支撑板上且负压瓶的出液口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出液管设于支撑板远离负压瓶本体的一侧。进一步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螺纹孔,出液口一体成型有一出液接头,出液接头与螺纹孔一端螺纹连接,出液管与螺纹孔另一端密封导通连接。进一步地,螺纹孔包括依次导通的第一螺纹孔、锥形过渡孔和第二螺纹孔,出液接头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出液管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与锥形过渡孔之间形成有一台阶面,出液接头远离负压瓶本体的一端端面与台阶面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圈。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以收集痰液的一次性的集液袋,集液袋与出液管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集液袋包括集液袋本体以及与集液袋本体导通连接的集液接管,集液接管与集液袋本体一体成型,集液接管用以紧密套接于出液管;支撑板下方固定设置有一置物板,集液袋远离出液管的一端置于置物板上。进一步地,集液袋本体靠近集液接管的一端设置有自封条。进一步地,支撑板上方还设置有用以向负压瓶中供应清洗液的供液瓶,进液管远离进液口的一端与供液瓶导通连接。进一步地,负压器设于支撑板上,负压器的侧壁面固定有一支板,支板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供液瓶的瓶口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负压吸痰装置,在负压瓶本体上连通了进液管和出液管,并在进液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出液管上设置第二阀门,还在原有的吸痰接管上设置第三阀门,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使其不影响负压瓶内产生负压,从而不影响吸痰操作;当吸痰完成后,关闭吸痰接管上的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使得负压瓶本体内的痰液在重力作用下经出液管排出,并可以通过进液管向负压瓶本体内通入清洗液,对负压瓶本体内的痰液进行稀释,使其更容易从出液管排出,清洗液也可对已经排出痰液的负压瓶本体内进行进一步清洗,使用时,只需要将出液管远离负压瓶本体的一端直接导通至痰液集中收集装置内,则可以使得护理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痰液即可将负压瓶内的痰液清除,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发生的可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负压吸痰装置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负压吸痰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负压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液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1-负压瓶本体,12-进液管,13-第一阀门,14-出液接头,141-密封圈,15-出液管,16-第二阀门,17-吸痰接管,18-第三阀门,19-负压接头,21-支撑板,22-支撑杆,23-置物板,24-锥形过渡孔,25-负压器,26-负压软管,27-支板,28-供液瓶,29-进液软管,30-集液袋,31-集液袋本体,32-集液接管,33-自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吸痰装置,包括负压瓶,负压瓶包括负压瓶本体11,开设于负压瓶本体11顶部的吸痰管连接口、负压器连接口和进液口,以及开设于负压瓶本体11底部的出液口;吸痰管连接口用以与吸痰管密封连接,负压器连接口用以与负压器25密封连接;进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进液管12,出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出液管15,进液管1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出液管1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6;吸痰管连接口密封导通有吸痰接管17,吸痰接管17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8,负压器连接口密封导通有负压接头19。如上,本实施例的负压瓶在现有负压瓶的基础上,于负压瓶本体11顶部开设了进液口,并在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管1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同时在负压瓶本体11的底部开设了出液口,并在与出液口连通的出液管1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6,还在原有的吸痰接管17上设置了第三阀门18。这样,当进行吸痰操作时,关闭第一阀门13和第二阀门16,打开第三阀门18,则进液口和出液口关闭,整个负压瓶本体11与现有负压瓶一样,只有负压器连接口和吸痰管连接口起作用,从而不会影响整个负压瓶的吸痰作用;当吸痰完成后,关闭第三阀门18,打开第一阀门13和第二阀门16,使得负压瓶本体11内的痰液经出液管15排出,并可以通过进液管12向负压瓶本体11内通入清洗液,对负压瓶本体11内的痰液进行稀释,使其更容易从出液管15排出,清洗液也可对已经排出痰液的负压瓶本体11内进行进一步清洗,使用时,只需要将出液管15远离负压瓶本体11的一端直接导通至痰液集中收集装置内,则可以使得护理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痰液,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发生的可能。上述清洗液的加入量,加入时间等都可以通过随时调整第一阀门13和第二阀门16的开关来进行调节。上述向出液管15中供应清洗液可以是通过液体泵将清洗液泵送至负压瓶本体11内,也可以是通过负压器25对负压瓶内产生负压,通过负压将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瓶,所述负压瓶包括负压瓶本体,开设于所述负压瓶本体顶部的吸痰管连接口、负压器连接口和进液口,以及开设于所述负压瓶本体底部的出液口;/n所述吸痰管连接口用以与吸痰管密封连接,所述负压器连接口用以与负压器密封连接;所述进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吸痰管连接口密封导通有吸痰接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吸痰接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瓶,所述负压瓶包括负压瓶本体,开设于所述负压瓶本体顶部的吸痰管连接口、负压器连接口和进液口,以及开设于所述负压瓶本体底部的出液口;
所述吸痰管连接口用以与吸痰管密封连接,所述负压器连接口用以与负压器密封连接;所述进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液口密封导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吸痰管连接口密封导通有吸痰接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吸痰接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支撑杆,所述负压瓶本体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负压瓶的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液管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负压瓶本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出液口一体成型有一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螺纹孔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螺纹孔另一端密封导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包括依次导通的第一螺纹孔、锥形过渡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二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冷艳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