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6955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尾菜首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尾菜固液分离,得到尾菜水及尾菜渣;尾菜水经筛网1筛分去除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筛分后的液体经过VSEP处理,得到的清液经反渗透膜1处理,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2处理得到清水,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浓水回送VSEP处理,反渗透膜2处理的浓水回送反渗透膜1处理;将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尾菜渣、VSEP处理后的浓水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将液肥基质通过相应孔径筛网2进行筛分,筛分后的液体根据生产相应的液肥要求与添加的相应营养液配比调配成相应的特定液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高效、无污染、成本低、高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菜处置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的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蔬菜是我们日产生活必须品。从1998年农业部提出“菜篮子”来,全国已经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各地尤其象山东、甘肃、云南等地围绕“菜篮子”工程,加大扶持力度,蔬菜产业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快速推进,已形成全国性的蔬菜种植基地。与此同时配套的冷藏、物流业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蔬菜种植基地到超市净菜上市,大量残次蔬菜及冷藏、净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根、茎、叶等成为有机废弃物,俗称“尾菜”。据统计这些“尾菜”大约占比蔬菜产量的30%-40%,因产量大、含水率高(平均含水率可达95%左右)、有效成分低及缺失有效技术,造成有效利用率低。随意倾倒、填埋,堆积腐烂变质后,既污染空气、土壤、河流、地下水,又造成填埋场不堪重负,滋生大量蚊蝇,对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处有效利用尾菜,对缓解尾菜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尾菜处理方面普遍采用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工艺。主要工艺包括尾菜有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液生化处置。厌氧技术运行复杂、技术要求高;同时因为尾菜含水率高(平均含水率可达95%左右)有效干物质少,单位产沼气量低,同时因为含水率高,所含营养物质含量低,沼液量大(四季均产生),很难有足够土壤消纳。中国专利CN110272923A公开了一种尾菜垃圾资源化利用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清洗除杂、分选、存在制浆、物料调配、水解酸化、厌氧产甲烷和产物资源化利用,其中产物资源化利用是将沼液的部分回流至调配池中,部分回流至cstr厌氧发酵罐中,以提高沼气的产量,但是即使经过产物资源化处理,仍然有50%的沼液等待进一步处理。所以某些项目只能又采用生化方式把沼液当成“废水”来处理,造成有机质、N,P,K养分损失,同时生化方式受气候环境、进水水质影响,处理后水质波动较大,不稳定,排放后又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无污染、成本低、高附加值的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和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包括:将尾菜首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尾菜通过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得到尾菜水及尾菜渣;尾菜水经筛网1筛分去除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筛分后的液体经过VSEP处理,VSEP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1处理,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2处理得到清水,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浓水回送VSEP处理,反渗透膜2处理的浓水回送反渗透膜1处理;将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尾菜渣和VSEP处理后的浓水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将液肥基质根据制作液体肥标准通过相应孔径筛网2进行筛分,筛分后的液体根据生产相应的液肥要求与添加的相应营养液配比调配成相应的特定液肥。优选的,筛网1筛分后的滤渣、筛网2筛分后未能充分降解的滤渣、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尾菜渣、VSEP处理后的浓水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优选的,所述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包括:将尾菜首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尾菜通过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得到尾菜水及尾菜渣,分离后的尾菜水进入收集池(罐),尾菜渣待用;将收集池(罐)中的尾菜水用筛网1去除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筛后的液体进入进液池(罐),筛后的滤渣进入浓缩液池(罐);进液池(罐)中的液体经过VSEP处理后的清液进入清液池(罐)1,浓液进入浓液池(罐);清液池(罐)1中的液体经过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进入清液池(罐)2,浓液回送进液池(罐);清液池(罐)2中的液体经过反渗透膜2处理后的清液进入清水池(罐),浓液回送清液池(罐)1;将固液分离产生的尾