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80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包括方框、两竖杆和升降杆;方框水平放置;两竖杆为形状大小一致的中空筒状结构,竖杆垂直方框,两竖杆分别固定在方框顶部的同一侧,且相对方框的中线对称;竖杆背向方框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尖端垂直朝向方框一侧,两竖杆上的第一挂钩与方框的距离相等;升降杆为“ㄇ”型,升降杆的两竖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竖杆的上端;升降杆的横端固定有若干悬臂梁,若干悬臂梁背向第一挂钩,且垂直于升降杆;竖杆和升降杆结合的位置设有用于防止升降杆相对竖杆滑动的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与医用推车结合使用,易于安装,方便收纳挂放各类内镜治疗仪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内窥镜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在做内镜手术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内镜手术附件,这些附件多数会有一根很长的连线,比如圈套器、注射针、钛夹、高频切开刀等,通常这些器械必须配合设备一起工作,目前没有专门放置这些附件的操作台或架子,在手术过程中,这些附件往往会被放在普通医疗器械推车的平面上,由于这些附件有很长的连线,使得推车平面非常混轮,取放这些附件使非常不便,还容易造成价差污染,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很大。为解上述些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913400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内镜手术附件放置架,但是该放置架为单独设计,不能与内镜手术时使用的医用推车结合,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结构简单,可与医用推车结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两竖杆和升降杆;所述方框为“口”型,所述方框水平放置;两所述竖杆为形状大小一致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竖杆垂直所述方框,两所述竖杆分别固定在所述方框顶部的同一侧,且相对所述方框的中线对称;所述竖杆背向所述方框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尖端垂直朝向所述方框一侧,两所述竖杆上的第一挂钩与所述方框的距离相等;所述升降杆为“ㄇ”型,所述升降杆的两竖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竖杆的上端;所述升降杆的横端固定有若干悬臂梁,若干所述悬臂梁背向所述第一挂钩,且垂直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竖杆和所述升降杆结合的位置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升降杆相对所述竖杆滑动的锁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两竖杆和升降杆;所述方框为“口”型,所述方框水平放置;两所述竖杆为形状大小一致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竖杆垂直所述方框,两所述竖杆分别固定在所述方框顶部的同一侧,且相对所述方框的中线对称;所述竖杆背向所述方框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尖端垂直朝向所述方框一侧,两所述竖杆上的第一挂钩与所述方框的距离相等;所述升降杆为“ㄇ”型,所述升降杆的两竖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竖杆的上端;所述升降杆的横端固定有若干悬臂梁,若干所述悬臂梁背向所述第一挂钩,且垂直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竖杆和所述升降杆结合的位置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升降杆相对所述竖杆滑动的锁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顶部设有若干球型凸块;若干所述凸块相对所述方框的中线对称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悬臂梁前端略向上翘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治疗仪附件操作架,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悬臂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敏梁明霞李简懿林夕微黄宇霞钟志珍朱秋凤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