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02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30份的牡蛎壳、10‑20份的农作物秸秆、20‑30份的厨余垃圾、20‑30份的鸡鸭粪便、10‑20份的牛粪、5‑10份的尿素、3‑5份的硅酸钾、5‑7份的氧化铁以及1‑2份的放线菌。牡蛎壳是一种生物质吸附材料,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牡蛎壳经过煅烧处理后,其内部形成了新型的多孔状结构,从而提高了它交换、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以及厨余垃圾等被放线菌分解,得到腐植酸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具体是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土壤中重金属清除出土体或将其固定在土壤里,以降低重金属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往往是以某一重金属元素为主,并伴随有其他元素的存在,即多种金属元素并存的复合污染,土壤中多重金属元素或化合物之间以及重金属与土壤界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目前大多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土壤改良剂都只能对单一重金属元素起到作用,从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30份的牡蛎壳、10-20份的农作物秸秆、20-30份的厨余垃圾、20-30份的鸡鸭粪便、10-20份的牛粪、5-10份的尿素、3-5份的硅酸钾、5-7份的氧化铁以及1-2份的放线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4-26份的牡蛎壳、13-17份的农作物秸秆、23-27份的厨余垃圾、23-27份的鸡鸭粪便、14-16份的牛粪、6-8份的尿素、3.5-4.5份的硅酸钾、5.5-6.5份的氧化铁以及1.2-1.8份的放线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5份的牡蛎壳、15份的农作物秸秆、25份的厨余垃圾、25份的鸡鸭粪便、15份的牛粪、7份的尿素、5份的硅酸钾、6份的氧化铁以及1.5份的放线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25份的牡蛎壳,在850-1200摄氏度的条件下煅烧2-3小时,自然冷却后进行粉碎,并过200目筛,得到煅烧的牡蛎壳粉;2)取15份的农作物秸秆和25份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之后向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和厨余垃圾中依次加入25份的鸡鸭粪便、15份的牛粪、1.5份的放线菌以及14份的水,在25-3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10-20分钟,得到混合物A;3)向混合物A中加入煅烧的牡蛎壳粉,在25-3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得到混合物B;4)将混合物B放置在阴凉处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5-20天,且每隔2-3小时对混合物B进行搅拌1-2分钟,得到发酵物;5)取7份的尿素、5份的硅酸钾以及6份的氧化铁,依次经过粉碎后过100目筛,并将粉碎后的各个原料加入到发酵物内,在25-3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得到土壤改良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牡蛎壳是一种生物质吸附材料,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牡蛎壳经过煅烧处理后,其内部形成了新型的多孔状结构,从而提高了它交换、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2、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以及厨余垃圾等被放线菌分解,得到腐植酸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3、尿素、硅酸钾以及氧化铁能够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必需元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30份的牡蛎壳、10-20份的农作物秸秆、20-30份的厨余垃圾、20-30份的鸡鸭粪便、10-20份的牛粪、5-10份的尿素、3-5份的硅酸钾、5-7份的氧化铁以及1-2份的放线菌。实施例2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4-26份的牡蛎壳、13-17份的农作物秸秆、23-27份的厨余垃圾、23-27份的鸡鸭粪便、14-16份的牛粪、6-8份的尿素、3.5-4.5份的硅酸钾、5.5-6.5份的氧化铁以及1.2-1.8份的放线菌。实施例3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5份的牡蛎壳、15份的农作物秸秆、25份的厨余垃圾、25份的鸡鸭粪便、15份的牛粪、7份的尿素、5份的硅酸钾、6份的氧化铁以及1.5份的放线菌。实施例4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25份的牡蛎壳,在850-1200摄氏度的条件下煅烧2-3小时,自然冷却后进行粉碎,并过200目筛,得到煅烧的牡蛎壳粉;2)取15份的农作物秸秆和25份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之后向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和厨余垃圾中依次加入25份的鸡鸭粪便、15份的牛粪、1.5份的放线菌以及14份的水,在25-3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10-20分钟,得到混合物A;3)向混合物A中加入煅烧的牡蛎壳粉,在25-3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得到混合物B;4)将混合物B放置在阴凉处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5-20天,且每隔2-3小时对混合物B进行搅拌1-2分钟,得到发酵物;5)取7份的尿素、5份的硅酸钾以及6份的氧化铁,依次经过粉碎后过100目筛,并将粉碎后的各个原料加入到发酵物内,在25-3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得到土壤改良剂。6)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30份的牡蛎壳、10-20份的农作物秸秆、20-30份的厨余垃圾、20-30份的鸡鸭粪便、10-20份的牛粪、5-10份的尿素、3-5份的硅酸钾、5-7份的氧化铁以及1-2份的放线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30份的牡蛎壳、10-20份的农作物秸秆、20-30份的厨余垃圾、20-30份的鸡鸭粪便、10-20份的牛粪、5-10份的尿素、3-5份的硅酸钾、5-7份的氧化铁以及1-2份的放线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4-26份的牡蛎壳、13-17份的农作物秸秆、23-27份的厨余垃圾、23-27份的鸡鸭粪便、14-16份的牛粪、6-8份的尿素、3.5-4.5份的硅酸钾、5.5-6.5份的氧化铁以及1.2-1.8份的放线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5份的牡蛎壳、15份的农作物秸秆、25份的厨余垃圾、25份的鸡鸭粪便、15份的牛粪、7份的尿素、5份的硅酸钾、6份的氧化铁以及1.5份的放线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文阳平刘君左思佳韩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普瑞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