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旺胜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9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至少包括:药瓶和瓶盖,药瓶内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药瓶分隔为储药室和取药室;取药室第一侧壁底部至少设有第一取药口,取药室内设置有取药机构,其中:取药机构包括平行于隔板设置的位于取药室底部的载药齿条,载药齿条至少一端能穿过第一取药口并且设置有第一载药槽,第一载药槽通过隔板底部对应设置的第一漏药孔与储药室连通,载药齿条中部与竖直设置的通过销钉铰接于隔板对侧的取药室壁上的摆杆第一端啮合,摆杆第二端垂直于隔板方向上固定连接有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药效率较高,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心内科室患者紧急情况下的取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类疾病的患者来说,及时的服用药片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由于在一些突发情况下,患者突然发病,为了确保服药的即时性,需要对药瓶的出药结构做一些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7614051U的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包括瓶体和传动杆,所述瓶体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储药室与传动仓,所述隔板焊接于瓶体内部下方,隔板一端开设于通孔,所述储药室上方开设有进药口与出药口,所述进药口开设于储药室上方一端,进药口内插设有内塞,所述出药口开设于储药室上方另一端,出药口内穿设有出药杆,所述出药杆从上至下依次穿设于出药口与通孔内,出药杆上设置有储药槽与弹簧,所述储药槽开设于出药杆前端,所述弹簧套设于出药杆后端与通孔之间,所述传动仓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传动杆穿过滑槽与出药杆后端螺纹连接在一起。此种设计在每一次进行取药时,都需要倾斜瓶体将药物滑落进储药槽内并推动传动杆才能将药物取出,若出现药物在储药槽口处堆积的情况,将不会有药物滑落进储药槽而造成无法取药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储药室药量低于一半的情况下,必须拿起药瓶并加大倾斜角度才能使药物顺利滑落进储药槽,以便药品移至储药槽,其操作步骤较为繁复。在面对需要多粒药物的情况下,需要重复“倾斜瓶体—药物滑落储药槽—推动传动杆—取出药物—储药槽回复”的过程,其取药效率不高。此外,该技术方案的传动杆出药时需上提,与人们日常惯用操作方式相悖,设计不是很合理。综上所述,上述专利不具备普适性。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至少包括:药瓶和瓶盖,药瓶内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药瓶分隔为储药室和取药室;取药室第一侧壁底部至少设有第一取药口,取药室内设置有取药机构,其中:取药机构包括平行于隔板设置的位于取药室底部的载药齿条,载药齿条至少一端能穿过第一取药口并且设置有第一载药槽,第一载药槽通过隔板底部对应设置的第一漏药孔与储药室连通,载药齿条中部与竖直设置的通过销钉铰接于隔板对侧的取药室壁上的摆杆第一端啮合,摆杆第二端垂直于隔板方向上固定连接有拨杆,拨杆穿过取药室壁上的圆弧孔并延伸出取药室壁之外,摆杆第二端至少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载药齿条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取药室第一侧壁上。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载药齿条厚度与摆杆厚度一致,隔板与其对侧的取药室壁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载药齿条和/或摆杆的厚度。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药室底部靠近第一漏药孔处设置为凹面,凹面最大深度为5-10mm。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圆弧孔径向宽度略大于拨杆直径,拨杆拨至圆弧孔第二端时,第一载药槽能够完全伸出取药室第一侧壁之外。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拨杆上设有套环。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第一载药槽暴露于取药室外部分的至少一侧壁具有U型缺口,U型缺口最大尺寸略大于药物的最大尺寸。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隔板上的至少第一漏药孔为孔径渐变的圆孔,且靠近储药室一侧的孔径大于靠近至少第一载药槽一侧的孔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密封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密封装置,其中:第一密封装置包括通过第一销杆铰接于取药室第一侧壁外并且至少覆盖第一取药口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形状由第一取药孔的形状限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取药室第一侧壁上与第一挡板接触部分设有第一磁贴片,第一挡板上与第一侧壁接触部分设有第二磁贴片,第一磁贴片与第二磁贴片互为异性磁贴片。