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95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包括安装与地面上的除菌箱,所述除菌箱的右表面内设有用于排入污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连通有位于所述除菌箱内部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固设有倾斜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左侧设有用于排出滤渣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上壁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挡门,通过过滤、沉淀、消毒实现了对含菌废水的除菌操作,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为的操作,只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废水、消毒剂、沉淀剂的供给即可,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排放相关
,具体为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
技术介绍
含菌废水包括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因此含菌废水必须要进行除菌才能够进行排放,常规的除菌方法可能存在劳动强度高、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阐明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包括安装与地面上的除菌箱,所述除菌箱的右表面内设有用于排入污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连通有位于所述除菌箱内部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固设有倾斜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左侧设有用于排出滤渣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上壁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挡门,所述挡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过滤腔的右壁下侧内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的下侧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固设于所述沉淀腔左壁上的用于吸附所述底板的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腔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沉淀腔的下侧设有连接腔,所述底板的下侧固设有贯穿所述沉淀腔的底壁并伸入到所述连接腔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的通断、沉淀剂的添加、所述挡门的开关的控制机构,所述沉淀腔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侧连通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的上壁内设有用于自动添加消毒剂的添加机构,所述消毒腔的下壁内设有自动排出消毒完毕后的水的排出机构,所述消毒腔的右壁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通断与排出沉淀腔内的沉积物的延时机构。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且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腔的第二连杆,所述连接腔的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滑动连接有下端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用于堵住所述积水管的挡杆,所述挡杆上设有用于接通所述进水管的通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壁内设有位于所述沉淀腔上侧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上侧设有用于添加沉淀剂的加料管,所述第三空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够堵住所述加料管的堵杆,所述堵杆上设有用于储存并运输沉淀剂的储存孔,所述堵杆的右端与所述挡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堵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堵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的左壁并与所述挡门固定连接的第二拉绳,所述第三空腔的下壁内设有与所述沉淀腔连通的第三连接管。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添加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消毒腔顶壁内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顶壁固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用于添加消毒剂的添加块,所述第四空腔的左壁内设有用于排入消毒剂的消毒管,所述消毒管的右端正对有贯穿所述添加块的用于储存并添加消毒剂的添加孔,所述消毒腔的下壁内固设有第一铁片,所述第一铁片与所述电磁铁之间通过第一电线电路连接。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出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消毒腔左壁内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下侧贯穿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所述排水管的软垫,所述软垫的上侧与所述第五空腔的上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空腔的右侧连通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的顶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侧动力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上缠绕有左端固设于所述软垫的第三拉绳,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线与所述第一铁片电路连接。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沉淀腔左壁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后侧的用于排出所述沉淀腔内的沉淀物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被贯穿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所述排渣管的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底端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空腔的前侧连通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前侧连通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七空腔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弹簧,所述滑腔内滑动连接有左端固设于所述第一插杆的且右端微微伸入所述第七空腔内的联动杆;所述消毒腔的右侧设有位于所述除菌箱内部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右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连接有左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腔左壁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上缠绕有上端贯穿所述电机腔的顶壁并伸入所述第七空腔且与所述第二插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的第四拉绳,所述连接腔的底壁内固设有第二铁片,所述第二铁片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通过第二电线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过滤、沉淀、消毒实现了对含菌废水的除菌操作,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为的操作,只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废水、消毒剂、沉淀剂的供给即可,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值得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包括安装与地面上的除菌箱10,所述除菌箱10的右表面内设有用于排入污水的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的左端连通有位于所述除菌箱10内部的过滤腔73,所述过滤腔73的下侧固设有倾斜的过滤膜22,所述过滤膜22的左侧设有用于排出滤渣的排出管26,所述排出管26的上壁内设有第一空腔23,所述第一空腔23内滑动连接有挡门25,所述挡门25与所述第一空腔23的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4,所述过滤腔73的右壁下侧内设有第一连接管27,所述第一连接管27的右侧连通有沉淀腔34,所述沉淀腔34的下侧滑动连接有底板30,所述底板30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固设于所述沉淀腔34左壁上的用于吸附所述底板30的第一永磁铁35与第二永磁铁36,所述底板30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腔34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沉淀腔34的下侧设有连接腔48,所述底板30的下侧固设有贯穿所述沉淀腔34的底壁并伸入到所述连接腔48内的第一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2的右侧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13的通断、沉淀剂的添加、所述挡门25的开关的控制机构801,所述沉淀腔34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37,所述第二连接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包括安装与地面上的除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箱的右表面内设有用于排入污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连通有位于所述除菌箱内部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固设有倾斜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左侧设有用于排出滤渣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上壁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挡门,所述挡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过滤腔的右壁下侧内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的下侧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固设于所述沉淀腔左壁上的用于吸附所述底板的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腔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沉淀腔的下侧设有连接腔,所述底板的下侧固设有贯穿所述沉淀腔的底壁并伸入到所述连接腔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的通断、沉淀剂的添加、所述挡门的开关的控制机构,所述沉淀腔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侧连通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的上壁内设有用于自动添加消毒剂的添加机构,所述消毒腔的下壁内设有自动排出消毒完毕后的水的排出机构,所述消毒腔的右壁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通断与排出沉淀腔内的沉积物的延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包括安装与地面上的除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箱的右表面内设有用于排入污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连通有位于所述除菌箱内部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固设有倾斜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左侧设有用于排出滤渣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上壁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挡门,所述挡门与所述第一空腔的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过滤腔的右壁下侧内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的下侧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固设于所述沉淀腔左壁上的用于吸附所述底板的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腔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沉淀腔的下侧设有连接腔,所述底板的下侧固设有贯穿所述沉淀腔的底壁并伸入到所述连接腔内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的通断、沉淀剂的添加、所述挡门的开关的控制机构,所述沉淀腔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侧连通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的上壁内设有用于自动添加消毒剂的添加机构,所述消毒腔的下壁内设有自动排出消毒完毕后的水的排出机构,所述消毒腔的右壁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通断与排出沉淀腔内的沉积物的延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且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腔的第二连杆,所述连接腔的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滑动连接有下端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用于堵住所述积水管的挡杆,所述挡杆上设有用于接通所述进水管的通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壁内设有位于所述沉淀腔上侧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上侧设有用于添加沉淀剂的加料管,所述第三空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够堵住所述加料管的堵杆,所述堵杆上设有用于储存并运输沉淀剂的储存孔,所述堵杆的右端与所述挡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堵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堵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端贯穿所述第三空腔的左壁并与所述挡门固定连接的第二拉绳,所述第三空腔的下壁内设有与所述沉淀腔连通的第三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含有细菌的水体进行除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力顶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