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94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包括坐椅式下肢康复机器人、水浴舱、工作扶梯、配电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显示器、手柄遥控器。座椅与下肢康复机器人组成坐椅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以实现坐姿下进行下肢康复运动训练。水浴舱与工作扶梯组合,配备有显示工作数据的显示器,舱内置有防水配电箱,包括温控模块、电机及安全模块。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组成传动系统,通过连接件与水浴舱及坐姿康复机器人连接,实现把患者转入或转出水浴舱,整个系统可通过手柄遥控器或舱外控制按钮控制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达到了在辅助运动中进行中药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导致亚健康原因,我国活动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多,如关节退行性病变、肢体运动损伤及意外事故伤害等,因此如何对各种肢体障碍病人进行治疗和康复,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包括药物、医疗器械、运动训练及心理干预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康复医学己发展成为现代医学不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最传统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方法,是康复医生对患者一对一或多对一进行“手把手”的运动训练。这种康复治疗模式,使得康复医生的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多,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在我国目前康复医生数量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导致大量的病人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另一方面,康复效果主要取决于康复医生个人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由于缺乏统一科学治疗规范的标准,造成康复治疗的效果差异较大。对于患者来说,由于过分依赖于康复医生的训练,自身缺乏主动运动的意识,也会影响训练的效果。对运动障碍的患者康复训练模式,现代医学不断进行多因素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特别注重主动的、积极的和针对性的训练措施,达到全面恢复患者功能的目的。在需要康复患者中,肢体运动障碍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其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用于四肢(关节)康复训练器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相关的康复器具和治疗方法研究和设计上,注重尽可能早(手术治疗后)采取从完全被动、半主动和完全主动的训练过程,以恢复肢体运动的自然功能。>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失能和各种慢病导致运动障碍人越来越多,对康复医疗器械等产生巨大的需求。由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特别是康复医生体能消耗大、工作效率底下和治疗效果差异较大。需要研发适合现有医疗需求的新型康复医疗器械,如用先进的康复机器人技术与传统的中医治疗相结合:中药水疗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即发挥机器人技术在康复中的优势,包括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又辅予在运动过程中药药物的治疗。这种治疗模式,更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可以通过机器人技术,代替中医康复医师对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姿康复机器人、水浴舱、配电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工作扶梯、控制电脑、手柄遥控器。座椅与下肢康复机器人组成坐椅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以实现坐姿下进行下肢康复运动训练。水浴舱与工作扶梯组合,配备有显示工作数据的显示器,舱内置有防水配电箱,包括温控模块、电机及安全模块。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组成传动系统,通过连接件与水浴舱及坐姿康复机器人连接,实现把患者转入或转出水浴舱,整个系统可通过手柄遥控器或舱外控制按钮控制工作。进一步,配电箱内温控系统主要由双金属恒温控制器、恒温自动开关及新型热敏材料组成,可以控制药液的温度以保证药液疗效的最大利用。当病人康复时碰到外物(受到外力)或水温超过预设温度时,配电箱内的安全模块会控制系统停止工作,保证了安全性。进一步,坐姿下肢康复机器人驱动方式为电动,膝关节及踝关节分别配有电机控制机械腿运动,运动精准,运行平稳,可实现无级调速,康复机器人采用防水材料,避免了导电漏电。进一步,下肢康复机器人采用合金材料,且脚托及腿部支架开有多个通孔,可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减小在药液中工作时的阻力。进一步,坐姿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大腿及小腿机械支架可通过不同螺栓孔的连接来调节支架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满足人性化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进一步,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组成可以实现传送下肢机器人升降和旋转功能的传动系统,同时座椅连接件与升降机构的铰接又可以实现坐姿康复机器人在水浴舱内的转动调整。本技术的优点: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装方便,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达到了在辅助运动中进行中药治疗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传动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坐姿下肢康复机器人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腿部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工作扶梯;2.传动系统;3.水浴舱;4.监护玻璃;5坐姿下肢康复机器人;6.显示器;7.旋转立柱;8.气缸;9.升降机构下端;10.升降立柱上端;11.圆柱连接件;12.座椅托板;13.气缸推杆;14.座椅;15.座椅护杆;16.膝关节驱动电机;17.踝关节驱动电机;18.穿戴夹具;19.小退下支架;20.滑槽;21.小腿上支架;22.螺栓孔;23.大腿前支架;24.螺栓孔;25.大腿后支架;26.脚托;27.配电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数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扶梯1、传动系统2、水浴舱3、监护玻璃4、坐姿下肢康复机器人5、显示器6、配电箱27,其中水浴舱3包括监护玻璃4和配电箱27,图示为初始状态,水浴舱3与传动系统2固定连接为一体,传动系统2的座椅托板12上端面与坐姿下肢康复机器人5的座椅14底端面固定在一起,显示器6放置于水浴舱3上面,以显示工作数据,比如水温、机械腿运动速度、运动幅度、康复的时间。如此形成了完整的工作系统。图4所示,是本技术的传动系统示意图,包括旋转立柱7、气缸8、升降机构下端9、升降机构上端10、圆柱连接件11、座椅托板12、气缸推杆13,旋转立柱7上端与圆柱气缸8下端孔配合,两者可做相对转动,气缸8与升降机构下端9固定连接,升降机构下端9与升降机构上端10通过轴孔配合连接,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气缸8内气缸推杆13与升降机构上端10配合,通过气缸推杆13驱动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图示升降机构上端10的右端与圆柱连接件11铰接配合,圆柱连接件11与座椅托板12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座椅对升降机构的相对转动,以调整坐姿康复机器人在水浴舱内的角度,如此,组成传动系统。如图5至图6所示,是本技术的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姿康复机器人、水浴舱、配电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工作扶梯、控制电脑、手柄遥控器,坐姿康复机器人由座椅与下肢康复机器人组成,以实现坐姿下肢康复运动;水浴舱底端与地面固定,与工作扶梯组合,放置具有康复功效的中药,配备控制电脑,舱内置有防水配电箱,包括温控系统、电机及安全模块;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组成传动系统,通过连接件与水浴舱及坐姿康复机器人连接,实现使用者到水浴舱间的来往传送,以进行康复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姿康复机器人、水浴舱、配电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工作扶梯、控制电脑、手柄遥控器,坐姿康复机器人由座椅与下肢康复机器人组成,以实现坐姿下肢康复运动;水浴舱底端与地面固定,与工作扶梯组合,放置具有康复功效的中药,配备控制电脑,舱内置有防水配电箱,包括温控系统、电机及安全模块;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组成传动系统,通过连接件与水浴舱及坐姿康复机器人连接,实现使用者到水浴舱间的来往传送,以进行康复工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电箱内温控系统主要由双金属恒温控制器、恒温自动开关及新型热敏材料组成,可以控制药液的温度以保证药液疗效的最大利用,当病人康复时受到外力或水温超过预设温度时,配电箱内的安全模块会控制系统停止工作,保证了安全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忠周张冰韩晋涛吴锋锋王亚仙颜艾毛伟宁萌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