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8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其包括底座、机壳、升降杆、摆臂、手臂支撑杆、手掌套、蜗轮蜗杆组、万向轮、车刹、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电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电源线和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脚部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的提起、踩下和松开,即可控制患者手臂进行左右摆动调节,上下摆动调节、转动调节和固定,无需医务人员用手接触患者,符合医疗卫生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涉及到要对手臂消毒的手术是很常见的,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手臂进行消毒,在消毒过程中,需要将患者手臂根据实际情况抬高或者放低,方便消毒,同时对于患者手臂背面需要转动才能消毒充分,但是患者在注射麻药后处于昏睡状态,不会主动转动手臂,而医务人员又不能直接触碰患者的手,因此需要一种辅助工具,既可以支撑患者手臂,又可方便医务人员通过脚部操作来使患者手部左右摆动、上下摆动和转动,同时保证患者手臂摆放到指定位置后不再摆动。为解决以上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742933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前消毒用手臂支撑装置,该装置可以辅助使患者手臂摆放在不同方位进行消毒,但是必须要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才能配合转动手臂,而且该装置无法使用脚部操作,调节该装置依然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操作,操作麻烦,达不到较高的医疗卫生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能够方便医务人员通过脚部操作来调节患者手臂摆放的位置,便于消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包括底座、机壳、升降杆、摆臂、手臂支撑杆、手掌套、蜗轮蜗杆组、万向轮、车刹、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电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电源线和控制电路;底座下端靠近外边沿安装有若干万向轮;底座沿竖直方向有均匀排列的若干通孔;机壳安装在底座上端,底座和机壳形成一空腔,在该空腔内,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底座背向地面一端,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机壳上或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控制电路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壁上;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贯穿出机壳上端;电源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连接,控制电路部分接线穿出机壳与电机连接,机壳竖直方向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一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缩短和静止,第二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动推杆的伸长、缩短和静止,第三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和静止;车刹包括若干刹车端和连接部,若干刹车端分别包括撑杆和刹车垫;连接部固定连接所有刹车端,连接部在空腔内,若干刹车端的撑杆分别穿过若干通孔延伸到底座外,刹车垫固定安装在撑杆靠近地面的一端,第二电动推杆连接连接部,控制刹车垫接触或离开地面;第一电动推杆活动端顶端有U型支杆,摆臂与该支杆通过轴孔转动连接,转动轴与第一电动推杆长度方向垂直;手臂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摆臂上,手臂支撑杆上端为U型臂托;手掌套包括套筒、压板、弹簧、拉手、连杆;套筒一端有开口,与开口所在端垂直的一端有小孔,开口长10-15cm,宽3-4cm,开口朝向手臂支撑杆,开口与手臂支撑杆的距离18-22cm;拉手在套筒外侧,压板和弹簧在套筒内侧,连杆穿过小孔和弹簧,一端连接拉手,一端连接压板;蜗轮蜗杆组固定安装在摆臂上,电机转轴连接蜗杆,套筒背向开口一端与蜗轮轴连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组带动手掌套转动,手掌套的转动轴线与摆臂长度方向一致,且位于手臂支撑杆上端3-4cm处,手掌套位于朝向手臂支撑杆一端,蜗轮蜗杆位于组背向手臂支撑杆一端。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残液桶,摆臂为槽状,两残液桶分别安装在摆臂两端,优选地,两残液桶与摆臂通过挂钩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在的高度一致,间隔距离3-5cm,且其控制端均为扁平状,长度不小于5cm,宽度不小于3cm,优选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均为自复位倒顺开关,上提第一开关,第一电动推杆伸长,推动摆臂升高;下压第一开关,第一电动推杆缩短,使摆臂降低;松开第一开关,第一电动推杆静止,使摆臂高度固定;上提第二开关,第二电动推杆缩短,使刹车垫离开地面;下压第二开关,第二电动推杆伸长,使刹车垫接触地面;松开第二开关,第二电动推杆静止,使刹车垫保持离开或接触地面;上提第三开关,电机正转,带动手臂顺时针转动;下压第三开关,电机反转,带动手臂逆时针转动;松开第三开关,电机静止,使手臂停止转动。进一步地,底座为扁平圆柱状,圆柱直径40-50cm,底座外侧有包胶。进一步地,控制电路部分接线穿出机壳的部位和第一推杆贯穿出机壳部位的交接处作防水密封处理。进一步地,手掌套和手臂支撑杆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进一步地,套筒有透气窗。进一步地,U型臂托上端作圆倒角处理。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轮、底座、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车刹、摆臂、手臂支撑杆、电机、蜗轮蜗杆组和手掌套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该整体可以实现麻醉后患者手臂的左右摆动、上下摆动和旋转等一系列体位调整。其中左右摆动是通过万向轮、底座、第二电动推杆、车刹、摆臂、手臂支撑杆和手掌套的配合实现的,上下摆动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摆臂、手臂支撑杆和手掌套的配合实现的,旋转是通过摆臂、手臂支撑杆、电机、蜗轮蜗杆组和手掌套的配合实现的,其中,手掌套不仅在上下摆动、左右摆动和旋转中可以固定患者手掌,避免患者手臂在消毒过程中滑动脱离,还在与蜗轮蜗杆组、电机配合实现手臂翻转时起重要的翻转作用;摆臂、手臂支撑杆在上下摆动、左右摆动和旋转都起到托住手臂、引导手臂运动的作用,因此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拆分的整体。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该方案是在医务人员完全不直接接触患者手臂的情况下,使用脚部进行即可以调节和固定,相比现有所有的消毒用手臂支撑装置,还达到更高的医疗卫生标准。2、摆臂与第一电动推杆通过转动轴连接,在手臂上下摆动至任意角度时,摆臂都能相对第一电动推杆转动至相应的角度,使手掌套和手臂支撑杆的相对位置能够对应与手臂长度方向一致。