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96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灭火罐底部与旋转管道相连通,旋转管道与过滤组件相连通,灭活罐设置于旋转管道上部一侧,过滤组件设置于旋转管道下部一侧;罐体为圆锥状中空结构,罐体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罐体上部一侧设置入水管,入水管出口与罐体侧壁相切,罐体中部设置旋转棒,旋转棒底部与电机相密封连接,电机带动旋转棒转动,罐体底部一侧设置出水管,出水管进水端处设置滤网,出水管与水泵相连接,罐体内填充有水层,水层内裹挟有外陶瓷颗粒和砂粒,外陶瓷颗粒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砂粒选用石英材质的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液体中微生物细胞壁破裂彻底,能够彻底的对液体中微生物进行灭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授权专利名称为“液体中微生物灭活装置及方法”申请号“CN201510015526.1”公开了如下方案“所述灭活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上部的切向安装有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间的夹角为锐角;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开口,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第三管道设置在所述输送管的上部且内部连通;泵,所述泵安装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上游。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容器中对液体的微生物进行灭活,其灭活效果不佳,仅仅依靠旋流作用容器对微生物细胞壁破裂程度十分有限,甚至完全不能达到微生物细胞壁破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包括灭活罐、旋转管道和过滤组件,灭火罐底部与旋转管道相连通,旋转管道与过滤组件相连通,灭活罐设置于旋转管道上部一侧,过滤组件设置于旋转管道下部一侧;所述灭活罐包括罐体、入水管、旋转棒、出水管和外陶瓷颗粒以及砂粒,罐体为圆锥状中空结构,罐体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罐体上部一侧设置入水管,入水管出口与罐体侧壁相切,罐体中部设置旋转棒,旋转棒底部与电机相密封连接,电机带动旋转棒转动,罐体底部一侧设置出水管,出水管进水端处设置滤网,出水管与水泵相连接,罐体内填充有水层,水层内裹挟有外陶瓷颗粒和砂粒,外陶瓷颗粒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砂粒选用石英材质的颗粒。优选的所述罐体上部设置盖体,盖体截面为半圆形,盖体一侧与罐体上部一侧相铰接连接,盖体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盖体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棒包括主棒、侧棒、主棒内腔、侧棒内腔和内陶瓷颗粒,主棒为圆状状,主棒两侧固定侧棒,侧棒倾斜向下设置,主棒与侧棒的夹角α为60-63度,主棒内开设主棒内腔,侧棒内开设侧棒内腔,主棒内腔与侧棒内腔相连通,主棒内腔、侧棒内腔内均填装有若干内陶瓷颗粒,内陶瓷颗粒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侧棒侧壁贯通开若干设侧孔,主棒外壁贯通开设若干主孔。优选的所述旋转管道为螺旋状结构,旋转管道一端设置管道入口,旋转管道另一端设置管道出口,管道入口与出水管的出口端相连通,旋转管道在远离出水管的直径小于靠近出水管的直径,旋转管道与过滤组件之间设置缓冲箱。优选的所述缓冲箱包括箱入口管、箱体、斜面、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箱入口管与管道出口相连通,箱入口管设置于箱体上部一侧,箱体为中空立体状,箱体底部固定设置斜面,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β为15-20度,斜面底端开设出水口一,斜面上端设置出水口二;箱体内设置缓冲腔。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一与出水管一相连接,出水管一上设置阀门一。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二与出水管二相连接,出水管二上设置阀门二。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细纱粒层、卵石层和木炭颗粒层,过滤箱内设置细纱粒层、卵石层和木炭颗粒层,细纱粒层设置于卵石层上部,卵石层设置于木炭颗粒层上部;过滤箱底部设置过滤箱出水管,过滤箱出水管上设置阀门三。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液体中微生物细胞壁破裂彻底,能够彻底的对液体中微生物进行灭活,通过灭活罐内的外陶瓷颗粒以及砂粒与反向旋转中的旋转棒撞击对液体微生物进行破壁,另外旋转棒本身的中空结构使得其本身在旋转中能够依靠自身的内陶瓷颗粒进一步不间断的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破壁,而后续旋转管道和水体进一步作用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破壁,最终的液体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即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入水管与罐体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灭活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包括灭活罐1、旋转管道2和过滤组件3,灭火罐1底部与旋转管道2相连通,旋转管道2与过滤组件3相连通,灭活罐1设置于旋转管道2上部一侧,过滤组件3设置于旋转管道2下部一侧;灭活罐1通过对水体的切削搅拌,使得水体中的微生物细胞壁破坏从而达到微生物灭活的目的,通过螺旋管道2进步一使得水体与螺旋管道2内壁进行碰撞摩擦从而加速微生物细胞壁的破裂灭活,经过微生物灭活后的水体进入至过滤组件3进行过滤即可。