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挡板的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取药口出口的下部,第一销杆内套设有扭转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当心内科室患者需要急救药时,减少了取药步骤,可快速取药,特别是针对心内科患者发病需要自行取药的紧急情况下,本技术取药步骤的简化提高了患者自行取药的效率,为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此外,取药完成后可自动完成对药瓶的密封,操作简单方便,减轻了心内科患者的操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和图4是本技术图1中的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药瓶2:第一载药槽3:第一取药口4:载药齿条5:第一挡板6:第一销杆7:摆杆8:销钉9:拨杆10:第一弹簧11:瓶盖12:第二弹簧13:第二销杆14:第二挡板15:第二载药槽16:第二取药口17:圆弧孔18:取药室19:隔板20:储药室21:第一漏药孔22:第二漏药孔23:凹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至少包括:药瓶1和瓶盖11。药瓶1内竖直设置有隔板19,隔板19将药瓶1分隔为储药室20和取药室18。取药室18第一侧壁底部至少设有第一取药口3,取药室18内设置有取药机构,其中:取药机构包括平行于隔板19设置的位于取药室18底部的载药齿条4,载药齿条4至少一端能穿过第一取药口3并且设置有第一载药槽2,第一载药槽2通过隔板19底部对应设置的第一漏药孔21与储药室20连通。载药齿条4中部与竖直设置的通过销钉8铰接于隔板19对侧的取药室18壁上的摆杆7第一端啮合,摆杆7第二端垂直于隔板19方向上固定连接有拨杆9,拨杆9穿过取药室18壁上的圆弧孔17并延伸出取药室18壁之外。摆杆7第二端至少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与载药齿条4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取药室18第一侧壁上。在使用本技术进行药物取用之前,通过打开瓶盖进行药物的填装。优选地,瓶盖可使用螺纹拧合或活塞扣合。在药瓶的初始状态时,摆杆处于竖直位置,与摆杆第一端啮合的载药齿条上的载药槽此时与隔板上的漏药孔相连通,至少第一载药槽通过隔板上的至少第一漏药孔接收到来自储药室的药品,此种状态下药品暂存于至少第一载药槽中。在需要进行取药时,拨杆向圆弧孔右侧的最远端进行拨动,拨杆带动摆杆绕销钉转动,摆杆第一端绕销钉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啮合的载药齿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其移动方向与拨杆运动的水平方向相反。载药齿条承载着初始状态时暂存的药物沿取药口方向移动直至拨杆移动至圆弧孔右侧的最远端,此时第一载药槽完全暴露在取药室外,医务人员通过取出第一载药槽内的药物供患者使用。药物取出完毕后,松开拨杆,摆杆在至少第一弹簧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至少包括:/n药瓶(1)和瓶盖(11),所述药瓶(1)内竖直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药瓶(1)分隔为储药室(20)和取药室(18);/n其特征在于,/n所述取药室(18)第一侧壁底部至少设有第一取药口(3),所述取药室(18)内设置有取药机构,其中:/n所述取药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隔板(19)设置的位于取药室(18)底部的载药齿条(4),所述载药齿条(4)至少一端能穿过所述第一取药口(3)并且设置有第一载药槽(2),所述第一载药槽(2)通过所述隔板(19)底部对应设置的第一漏药孔(21)与所述储药室(20)连通,所述载药齿条(4)中部与竖直设置的通过销钉(8)铰接于所述隔板(19)对侧的取药室(18)壁上的摆杆(7)第一端啮合,所述摆杆(7)第二端垂直于所述隔板(19)方向上固定连接有拨杆(9),所述拨杆(9)穿过取药室(18)壁上的圆弧孔(17)并延伸出取药室(18)壁之外,所述摆杆(7)第二端至少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与所述载药齿条(4)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取药室(18)第一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至少包括:
药瓶(1)和瓶盖(11),所述药瓶(1)内竖直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药瓶(1)分隔为储药室(20)和取药室(18);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药室(18)第一侧壁底部至少设有第一取药口(3),所述取药室(18)内设置有取药机构,其中:
所述取药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隔板(19)设置的位于取药室(18)底部的载药齿条(4),所述载药齿条(4)至少一端能穿过所述第一取药口(3)并且设置有第一载药槽(2),所述第一载药槽(2)通过所述隔板(19)底部对应设置的第一漏药孔(21)与所述储药室(20)连通,所述载药齿条(4)中部与竖直设置的通过销钉(8)铰接于所述隔板(19)对侧的取药室(18)壁上的摆杆(7)第一端啮合,所述摆杆(7)第二端垂直于所述隔板(19)方向上固定连接有拨杆(9),所述拨杆(9)穿过取药室(18)壁上的圆弧孔(17)并延伸出取药室(18)壁之外,所述摆杆(7)第二端至少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与所述载药齿条(4)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取药室(18)第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齿条(4)厚度与所述摆杆(7)厚度一致,所述隔板(19)与其对侧的取药室(18)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载药齿条(4)和/或所述摆杆(7)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药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旺胜夏雪梅罗良琦
申请(专利权)人:尹旺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