3、该辅助工具可以利用万向轮转移,方便取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朝向地面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机壳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手掌套开口一端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蜗轮蜗杆组和手掌套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的线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自复位倒顺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11-万向轮,12-车刹,121-连接部,122-刹车端,1221-撑杆,1222-刹车垫,13-包胶,14-电源线,2-机壳,21-第一开关,22-第二开关,23-第三开关,3-第一电动推杆,31-支杆,4-第二电动推杆,5-蜗轮蜗杆组,51-电机,52-蜗轮轴,6-摆臂,7-手掌套,71-套筒,711-开口,712-透气窗,72-压板,73-连杆,74-拉手,75-弹簧,8-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壳、升降杆、摆臂、手臂支撑杆、手掌套、蜗轮蜗杆组、万向轮、车刹、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电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电源线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下端靠近外边沿安装有若干万向轮;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有均匀排列的若干通孔;所述机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底座和所述机壳形成一空腔,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底座背向地面一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或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贯穿出机壳上端;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部分接线穿出所述机壳与电机连接,所述机壳竖直方向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缩短和静止,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动推杆的伸长、缩短和静止,所述第三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和静止;所述车刹包括若干刹车端和连接部,若干所述刹车端分别包括撑杆和刹车垫;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有刹车端,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空腔内,若干所述刹车端的撑杆分别穿过若干所述通孔延伸到底座外,所述刹车垫固定安装在所述撑杆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连接所述连接部,控制所述刹车垫接触或离开地面;所述摆臂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手臂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所述手臂支撑杆上端为U型臂托;所述手掌套包括套筒、压板、弹簧、拉手、连杆;所述套筒一端有开口,与所述开口所在端垂直的一端有小孔,所述开口长10-15cm,宽3-4cm,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手臂支撑杆,所述开口与所述手臂支撑杆的距离18-22cm;所述拉手在所述套筒外侧,所述压板和所述弹簧在所述套筒内侧,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小孔和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拉手,一端连接压板;所述蜗轮蜗杆组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所述电机转轴连接蜗杆,所述套筒背向开口一端与蜗轮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蜗轮蜗杆组带动所述手掌套转动,所述手掌套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摆臂长度方向一致,且位于所述手臂支撑杆上端3-4cm处,所述手掌套位于朝向所述手臂支撑杆一端,所述蜗轮蜗杆位于组背向所述手臂支撑杆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臂消毒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壳、升降杆、摆臂、手臂支撑杆、手掌套、蜗轮蜗杆组、万向轮、车刹、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电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电源线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下端靠近外边沿安装有若干万向轮;所述底座沿竖直方向有均匀排列的若干通孔;所述机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底座和所述机壳形成一空腔,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底座背向地面一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或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贯穿出机壳上端;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部分接线穿出所述机壳与电机连接,所述机壳竖直方向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缩短和静止,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动推杆的伸长、缩短和静止,所述第三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和静止;所述车刹包括若干刹车端和连接部,若干所述刹车端分别包括撑杆和刹车垫;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有刹车端,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空腔内,若干所述刹车端的撑杆分别穿过若干所述通孔延伸到底座外,所述刹车垫固定安装在所述撑杆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连接所述连接部,控制所述刹车垫接触或离开地面;所述摆臂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手臂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所述手臂支撑杆上端为U型臂托;所述手掌套包括套筒、压板、弹簧、拉手、连杆;所述套筒一端有开口,与所述开口所在端垂直的一端有小孔,所述开口长10-15cm,宽3-4cm,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手臂支撑杆,所述开口与所述手臂支撑杆的距离18-22cm;所述拉手在所述套筒外侧,所述压板和所述弹簧在所述套筒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赛花刘政申萍袁丽秀周静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