菜渣、筛网1筛后的滤渣、筛网2筛后的滤渣和VSEP处理后的浓液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将液肥基质根据制作液体肥标准通过相应孔径筛网2,通过筛分过后的液体进入液肥基质池(罐),再根据生产相应的液肥要求与添加的相应营养液配比,在混合池(罐)中调配成相应的特定液肥,筛网2筛分后如有未能充分降解滤渣,则将滤渣重新反流至浓液池(罐)中进行下一次降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尾菜资源化处置的系统,包括:固液分离机,用于将粉碎后的尾菜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池(罐),用于收集固液分离机分离后的尾菜水;筛网1,用于去除收集池(罐)中的液体中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进液池(罐),用于收集筛网1筛后的尾菜水和经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浓水;VSEP,用于处理进液池(罐)中的液体;清液池(罐)1,用于收集经VSEP处理后的清液和经反渗透膜2处理后的浓水;反渗透膜1,用于对清液池(罐)1中的液体进行处理;清液池(罐)2,用于收集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反渗透膜2,用于对清液池(罐)中的液体进行处理;清水池,用于收集经反渗透膜2处理后的清液;浓缩液池(罐),具有搅拌器,用于混合固液分离机产生的尾菜渣、筛网1筛后的滤渣、筛网2筛后的滤渣,和经VSEP分离后的浓水;筛网2,用于根据制作液体肥标准筛选浓缩液池(罐)中发酵后的混合物;液肥基质池(罐),用于收集经筛网2筛后液体;混合池(罐),具有搅拌器,用于混合液肥基质池(罐)中的液体和营养液池(罐)中的营养液以制成特定液肥;营养液池(罐),用于提供制成特定液肥所需的营养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尾菜水、渣不落地。(2)尾菜水全物理法(膜分离)处置,不添加化学品无二次污染。(3)尾菜水中的几乎90%以上的氮、磷、钾植物营养元素重新回到水溶肥、叶面肥或悬浮肥中。(4)通过膜分离将大量尾菜水中含有大量水直接分离成可以直接排放、回用甚至饮用的清水;同时将尾菜水中的有机质、氮、磷、钾植物营养元素进行浓缩,提高可利用价值。(5)工艺步骤简单有效、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包括:将收运来尾菜首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尾菜通过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得到尾菜水及尾菜渣,分离后的尾菜水进入收集池(罐),尾菜渣待用;将收集池(罐)中的尾菜水用筛网1去除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筛后的液体进入进液池(罐);进液池(罐)中的液体经过VSEP(高频振动膜滤膜技术)处理后的清液进入清液池(罐)1,浓液进入浓液池(罐);清液池(罐)1中的液体经过反渗透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尾菜首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尾菜通过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得到尾菜水及尾菜渣;/n尾菜水经筛网1筛分去除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筛分后的液体经过VSEP处理,VSEP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1处理,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2处理得到清水,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浓水回送VSEP处理,反渗透膜2处理的浓水回送反渗透膜1处理;/n将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尾菜渣和VSEP处理后的浓水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n将液肥基质根据制作液体肥标准通过相应孔径筛网2进行筛分,筛分后的液体根据生产相应的液肥要求与添加的相应营养液配比调配成相应的特定液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尾菜首先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尾菜通过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得到尾菜水及尾菜渣;
尾菜水经筛网1筛分去除对反渗透膜伤害大的颗粒物,筛分后的液体经过VSEP处理,VSEP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1处理,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经反渗透膜2处理得到清水,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浓水回送VSEP处理,反渗透膜2处理的浓水回送反渗透膜1处理;
将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尾菜渣和VSEP处理后的浓水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
将液肥基质根据制作液体肥标准通过相应孔径筛网2进行筛分,筛分后的液体根据生产相应的液肥要求与添加的相应营养液配比调配成相应的特定液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筛网1筛分后的滤渣、筛网2筛分后未能充分降解的滤渣、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尾菜渣、VSEP处理后的浓水按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液肥基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菜资源化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固液分离后的尾菜水进入收集池(罐),尾菜渣待用;
收集池(罐)中的尾菜水经筛网1筛后的液体进入进液池(罐),筛后的滤渣进入浓缩液池(罐);
进液池(罐)中的液体经过VSEP处理后的清液进入清液池(罐)1,浓液进入浓液池(罐);
清液池(罐)1中的液体经过反渗透膜1处理后的清液进入清液池(罐)2,浓液回送进液池(罐);
清液池(罐)2中的液体经过反渗透膜2处理后的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禾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