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948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胶质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其处理方法包括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5‑2k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质污泥处理
,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桃胶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泪,是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其主要含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脂肪、蛋白质等。天然桃胶由桃树自然分泌或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伤口,比较粘稠的液体通过太阳晒蒸发产生固体。干的桃胶呈结晶石状很硬,外貌似琥珀,桃胶有足够的水溶性和适当的粘度,用清水浸泡十多个小时候后泡发变软形成桃胶溶液。桃胶溶液等产品可用于制药制剂、印刷护板、彩色铅笔芯、微粉、陶瓷帖花、焰火、美术颜料、粉末冶金、磁性材料、化妆品、食用加工及轻工业包装等多个领域。用于美术颜料的桃胶处理工艺包括含有杂质的桃胶固体经切割粉碎---投入蒸汽反应釜与水、泡花碱(可溶性硅酸盐Na2O·nSiO2)按比例混合形成液态混合物----放入降温池与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按比例混合搅拌---静置分理出清液用于美术颜料的填充物形成产品—---过滤、沉淀的剩余混合物形成包含大量沉淀渣滓的桃胶底液。桃胶底液中的沉淀渣滓为废弃物,该废弃物在采集过程中会混入大量树皮、沙子、丝织包装物切割碎片及其他杂质,这些杂质在工艺处理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形成沉淀渣滓废弃物,由于该废弃物中混有具有黏性的桃胶液体,整体粘稠,不易干。传统处理方法是作为固废运送到有资质的垃圾场进行填埋。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美术颜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定性为危废,传统填埋已不符合环保要求;其次是,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桃胶底液废水色度深,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是一种高浓度,可生化性较差的有机废水,利用现有常规污水处理设备,不能完全处理胶质沉渣,易出现絮凝效果差、处理时间长、管道堵塞、污泥泵损坏,叠螺机碟片因砂砾磨损作废等种种问题,甚至造成原污水处理系统的瘫痪,因此针对桃胶液沉淀渣滓废弃物的精细处理日益凸显其紧迫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分离桃胶底液中的沉渣、对桃胶底液污水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新型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配药,将水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浓度为0.5-2kg/m3絮凝剂药液;步骤二,絮凝,将桃胶底液和步骤一制得的絮凝剂药液混合,搅拌形成鲜明的絮凝物和清液;步骤三,压滤,将步骤二所得的絮凝物压滤成含水率不超过80%固体物,将步骤二所述的清液送入二次污水处理系统;步骤四,干化,将步骤三所得的固体物脱水至含水率不超过30%,形成沉渣危废物。构成上述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工作压力为常压条件,工作温度在5-45℃之间;——在步骤一中,所述絮凝剂药液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1至1.5kg/m3;——在步骤二中,搅拌混合时间不低于6秒;在所述步骤三中,压滤的工作压力不低于0.2MPa;——在步骤四中,采用低温污泥干化方法,其送风温度在65-80℃之间,回风温度为48-56℃之间;——在步骤三中,所述二次污水处理系统用到的絮凝剂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其浓度为0.07—0.11kg/m3或者所述二次污水处理系统用到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其浓度为0.8-2.5kg/m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加药机、泥水分离机、低温污泥干化机;其中,所述泥水分离机与污泥泵连接,用于将桃胶底液排入所述泥水分离机内;所述加药机连接药罐和水箱,用于配置絮凝剂药液并注入所述泥水分离机内;所述泥水分离机用于絮凝和压滤,其中,固体物送入所述低温污泥干化机内,清液排入二次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低温污泥干化机将上述固定物脱水形成沉渣危废物。上述加药机优选使用全自动加药机;泥水分离机优选使用平板式固液分离机;低温污泥干化机优选使用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在工作过程中,分别用防堵塞螺旋式污泥泵和全自动加药机的自吸喷射泵通过阀门调节注入到平板式固液分离机的絮凝混合槽中混合,絮凝混合槽装有功率为18转/分钟的扇叶搅拌装置,经低速搅拌;构成上述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装置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包括PLC控制器,其与设置在管道上流量传感器、加药机上的计量传感器、污泥干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连接,并与所述加药机、泥水分离机、污泥干化机电气连接;——所述二次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罐、一沉罐、HCR罐、二沉罐、气浮机、清水池以及设置在管道上的若干动力泵体,其中,所述调节罐连接加药机和曝气机;——所述调节罐连接加工车间废水的收集管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处理方法针对桃胶底液进行分阶段综合处理,针对其中的沉渣有效分离,通过在底液中投放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5-2kg/m3絮凝剂药液,实现快速絮凝,分化后的絮凝物压滤固化,经干化脱水形成含水率不超过30%的沉渣危废物,而清液通过二次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彻底净化,整体工艺环节衔接紧密,操作简单便捷,经济效益好;其二,该处理方法中作为絮凝剂使用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它具有多种活泼的基团,可与许多物质亲和、吸附形成氢键,主要是絮凝带负电荷的胶体,具有除浊、脱色、吸附、粘合等功能,特别适用于有机胶体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针对颜料生产中桃胶底液沉渣进行精细处理,净化程度高,分离效果显著;其三,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加药机、泥水分离机、低温污泥干化机,加药机用于配置絮凝剂药液,泥水分离机用于实现桃胶液絮凝和压滤过程,低温污泥干化机用于实现固定物脱水形成最终的桃胶沉渣,从桃胶底液中分离出的桃胶沉渣为危废物,按危废名录列序,送入有资质的环保单位处理,压滤后的清液排入二次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循环处理,该装置对桃胶底液进行分级多层净化,特别针对桃胶污泥彻底分离,整体设备工作效率高,运行安全稳定,排放水体完全符合环保要求,极具有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装置在沉渣分离处理后水质检测结果示意图;图3为该处理装置在二次污水处理后水质检测结构示意图;图4为该处理装置在实施本处理方法过程中桃胶底液的外观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本专利技术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桃胶底液沉渣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做进一步的解释:实施一一种桃胶底液沉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药,将水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浓度为1.5g/m3絮凝剂药液;上述步骤是在加药机1内完成的,加药机1连接药罐11和水箱12,用于配置絮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一,配药,将水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浓度为0.5-2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配药,将水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浓度为0.5-2kg/m3絮凝剂药液;
步骤二,絮凝,将桃胶底液和步骤一制得的絮凝剂药液混合,搅拌形成鲜明的絮凝物和清液;
步骤三,压滤,将步骤二所得的絮凝物压滤成含水率不超过80%固体物,将步骤二所述的清液送入二次污水处理系统;
步骤四,干化,将步骤三所得的固体物脱水至不超过30%,形成沉渣危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工作压力为常压条件,工作温度在5-4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絮凝剂药液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1至1.5kg/m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搅拌混合时间不低于6秒;在所述步骤三中,压滤的工作压力不低于0.2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采用低温污泥干化方法,其送风温度在65-80℃之间,回风温度为48-5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胶底液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二次污水处理系统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祖春刘其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青竹画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