灭活罐1包括罐体10、入水管11、旋转棒12、出水管13和外陶瓷颗粒14以及砂粒15,罐体10为圆锥状中空结构,罐体10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罐体10上部一侧设置入水管11,入水管11出口与罐体10侧壁相切,入水管11与罐体10侧壁相切使得进入罐体10的水沿着罐体10切线方向进入至罐体10内这样产生涡流,提高了罐体10内的水体中微生物细胞壁被破坏的概率,罐体10中部设置旋转棒12,旋转棒12底部与电机120相密封连接,电机120带动旋转棒12转动,在罐体10内的水体产生涡流逆时针运动时电机120同时带动旋转棒12顺时针转动这样旋转中的旋转棒12不停撞击逆向而来的水体加速了对水体中的微生物的撞击从而加速微生物细胞壁的破裂,罐体10底部一侧设置出水管13,出水管13进水端处设置滤网131,滤网131避免外陶瓷颗粒14以及砂粒15从罐体10流出,出水管13与水泵131相连接,罐体10内填充有水层100,水层100内裹挟有外陶瓷颗粒14和砂粒15,外陶瓷颗粒14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砂粒15选用石英材质的颗粒;在水体搅动过程中外陶瓷颗粒14和砂粒15不停撞击水体中的微生物加速了水体中的微生物细胞壁的破裂。罐体10上部设置盖体101,盖体101截面为半圆形,盖体101一侧与罐体10上部一侧相铰接连接,盖体101另一端通过螺栓1011与盖体101相固定连接。在作业时盖上盖体101,盖体101给予罐体10一个稳定的作业环境,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水体灭活作业,旋转棒12包括主棒121、侧棒122、主棒内腔1231、侧棒内腔1232和内陶瓷颗粒124,主棒121为圆状状,主棒121两侧固定侧棒122,侧棒122加速了旋转棒12与水体的撞击频率和面积,侧棒122倾斜向下设置,主棒121与侧棒122的夹角α为60-63度,优选的夹角α为63度,主棒121内开设主棒内腔1231,侧棒122内开设侧棒内腔1232,主棒内腔1231与侧棒内腔1232相连通,主棒内腔1231、侧棒内腔1232内均填装有若干内陶瓷颗粒124,内陶瓷颗粒124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侧棒122侧壁贯通开若干设侧孔1221,主棒121外壁贯通开设若干主孔1211;在主棒121转动中通过主孔1211和侧孔1221进行主棒内腔1231和侧棒内腔1232与外界水体的交换,进入主棒内腔1231和侧棒内腔1232的水体在内陶瓷颗粒124以及在主棒内腔1231、侧棒内腔1232狭小空间的同时作用下水体内的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活罐、旋转管道和过滤组件,灭火罐底部与旋转管道相连通,旋转管道与过滤组件相连通,灭活罐设置于旋转管道上部一侧,过滤组件设置于旋转管道下部一侧;/n所述灭活罐包括罐体、入水管、旋转棒、出水管和外陶瓷颗粒以及砂粒,罐体为圆锥状中空结构,罐体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罐体上部一侧设置入水管,入水管出口与罐体侧壁相切,罐体中部设置旋转棒,旋转棒底部与电机相密封连接,电机带动旋转棒转动,罐体底部一侧设置出水管,出水管进水端处设置滤网,出水管与水泵相连接,罐体内填充有水层,水层内裹挟有外陶瓷颗粒和砂粒,外陶瓷颗粒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砂粒选用石英材质的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活罐、旋转管道和过滤组件,灭火罐底部与旋转管道相连通,旋转管道与过滤组件相连通,灭活罐设置于旋转管道上部一侧,过滤组件设置于旋转管道下部一侧;
所述灭活罐包括罐体、入水管、旋转棒、出水管和外陶瓷颗粒以及砂粒,罐体为圆锥状中空结构,罐体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罐体上部一侧设置入水管,入水管出口与罐体侧壁相切,罐体中部设置旋转棒,旋转棒底部与电机相密封连接,电机带动旋转棒转动,罐体底部一侧设置出水管,出水管进水端处设置滤网,出水管与水泵相连接,罐体内填充有水层,水层内裹挟有外陶瓷颗粒和砂粒,外陶瓷颗粒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砂粒选用石英材质的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部设置盖体,盖体截面为半圆形,盖体一侧与罐体上部一侧相铰接连接,盖体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盖体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棒包括主棒、侧棒、主棒内腔、侧棒内腔和内陶瓷颗粒,主棒为圆状状,主棒两侧固定侧棒,侧棒倾斜向下设置,主棒与侧棒的夹角α为60-63度,主棒内开设主棒内腔,侧棒内开设侧棒内腔,主棒内腔与侧棒内腔相连通,主棒内腔、侧棒内腔内均填装有若干内陶瓷颗粒,内陶瓷颗粒为陶瓷材质的实心球结构;侧棒侧壁贯通开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存赵纪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众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